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2-10 08:53:03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读后感

行 之

我徐徐地翻开书,文字却尽是生涩,我一字一字地啃过去,看过很多遍,愚钝之中才慢慢领悟到了一些关于文学研究的真谛。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想起了《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书中说过的一句话:“每个时代都要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书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新世界需要新史观。”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我想这也定是文学的意义,文学产生于时代,并深深地反映时代。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社会的巨变,文学深深地立足于社会变化并反映出社会变化在文学上的影响。八十年代“鲁迅研究”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打破昔日那面一半像教主、一半像打手的神像,刻画出了鲁迅的另一幅深陷精神痛苦的激愤面容。这个“新的鲁迅”迅速打动了无数热忱的年轻人,他们常常毫不犹豫地借他来阐明自己的内心积郁。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是热忱的年轻人,却不再满足于仅仅从鲁迅那里感知痛苦了。越是体验当代生活的扑朔迷离,越是窥破“现代化”崇拜的无谓和虚妄,他们就越希望从鲁迅身上看到别样的姿态,特别是那种背负着失望和幻灭、却依然“举起了投枪”的姿态。这就是鲁迅的伟大了,他不但深怀着真实的痛苦和悲观,更实践着同样真实的“绝望的抗战”,正是这特别的抗战的精神,在七十年后激起新的共鸣,也同时造就了新的“鲁迅研究”的萌芽。

文学以独特的学科特点面对社会问题,探寻人们内心的追求。

如果将1932年周作人去辅仁大学讲授“新文学的源流”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端。那么,这个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不大安分的,它总要和对某个更大的事情的关怀站到一起。三十年代中期,胡适、郁达夫和周氏兄弟这些彼此已经不再视为同志的人,会合力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四十年代,朱自清所以不辞疲病,竭力争取将“新文学”列入大学国文系的必修课程,就是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不仅仅关系到文学的方向,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化方向。同样,八十年代年代思想解放之后,现代文学研究会那样新潮迭起,远近波及,这个研究对象总共才三十来年、几十个作家的范围狭小的学科,竟能吸引那么多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也就是因为这个领域的里里外外,栅栏都很低矮,你很容易就能跨越过去,自由往返。即便是八十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聚集到“审美”的旗帜下面,似乎是要新立一道“文学”的围栏了,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其实是要打开更宽的通道,恰恰在新旗帜的猎猎飙声中,跨越和往返更为频繁。看起来,这“不安分”的确已经构成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特点,它不像毗邻的学科——例如古典文学研究那样沉稳、安静。现代文学研究总是情不自禁、也不自量力,要去碰撞那些烫手的社会和精神难题。

文学立足时代,我们应该坚守本心,去尝试更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