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刀锋》读后感3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2-16 10:38:2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刀锋》读后感


利刃之锋,难以逾越。救赎之道,亦是如此。

过年期间读了几本书,《老人与海》、《浮生六记》、《刀锋》、《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前两部之前看过,《老人与海》,加上听书,看了不下四遍。前些天看完的时候,脑袋里有无数的词句翻涌,想着怎么也要写读后感。只是过了几天,就褪去了不少。《老人与海》故事简短,语言精练,修辞简洁,风格质朴,内容却是如此饱满。没有任何隐喻,却被无数人翻来覆去地思来想去。好的文学作品,像镜子,让读者读到自己,读到他人,读到世界。我认为,《老人与海》称得上是足够好的作品了。

《浮生六记》曾经是我比较向往的生活,因为有美人美景与美食。不过最近这次读的时候,卡在了作者不经意透露的那种幽怨与悲观,我并不喜欢这种情调。以前我以为《浮生六记》是风花雪月。如今再看,多了几分感伤,并对风花雪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如果主色调是中庸之美,任其辞藻华丽,仍难掩其肤浅。所以,这本书我只是读了开头一点而已。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本书的第一章试图重塑人们对于阅读的认知,虽短小但也算精练,总结了如何阅读、如何鉴赏、如何享受。第二章则是讲那些巨著和作者,这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源于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先看作品而不了解作者,会给人不断的新奇,而这新奇可能蕴含着无趣或是有趣。而先了解作者后读其作品,可能会有先入为主的片面印象,但并不影响其作品精华,同时会帮助人们理解其内涵。《围城》的后记专访中提到,作品中的角色并非实际中的某个人,而是钱钟书先生集合了周围人的特性、行为、事件之后,错落有致地分配给角色,以此塑造更加真实的人物形象。最后一章则是哲学讨论,对于真善美的讨论。浅谈我个人对真善美的理解。真,最高的情商是真诚;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里的宽与善相似。中国人常说,行善积德。因为人们相信积德可以下辈子投个好胎。我之前对于封建迷信嗤之以鼻,尤其是各种临时抱佛脚的利用性信仰。有一个段子,说一个四川的妇人为她的儿子祈福,希望他能成功考上大学,就想去各种庙里去拜。庙里遇到了熟人,熟人问道她来求什么,她说求上天保佑儿子能考上大学。熟人问要考哪里的大学,妇人说美国的。熟人答道那你得去教堂拜圣母玛利亚,庙里的都是国内的,不管国外的。妇人说道,那圣母玛利亚能听懂四川话不?虽是段子,但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人所谓的信任,更多是利用型的。那些佛像也不过是工具而已。我之前对于封建迷信嗤之以鼻,尤其是各种临时抱佛脚的利用性信仰。但最近态度上却有大的转变,因为我发现,这种所谓的封建迷信,能够给人带来希望。《老人与海》中那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倒)”,人心中如能燃起希望,人生便不会熄灭。真是这样吗?对于大多数人是这样,但本质上恐怕又不是。尼采说,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无论如何,人不会有下辈子,死亡是真实的,就像拉里说人在死的时候,真的死的很彻底。人的精神境界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婴儿。第一境界是骆驼,忍辱负重,被动的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是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是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很可惜,我们多数人好像弄错了顺序,从出生到孩童,我们是婴儿的最高境界,然后到青年时候的狮子,最后成为顺势的骆驼。这倒不是我的悲观主义在作祟。依然借用尼采的话,“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越想来到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越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的越高,我们再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的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悲观和乐观这种单一的概念,在他宏大的哲学理念里显得太过单薄。而《刀锋》的男主拉里,其精神境界的变化,便是从骆驼到狮子,最终变成婴儿,实现自我救赎。

昨晚我和媳妇聊天,《刀锋》的男主拉里,假如他的父母都健在,那么他战友的死,有没有可能就不会成为让他热切地寻求自我救赎之路的导火索。而他依然会与他有婚约的青梅竹马的女朋友结婚,然后像去做证券或者做维修工赚钱,在经历经济大萧条之后依然努力地找工作,然后去置办地产、参加宴会、生儿育女、安享晚年。当我假设这个假设的时候,就已经验证了我是个不能再普通的凡夫俗子。当然,谁又不是呢?有人说20-40岁的时候,要读《刀锋》,它能够让人知道人生有更多不同的活法。其实我倒不那么认为,并非是抬杠年龄范围,我只是觉得,当一个人仍然没有完全获得生活意义、知道自己人生价值的时候,都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因为有的人十几岁便有了坚定的信仰,而有的人临死前依然混沌而不自觉。

相比《百年孤独》那句经典的“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刀锋》的整体风格应该更加普通,或者叫做大众化一些,无论是在技巧、内容、逻辑上。文中最大的转折也无非就是拉里自己逃婚,或者拉里后来的未婚妻逃婚了而已。而这甚至算不上是转折,最开始读的时候,我就隐约感到拉里的宿命中并不适合存在婚姻,即便是与那位被作者描述为极品尤物的伊莎贝尔。而书中的人物、地点、时间、逻辑也不复杂,所以,这本书是属于极其通俗易懂的。即便是最后拉里去了印度之后,尝试与作者辩论人生哲学的那个片段,也并不算深奥晦涩。或许也是时间的原因(作者是于1944年写的这本书),这些辩证与思考对于当代人的引导和启示并不够惊艳。泰纳对司汤达的评价,“对人物心理的准确观察,对角色动机的巧妙分析,还有他个人观点的新鲜感与独创性”。借用这个评价来评价《刀锋》的作者毛姆,我感觉也是恰如其分的。

我在读书的时候,习惯把一些好的句子划出来。我对于好的定义,要么是触动了我的思绪,要么是辞藻足够优美恰当,要么是它有足够的新鲜奇特。现在我把他们拿出来,做更近一步的享用。

作家最大的财富是对常理的认识。

我想弄清楚是否有上帝。我想弄明白为什么有邪恶存在。我想知道我是否有不朽的灵魂,还是死了就一了百了。

你有义务参与到你祖国的发展中来。

假如我没能成功,也不过像生意人没能做成生意一样。

看来你俩的脾性中似乎有些完全没法兼容的东西。这在婚姻之前发现是最好的。

你好像一直在内心有所保留。

世界不是创造出来的,因为不可能无中生有,而是永恒的自然的显现。

遇到好看的风景,我们就停下来看个够。

除没有放书外,这里臻于完美。

总是不能容忍别人相貌上的瑕疵。

阅读。走很长的路。湖上泛舟。冥想。

喜爱、敦厚、趣味相投,以及习惯。

他儿子很识大体,能够认识到美满婚姻最重要的基础便是经济利益共同体。

有些人并非信仰上帝,而只是热爱上帝,我们不太能习惯他们。

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对乡间的声响、气味有着灵敏的感受,能捕捉到空气里第一丝柔和的春意,能察觉到干涸的泥土中雨后散发的气息。

一个人撒谎、诈骗、不仁不义,我才说这个人坏。

找寻一种哲学,或者是一种宗教,一种生活准则,能够同时满足他的思想和感情。

以上便是我摘抄的部分句子,它们给了我许多启发。当我二十岁的时候,我并不能明确地感知到我的人生将有很多可能。当我三十岁的时候,我把它扩大到成为了无限可能,这比很多概念都要大,像是一种模糊而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有力的,也是有局限性的。而往往事物的局限性更能体现它的价值所在。最后用尼采的话做个结尾:自从我厌倦了寻找,便学会了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