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棉花帝国》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1-25 09:06:29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棉花帝国》读书笔记

作为2021级新生,对第一次期末考试充满了忐忑,加上期末考试与年底工作交织在一起,着实让我们体会了一把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不少同学在年底各种材料、会议和账目的苦海中生不如死、死而复生,凭借一口元气复习备考。等到熬过了两天手酸背僵的期末考试,迎来的是MBA中心推荐书单——一份师长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寒假礼物。带着略微放松的心情打开书单,首先看到的就是武院长推荐的《棉花帝国》,在年底工作稍事喘息之余,读完了这本以棉花为独特视角的历史著作,趁着余热写下一些感想。

在荐书语中,武院长指出“人类走过的历史往往和自然界的某种生物有着重要的关联,玉米、茶叶、烟草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哈佛大学Sven Beckert教授所著的《棉花帝国》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全球史,通过棉花和围绕棉花发展的产业链,从宏大历史的视角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时至今日,围绕着棉花和棉花的贸易,全球博弈的画卷还在展开。该书可以帮助我们从全球的眼光审视人类、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活动”。顺着这段荐书语的线索,从这本著作中重温全球重大历史事件,探寻隐秘交织的发展脉络,感慨资本吞噬的巨大力量,赞叹人类文明的进化升维,畅想下一个棉花霸主的图景。

棉花是启动全球化的第一把钥匙

在西方历史观中,大航海是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分野,《全球通史》以1500年为界划分上下册即是明证。从大航海开始,欧洲从世界一隅走向全球舞台中央,也率先开启了大规模全球化的时代。大航海之后,美洲的玉米、烟草、土豆、辣椒等作物和白银乘着帆船走向全世界,旧世界则给美洲带去马匹、细菌、枪炮和殖民者。在大航海的航道上,真正具备全球商品属性的只有棉花,无论民族、阶级、文化、宗教的迥异,人们穿衣的需求是恒常一致的,这从需求侧决定了棉花的全球贸易霸主地位,正如书中提到,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仍然是棉花及其制品。而在供给侧,棉花产业链包含种植、纺纱、织布、服装等环节,其中种植和纺织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棉花广泛的气候适宜性决定了它被种植在从东亚朝鲜半岛到西非海岸、从北美大陆到南美澳洲的世界各地,织就了一张庞大的无数人赖以为生的供给网络。

工业革命时期,棉花产地的广泛性、纺织产业的集中度和消费市场的分散性,使得它调动了全世界的农民、工人、船员、代理商、银行家和经纪人,棉花帝国悄然形成。读到此处,一幅景象跃然纸上:非洲西海岸的奴隶跨越南大西洋达到美洲种植园,用血汗浇灌出棉花送到北大西洋另一侧的曼彻斯特,在那里妇女和童工在嘈杂纷乱的车间生产出布匹,装在东印度公司的帆船上绕过好望角卖到印度和中国,经由广州十三行之类的代理商,乘坐畜力车或者小船抵达旧帝国的深处,击溃存续上千年的古老纺织产业。棉花让大西洋变成了大号的地中海,欧亚非三个大陆由棉花和海运连接成一处,仿佛一个超级帝国的不同省份。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绝难相信柔软轻盈、朴实无华的棉花,而非丝绸和香料,成为了真正启动全球化的第一把坚硬的钥匙,本书刷新了我对全球化何时启动和因何而生的认知。

棉花是串起历史碎片的一条线绳

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收获是串联起了许多历史事件的碎片,有时看到一段熟悉的历史,不禁感叹“原来如此”。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发明“珍妮纺织机”后来改进为“骡机”,起初骡机由水力驱动,后来由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来驱动。这段历史中的珍妮纺织机、骡机和蒸汽机都是历史书中一闪而过的工业革命前奏时期的物件,背后推动这些技术改良和创新的就是棉花。

再比如臭名昭著的大西洋三角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棉花帝国》清晰描绘了黑奴在美洲种植棉花的悲惨境遇,以及美洲的棉花如何以低廉的成本击溃了南亚次大陆和安纳托利亚的原棉出口,前者丧失了近千年来世界棉花中心地位,后者——曾经大赚差价的中间商进一步沦为西亚病夫。

就连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也是南方棉花种植园主和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矛盾所致。当然,美国南北战争引起了世界棉花出口格局的剧变,英国凭借工业资本主义的巨大吞噬力量,以饥饿为可怕代价,将印度小农种植改造成了棉花种植园,重新弥补了欧洲纺织机的原料缺口。这一段中,美国白人西进运动、印度大起义等宏大历史事件,也因棉花而生动,如织布一般相互交织勾连。

棉花更是与历史上著名的欧洲大革命息息相关。19世纪中叶之前,欧洲形成了以英国为代表的大规模棉纺工业,如书中所描述,大量失地农民、妇女和儿童走进棉纺厂,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群体。从那时起,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日益尖锐,引发欧洲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从萌芽走向成熟,最终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读到美洲白人因为获得大量“无主”土地而大大降低棉花种植成本时,我想到了《大明王朝1556》中的改稻为桑——一场始乱终弃的政治博弈。改稻为桑的“国策”难以实施,折射的是明朝困守汉地两京十三省的无奈。倘若郑和下西洋也像欧洲大航海一样将南洋诸岛据为己有,那么桑蚕也就不必挤占浙江的农地,而是在南洋的新土地上尽情生长了。

棉花在中国也织出了半部近现代史

书中对于英国产出的大量棉纱棉布向印度和中国倾销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但是看到1840年代时,我习惯性地想到了鸦片战争。上网查资料得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想销往中国的货品果然不止鸦片一种,还有质优价廉的棉纱棉布。通过战争,英国人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由此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手工棉纺业走向衰落。也就是历史书中所指的“从封建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再比如,书中提到一战后东亚民族棉纺业趁机发展,由此也使得19世纪在欧洲发生的压迫和反抗在20世纪的中国重演。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卅惨案,起因是上海内外棉第七厂日本资本家在5月15日枪杀了工人顾正红,并伤工人十余人。1925年的五卅惨案是大革命高潮的前奏,后面波澜壮阔的历史为人熟知无需多言。在近代中国,棉花的劳资魔咒和革命预言再次灵验。

第十三章“重回全球南方”告诉我们,20世纪后半叶,世界棉花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中国、印度和苏联等“世界的南方”。新中国在许多城市建设了国营棉纺厂,以济南为例,国棉一厂等老牌棉纺厂仍是老一代人难以忘却的回忆。在现代,国营棉纺厂聚集起的工人阶级展现了他们的力量。70年代中期,一名来自上海国棉十七场的保卫干部在风暴中一度登顶历史舞台,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注脚。

距离我们空间最近的棉花故事是山东魏桥,关于这家企业的创业史已广为人知。魏桥是中国乃至全球棉花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这条产业链上游是新疆的棉花种植(气候适宜土地辽阔),中游是山东的棉纺工业(劳动力密集物流便利),下游是江浙的服装制造(经济发达消费旺盛)和广东的外贸(毗邻港澳连接世界)。一个多世纪前的棉花全球化故事在现代中国复制了它的范围缩小版和质量加强版,棉花的魅力经久不衰。

都是阳光的使者

棉花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日照和足够长的无霜期,也就是说,棉花离不开阳光。阳光里蕴藏的热量,照射到棉花这种“恰好”的作物,存储到棉纱和布匹里,在无光的黑夜和阴冷的冬天带给人类温暖。中国人过去习惯在冬天穿棉袄,但现在已经被羽绒服替代,那些养殖在逼仄空间终身不见阳光的鸭子,其实也是被种植的,与棉花不同的是,这些不能动弹的鸭子拥有“动物”的称呼,鸭绒与棉花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转化阳光能量的稳产农作物。也许在未来,更加舒适、轻便、经济的新材料会替代棉花和鸭绒,成为带给人类温暖的新选择。如果这种新材料取自石油,那就是把几百万前的阳光能量带给今天的人类。它们和棉花一样,都是阳光的使者。

是的,阳光一直洒在每个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