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一部读起来像诗歌一样的科学著作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2-18 08:31:28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一部读起来像诗歌一样的科学著作,完美地将科学和文学融合起来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话:

在昆虫的日历里,

金龟子是最准时的。

它在夏至露面,

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时。

当白天变得最长,

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

金龟子准时奔向树林。

在那段日子里,

每当傍晚降临,

小虫就来拜访我住所边上的松树。

这段话读起来是不是特别像诗?

其实,这段话出自著名的自然科学著作:《昆虫记》。

达尔文评价《昆虫记》时说:“《昆虫记》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意思是说,《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兼顾文学性。

作为一部自然科学著作,《昆虫记》是如何将科学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起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结合《昆虫记》中的《蝉》,来感受“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蝉》和《昆虫记》中的其它篇目一样,是法布尔长年科学观察的结晶,因此,《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部自然科学著作。

正是因为法布尔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追踪和研究,我们才能详细地了解蝉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

例如: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法布尔《昆虫记》
这一部分文字就把幼虫离开地穴后怎样脱壳的过程写得生动细致,层次井然,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整个过程。

除了说明了有关“蝉”的科学知识,《蝉》还在说明中兼用了文学的笔法,因此,它也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

那么,《蝉》的文学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文艺化的笔调。

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本文在说明中有叙述、有描写,很多地方就像是在讲故事,有连贯的情节,妙趣横生。

例如: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法布尔《昆虫记》
这一段话,读起来是不是充满了故事的趣味,感觉特别像小说?

难怪周作人说:“看《昆虫记》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蝉》的文学性,二是体现在拟人手法的运用上。

例如: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法布尔《昆虫记》
这一段就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蝉面对威胁时的毫无察觉,令人惋惜。

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也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命运的同情。

《蝉》的文学性,三是体现在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

例如:

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法布尔《昆虫记》
“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中的“大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

“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这些动词,又非常准确生动地说明了蝉脱壳的过程,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蝉》的文学性,四是体现在语言饱含感情,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

例如文章的结尾: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

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

因为它掘土四年,

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

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这段抒情兼议论的文字充满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世间万物的关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为一部严谨的自然科学著作,《昆虫记》的面孔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也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

可以说:

它是科学的判断,更是诗意的描绘,它是人类对生物世界的精确研究,更是人类对天下万物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