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巴菲特传》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0-07 09:22:29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巴菲特传》读后感

市面上关于巴菲特传记有多本,但最著名的要属于罗杰·洛温斯坦这个版本,这个版本成书于1990年代中期,基本描述了截止当时巴菲特的重要的人生和投资经历。罗杰·洛温斯坦本身在《华尔街日报》做了十几年的财经记者,同时也是伯克希尔的股东,因此传记的侧重点主要是巴菲特的投资历程,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其实,看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对巴菲特的很多投资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巴菲特为什么当时做出这样的决策在信里要么没有说明,要么叙述的很简略,使我们现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本书把巴菲特一些重要的投资当时的场景进行了描述,同时也结合具体场景阐述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这对于我们理解巴菲特,进而理解他的投资思想都很有帮助。

一、股神从小就有生意思维:奥马哈的天才少年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人如果最后成名了,那么往往会神话他的童年,比如出生时天有异象,从小天赋异禀等。其实,在巴菲特的童年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描述,不过不同的是我们传统文化描写的很多名人的童年故事听着很玄乎,有明显后人杜撰的痕迹,巴菲特的童年相对于同龄人表现出来的是明显的商业敏感,从小对挣钱很感兴趣,这些经历和巴菲特后来的经历结合起来我们读起来更多的是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并没有杜撰和神话的成分。下边我们看看股神的童年和青年是如何做生意的:

5岁时,巴菲特在自家门口过道摆小摊卖口香糖,后来换到更繁华的地段改卖柠檬汁。

6岁时,巴菲特从爷爷的杂货店里买回饮料,在夏日的夜晚挨家挨户的兜售,这些饮料主要是可口可乐,日后巴菲特成为可口可乐的大股东。

9岁的时候,他会到高尔夫球场去寻找用过的但可以再用的高尔夫球,出售给邻居来赚钱。同时夏天盯着烈日,来到奥马哈乡村俱乐部当高尔夫球童,每天挣3美元。

11岁时,巴菲特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不过这只股票后来下跌到27美元,经历波折后,股价回到40美元,此时巴菲特卖出股票,扣除佣金后,巴菲特赚到了股市的第一桶金——5美元。

12岁时,巴菲特成了巴菲特父子商店里的童工,在这家店铺打工的还有查理·芒格,他是日后巴菲特的合伙人,不过只到多年后他们才相见。大概在这期间,他发了毒誓:“如果30岁之前成不了百万富翁,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13岁时,巴菲特作为送报员开始送《华盛顿邮报》,日后巴菲特投资了该报。此时,他一个月可以挣175美元,相对于年轻职员一个月的收入。

1945年,15岁时,巴菲特拿出自己积攒的1200美元,投资了一片40英亩的农场。

在读高中时,巴菲特和朋友买弹子球机放到威斯康星大道上的理发店里,供人使用,他们与理发店五五分成,每周能挣到50美元。

1947年6月,巴菲特高中毕业,成绩在全年级374人中排名第16,在他的照片下面有一行评语:“喜欢数学……是一个未来的股票经纪人。”此时,他已经递送了差不多60万份报纸,挣到了5000美元,读了不下100本商业书籍。

高中毕业时,巴菲特和朋友以1200美元的价格把弹子球公司卖给了一个退伍军人,巴菲特带上分到的钱去了沃顿商学院。

尽管沃顿商学院声名远播,但巴菲特认为那里的课程让人感到乏味,他毫不客气的地说自己比教授懂得还要多。(看到此处不由得想起了中国第一个获得建筑普利策奖的著名建筑师王澍,他在上大学的名言是中国只有两个半建筑师,他算一个,他的导师算半个。从后来的成就来看,巴菲特和王澍都有狂妄的资本)。

读大学时他又找到了一份送报的工作,为《林肯周报》管理6个县城的报童,工资是每小时75美分。

1950年左右,巴菲特重起了自己的高尔夫球事业,他一共卖掉了220打高尔夫球,从中获利1200美元。把各项收入加起来,他已经攒下了9800美元。

在大学期间,巴菲特用3年快速完成了学业,一边干着相当于全职的工作,一边潇洒的打着桥牌,一边拿了一堆A,学霸的形象展露无疑。

大学毕业在申请哈佛商学院失败后,巴菲特成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从此成为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学生,开启了一生的投资封神之路。

二、高徒遇到了名师:进入格雷厄姆打开的大门

巴菲特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承格雷厄姆之前研究过技术分析,想要明白趋势图中蕴含的某些神秘联系,但始终没有好的效果,有的股票赚钱也的亏钱,此时,对巴菲特而言,股票与赌博没有什么区别。

格雷厄姆给他开启了一扇大门,掌握了格雷厄姆言传身教的技巧之后,巴菲特就可以不再迷信权威,而是充分施展才能了。

任何一个行业的开山立派式的人物绝对是一个天才,格雷厄姆自然也不例外。1914年,格雷厄姆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时,三个系给他提供了工作岗位:英语系、数学系和哲学系。格雷厄姆的才气可见一斑,不过,他当时没有直接留校,而是进入了华尔街。

到1929年为止,格雷厄姆和其他几个合伙人共同成立的“本杰明·格雷厄姆联合股票账户”下共有250万美元的资产,可以说已经小有成就。虽然格雷厄姆很谨慎,但1929年的大萧条使股票账户缩水了20%,这点损失还是可以承受。1930年,格雷厄姆和其他人一样以为熊市已经过去,又开始贷款投资股票,结果真正的大跌才刚刚到来。到了1932年,账户缩水了70%之多(相比之下,大盘更惨,道指1929年最高为381.17点,到1932年最低只有41.22点,跌幅达89%),格雷厄姆濒临破产,后来合伙人杰罗姆·纽曼的一位亲戚愿意拿出7.5万美金,账户才起死回生。当1934年《证券分析》一书问世时,这位年过40岁的作者已经有整整5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回报了,可见当时市场之惨烈。

看到这时,不由得唏嘘,格雷厄姆这样的教父级人物也曾濒临破产,也曾5年没有任何回报,可见当时市场的残酷。如果以事后诸葛的角度分析,格雷厄姆不应该在股票跌20%之后贷款加杠杆买股票,不应该判断熊市就会过去。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时,不要用杠杆,要用3-5年内不用的钱投资,不要对市场短期走势进行预测,牛熊交替虽然是股市的规律,但熊市不会主动告诉你什么时候离开,熊市之后在牛市来临之前可能是更大的熊市。

经历了大萧条的洗礼和濒临破产的境遇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问世,从此奠定了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的地位,书中的很多观点,现在听起来可能习以为常,但在当时绝对是石破天惊的:

把股票看作企业所有权的一种凭证,它的未来价值应当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吻合。

投资者的注意力不要放在大盘上,而要放在股票背后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上。通过关注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未来盈利预期等基本面因素,投资者可以对一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股市短期内是一个投票机,长期是一个称重机。股市投资的秘诀就在于当股价远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时候坚决买进,同时坚信股价会有补涨的那一天。

市场先生的比喻

安全边际的理念

这些观点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巴菲特对股市的看法,奠定了整个巴菲特投资的理念基础,在后续的几十年中,巴菲特多次提到他的老师格雷厄姆对他的深远影响。

1951年巴菲特毕业时,巴菲特得到了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22年以来唯一的A+成绩,可见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表现是有多么的认可。

书中提到的一点非常有意思,当巴菲特以A+成绩毕业时,格雷厄姆建议他暂时不要投资股市,去类似宝洁公司找个稳定的工作,因为除了当年,道指每年都会在某个时候跌倒200点以下。在巴菲特看来,这个建议不怎么样,与格雷厄姆说的不预测市场的理念也不吻合。事实上,道指再也没有跌破过200点以下。“我当年有1万美元,”巴菲特后来回忆说,“如果我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我可能到现在身上仍然只有1万美元”。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格雷厄姆的故事,1970年代,此时格雷厄姆已经功成身退,谢尔比(戴维斯的儿子)去请教他,他向谢尔比推荐了盖可保险,结果盖可保险后来股价下跌了90%。现在事后分析,从格雷厄姆的角度,他当时提出这个建议的理由是很充分的,首先他是经过1929年大萧条的人,他对当时的大萧条仍心有余悸,此外,之前每年道指都跌破200点以内,按正常这一年应该也不例外,偏偏1951年以后道指就再也没有跌破200点,好在巴菲特没有听从他老师的建议。

巴菲特毕业后想无偿地位格雷厄姆——纽曼工作公司,但因为格雷厄姆想把机会留给犹太人而没有实现。1954年,可能是巴菲特的诚意打动了老师格雷厄姆,老师给他提供了工作岗位。格雷厄姆——纽曼是一家共同基金公司,他热衷于猎取那些股价比每股净运营资本要低三分之一以上的股票,换言之,就是那些相当便宜的公司,1956年,格雷厄姆解散了公司,巴菲特又回到了奥马哈。

三、万丈高楼平地起:异军突起的投资奇才

巴菲特合伙公司1956年成立时只有7个亲友投资人共10.5万美元,但到1962年,由于巴菲特非常优秀的业绩,总资产已经达到720万美元,投资人达到90个,遍布美国各地。

此期间,他的投资思想完全照搬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概括起来就是寻找异常便宜的烟蒂股,这期间主要投资的公司有美国国民火灾保险公司、桑伯恩地图公司和登普斯特机械制造厂。这些公司投资的结果都是非常好的,但过程并不顺利,尤其是登普斯特机械厂的投资,靠着芒格推荐的哈里·博特的帮助,最终实现了价值,但巴菲特也得到了他极其反感的“破产清算人”的称呼。1963年,巴菲特卖掉了机械制造厂,为自己的合伙公司挣到了230万美元的利润,相当于原来投资额的3倍。这个案例之所以取得骄人的成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有利因素:最初较低的收购价格、巴菲特坚持经营的韧性、巴菲特和博特等人采取的一系列扭转乾坤的对策。对于巴菲特这个格雷厄姆的爱徒而言,三个因素的第一点是最关键的。

作者在这里有一段评论:“这是我们投资哲学中的一条准则:永远不要指望在转让时能卖出好价钱,而是要让自己的买入价低得诱人,这样最后的售价即时不高也能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我个人对这段评论深以为然,在我们投资市场流行着一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强调买的好不如卖的好,其实一笔投资真正能把握的是买点,要想尽最大可能使一笔投资立于不败之地,买的便宜是很关键的,也就是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当然在实际投资中并不容易,比如何为足够便宜,是不是足够便宜就不会下跌了,如何面对足够便宜之后的下跌等,都需要有相应的对策。但无论何时,在脑子里一定要有安全边际这根弦,而不是依靠期望卖出个高价。

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品质的力量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偏爱用量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购买股票必须以“统计数据清楚可靠的数学推理”为基础,换言之,购买股票的分析要以公司的运营资本、厂房和设备等其他可计算的有形资产为基础。美国国民火灾保险公司、桑伯恩地图公司和登普斯特机械制造厂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都是在这样的思考基础上投资的。但从1963年投资美国运通开始,巴菲特不仅会用格雷厄姆偏爱的量化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且逐渐开始从品质的角度评价一个企业。巴菲特看到了一种格雷厄姆不曾留意到的资产:美国运通这个品牌特许权蕴含的巨大价值。美国运通当时垄断了美国旅行支票市场80%份额,也占据着银行卡业务的头把交椅。当时虽然遇到危机,但危机并没有撼动美国运通公司的龙头地位。当一个龙头遇到危机,危机并没有威胁到龙头的地位,但股价确大幅下跌时,往往是投资的好机会。在A股,当年的白酒塑化剂危机、双汇瘦肉精以及伊利的三聚氰胺事件回头看都是绝佳的投资机会。结合美国运通的案例,判断此类投资机会的前提是要确保危机不能威胁投资对象的竞争优势,如果遇到三鹿假奶粉事件,公司直接倒闭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说投资美国运通还有点逆向投资的思维,那么1965年,巴菲特斥资400万美元买下迪士尼公司5%的股份,则是完全看到了品质的价值。当时迪士尼的股票市盈率只有10倍,经过巴菲特的估算,仅靠迪士尼公司拥有的卡通形象和电影本身就值股票的账面价值了,此外,可以拥有迪士尼乐园的一部分股份。但是要是换了格雷厄姆,他对卡通形象和电影这种难以计算的资产是不会感兴趣的。

那么是不是巴菲特就背离了格雷厄姆的信条:大量买进那些股价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呢?完全没有。他其实还是遵循老师理念的,只不过他对价值的界定已经有所不同了,确切地说,是他对价值的界定范围更广了。对巴菲特而言,迪士尼公司庞大的影片库的价值尽管不一定精确,而且不是由账面价值来体现的,但是它和工厂之类的有形资产一样真实。

五、急流勇退:鼎盛时期离开,留下辉煌业绩

20世纪60年代末期,华尔街的投机气氛越来越严重。刚开始,大家对电子类股票趋之若鹜,之后出现的是股民对高科技股的追捧。尽管这些不同的风潮都有潮起潮落的时候,但是当一种风潮消退时,马上又会有新的风潮随之涌来。

最能代表这个投机时代的理财产品莫过于“速利基金”,它的出现对于传统共同基金是一种挑战。这种新型基金并不力图在长时间的运营期内超过大盘的平均盈利水平,而是着眼于每一个季度、每个月、每周乃至每小时都能迅速获利。速利基金往往会在“题材股”上大做文章,一个单纯的题材,就能把一只股票价格捧上天。

就在这个时候,当牛市掀起一波波高潮时,巴菲特却准备退隐了。下边这段话表明了当时他的心理状态:

股市的这种投资局面让我无所适从,我也不希望去玩一种自己根本不懂的游戏,这有可能让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起来的声誉都毁于一旦,我不如趁现在急流勇退为宜。

巴菲特其实当时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比如他可以选择将股票清仓,将股市上的资产换成现金以等待时机。但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1967年致股东信里给出了答案,他曾经试图不要干的那么像“拼命三郎”。但是,只要他继续待在“这个舞台上”,他就绝不可能真正活的悠然自得,因此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在13年间,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复合收益率29.5%,远超同期道琼斯指数的7.4%,不仅每年盈利,而且每个季度都盈利。人们也许能在其他领域找到可以与巴菲特媲美的英杰,例如古典音乐界的莫扎特,然而在投资界,巴菲特的卓越成就无人可以比肩。

仔细回顾这一段巴菲特的投资经历和心路历程,我们能很容易得到几个关键词:冷静、理性和果敢。之所以说冷静,是因为在这个投机盛行,题材股炒上天的时代,巴菲特坚持自己不为所动;之所以说理性,是因为在任何时候,巴菲特都坚持自己的投资方法;之所以说果敢,是因为在华尔街,人们不会在鼎盛时期关闭一个企业并偿还资金,巴菲特就这么做了,留下了一段永远的传说。

六、偶然的开始塑造必然的辉煌: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

因为每股0.375美元的差价与买家没有谈拢,巴菲特偶然的成为伯克希尔的控制人。控制伯克希尔之后,巴菲特按照自己的思路经营公司,他不关心规模,关心利润与投入资本的比率,把这作为评价管理层的尺度。在他接手公司的前两年,纺织品市场一派繁荣,因而公司获利丰厚,但是他并没有把赚到的钱重新投到纺织厂里去,而且要求管理层不断削减公司的存货和固定资产。利用伯克希尔这两年产生的利润,巴菲特收购了位于奥马哈的国民赔偿保险公司,借助保险的浮存金,伯克希尔又并购了奥马哈太阳报业公司,伊利诺伊国民银行和信托公司,自此开启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新篇章。

七、当别人恐惧时,你要变得贪婪:投资华盛顿邮报

1970年代初,曾被股市泡沫吓坏的基金经理们个个变得谨小慎微,他们管理的基金开始集中到广为人知的成长性蓝筹股上,例如施乐、柯达、宝丽来、雅芳和德州仪器公司等。它们被普遍称作“漂亮50”。根据普遍的观点,这些公司的股票不同于股市泡沫泛滥时代的价值高估的股票,这50只股票的价格将会永远上涨,因此它们被认为是“安全的”,在任何价位都是绝对安全的。

1972年,“漂亮50”的平均市盈率高达惊人的80倍。华尔街确实从股市泡沫时代学到了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不见得都是正确的。基金公司的钱纷纷集中到“安全性更好”的股票上来,其实风险并不只会在一种或几种股票上出现,它在投资者互相追捧的任何地方都会出现。

果不其然,1973年,“漂亮50”的泡沫开始破灭。

“漂亮50”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也有不少人对其进行分析,“漂亮50”代表的都是好公司,并不是之前的题材股,只所以出现泡沫破灭最主要的原因是股价涨太高了,这就提醒我们再好的公司也不能股价太高,也没有绝对没有风险的股票,只要投资者互相追捧把股价抬高,无论什么样的股票,那就代表着风险。

此时,巴菲特自然要在“漂亮50”之外寻找价值洼地,他盯上了《华盛顿邮报》。

    在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前,巴菲特已有几年的报业投资经历,比如前几年投资的《奥马哈太阳报》,虽然太阳报的投资不算太成功,但通过投资太阳报,巴菲特深深认识到投资某个城市主导报纸的重要意义。巴菲特对自己朋友说,一份这样的报纸就像城市之间唯一的沟通桥梁,任何人要想从桥上过都得付过路费。

1973年2月,伯克希尔以每股27美元的价格买下了1.86万股《华盛顿邮报》。到了5月,股价跌到每股23万美元,在所罗门低息融资支持下,巴菲特又买进4万股,但价格还在大跌,巴菲特继续买进。9月,他又以每股20.75美元的价格买进了8.7万股,到了10月,伯克希尔成为《华盛顿邮报》最大的外部股东,这份报纸是巴菲特童年送过的,也是他心中极度渴望得到的。

由凯瑟琳·格雷厄姆经营的《华盛顿邮报》旗下还拥有4家电视台,《新闻周刊》杂志以及印刷工厂。很多这类资产都是不公开上市的,因此难以股价。巴菲特认为她们至少值4亿美元,而《华盛顿邮报》的市值仅仅为1亿美元。

对于巴菲特的估值,卖出的基金经理应该不会有什么异议。那他们为什么要抛售股票呢?理由很简单,他们担心股价继续下跌,他们担心别人也会继续抛售《华盛顿邮报》。

面对这种局面,巴菲特经过自信冷静的分析,他认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市场上目前人气不旺,信心低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股票的价格和它所代表的资产价值之间其实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在现实世界中其实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投资机会。

《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早年投资的一个典型案例,巴菲特经过分析,认为股票价格远低于价值,他分批买入,并没有一次加仓,而且越跌买的越多,最后获得了超过百倍的收益。

其实仔细分析1973-1974年当时的社会环境,确实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中东战争引起的石油危机等。分析这些因素是华尔街人士最钟情的游戏,也是他们最好的消遣方式。在投资专家喧嚣的聚会上,这样的话题很有噱头,但没有哪个因素是完全确定的,不论是总统,经济还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对百事可乐销量的影响。

对于巴菲特而言,所有这些都无法取代对某只股票进行的严格的价值分析。当你买入了一股《华盛顿邮报》的股票时,你得到的最终收益并不会以是否爆发中东战争来衡量,你所购买的仅仅是企业的一份权益,是对它在出版业和电视业未来所获得的利润的一份分享权。如果你知道《华盛顿邮报》或任何一家公司到底价值多少,那你就不会被其他因素混淆视听,这正是巴菲特所竭力追求的境界。其他任何因素对他而言都显得无关紧要,更遑论那些对未来争执不休的嘈杂声了。霍华德·斯坦想要等待“局面更加稳定,预期更加准确的时机”,但是巴菲特却不愿坐失良机。正如他曾经对合伙人说过的那样:“未来永远都是琢磨不定的”。对于巴菲特而言,真正可以把握的是某些股票可以用低于或远远低于其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到,而其他外部因素都无法进入他的参考坐标。

宏观经济对股票的影响一直是股票投资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不管是在A股、港股或是很多人眼里比较成熟的华尔街,但宏观经济和所投资股票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很难说的清楚,这其中牵扯的变量太多了,宏观经济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如果用来指导投资,极大概率投资是做不好的。投资要着眼点于企业的价值,要对企业的价值心中有底。

八、便宜的价格买入劣质的公司不如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入主喜诗糖果

1971年,巴菲特和芒格得的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好公司,这是芒格喜欢的,但又不同于格雷厄姆偏爱的廉价烟蒂股票。喜诗糖果在加州等区域具有很强的消费者心智,很多人乐意购买并且不介意付出溢价。卖家标价3000万美元售卖公司,由于喜诗糖果的账面价值较小,巴菲特和芒格决定买入的价格不能超过2500万美元,谈判差点搁浅,不过最终巴菲特和芒格特别幸运,以2500万成交。此后几十年,喜诗糖果为伯克希尔创造了10多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可以说是非常划算的一笔投资,而且通过投资喜诗糖果使巴菲特真正认识到投资知名品牌的价值,后期投资可口可乐可以说受投资喜诗糖果很大的影响。巴菲特之后多次提到,由于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知名品牌的价值,为了500万计较,差点犯了大错。

我们个人投资者常常认为账面价值表明了公司的“价值”,或者至少是公司价值的一个参考值。但事实上,这两种价值所表达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账面价值衡量的是投入公司的资本加上留存下来的利润。而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将来能从公司里得到多少价值,这才是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要素(巴菲特常把它称作公司的“内在价值”)。由于账面价值无法反映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因而对于喜诗糖果这样的知名品牌而言,它的价值标志作用便显得毫无意义了。

值得强调的是,巴菲特投资喜诗糖果的市盈率是12.5倍,这在巴菲特眼里已经是很贵的。而且纵观巴菲特整个投资生涯,大部分投资的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甚至不少在10倍以下,因此巴菲特眼中的合理的价格和我们动辄50甚至80倍市盈率完全不一样。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不能用来作为高价买入公司的挡箭牌。

九、根本性分歧无法弥合:老师永远是老师

1970年代初,格雷厄姆有意与巴菲特合著《聪明的投资者》的修订版,他俩通过写信互相联系,但是巴菲特发现自己和老师之间有一个根本性的分歧。巴菲特希望在修订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论述何为“优秀企业”(例如喜诗糖果公司),而格雷厄姆认为这样的内容对于一般读者太过艰深了。而且,格雷厄姆建议一个人投资于股票的资产占个人总资产的比例上限为75%,而巴菲特更加激进,他认为如果某只股票价格合适的话,他会押上全部家当。巴菲特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因此放弃了合著者的身份,只是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这本书的致谢部分。

多年之后,巴菲特承认他买的那些股票与格雷厄姆可能会买的股票一定是不同的。不过,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得到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市场先生以及安全边际这些投资的根本性原则。

巴菲特从来都没有否认过自己是格雷厄姆的追随者,也从来没有否认过对这位“言传身教、悉数相授”的恩师的情谊。“我人生中最成功的事就是选对了自己心中的英雄,我的灵感都来自于格雷厄姆”,巴菲特如是说。

十、股价贵时一定要卖:巴菲特永久持仓很少

1987年,美股的长牛格局已经持续了5年,此时股价已经很高了,10月12日左右,除了他的3只“永久持有”的股票外,他几乎把所有的股票都卖了。他的一位朋友说:“巴菲特的指令很明确——通通清仓。”10月19日,道指急跌508点,跌幅高达22.65%。一名记者问巴菲特这次崩盘“意味着什么”,巴菲特只说了一句:“也许它上涨的过高了吧。”

面对当时的牛市的行情,巴菲特是非常清醒的,股价过高了,超过内在价值,坚决卖掉。那么当时整个市场是什么情况呢?

1987年,人们认为支撑这波牛市行情的是充裕的“流动性”。这种傻瓜理论认为:一些不知名的股民的资金(流动性)可以继续托起大盘。当时,日本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60倍。尽管美国国内的股价已经高的离谱,但是日本的股价高的更邪乎,因此人们认为美国的股市还是比较安全的。当然这种解释没有提醒人们关注之前突然大涨的牛市行情也会以眼泪收场。

其实股价偏高是大家心中肚明的,但大家依然坚信牛市还会延续下去。《商业周刊》声称“昨日的评价标准”今天已经失灵了。看跌者认为股价太高了,看涨者也持同样的看法,不过大家都想再捞一把。

我们把时间拉回并不遥远的1979年,当时正处于熊市,看看那是的市场状况:

《商业周刊》1979年8月的第一期以让人过目不忘的《股票的终结》作为封面标题。这篇文章很有创意,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股市的不景气。作者建议人们投资于货币市场、快餐特许经营权或珍贵的邮票等,股票则已经过时了。股价太低,这是“一潭死水”,证明股市不仅人气不旺,而且已经步入了坟墓。

乐观时乐观到极点,悲观时悲观到极点,这就是在股市市场中,大多参与者的人性。

十二、选择简单的公司:投资可口可乐

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要选择简单的公司,这样个人投资者和专业研究员的认识不会有什么差别,不像高科技或医药这样的公司,普通投资者和专业研究员之间存在巨大的认知差距。1988年,巴菲特投资的可口可乐就是这样“简单”的公司,它拥有提价能力和“护城河”,这正是巴菲特喜欢的类型。到20世纪70年代,巴菲特的口味从烟蒂股转向像喜诗糖果这样的特许经营公司,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理解在年报中已经有了详细的阐述,作者说就连四年级的小学生都能看的懂。

那为什么巴菲特在1988年这个时点投资可口可乐呢?要知道可口可乐很早已经上市,巴菲特在童年时代都贩卖过可口可乐,财富杂志1938年的一段报告证明了可口可乐悠久的历史:“每年都有一个重量级投资者多次留意可口可乐的股票历史交易记录,尽管他对这家伟大的公司很尊敬,但总是遗憾地说他来得太晚了”。在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50年前,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伟大的公司并成为股市市场的宠儿。

到了80年代中后期,一是巴菲特此时已经认识到品牌的价值,二是可口可乐的经营策略明显改进,放弃非核心业务,专心开拓国外市场,国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有一点非常重要,可口可乐此时并不贵甚至说非常便宜,大概为13倍市盈率。基于以上原因,巴菲特大举买入可口可乐。

现在每当看到贵州茅台、片仔癀等优秀公司的股价,会有1938年财富文章同样的感慨,“遗憾来的太晚了”,但我想在巴菲特在别人发出遗憾太晚的50年后才开始投资可口可乐并取得十几倍的收益,那么我想未来类似贵州茅台、片仔癀一定有大把的投资机会等着,需要的是机会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抓住。

十三、寻找内在价值不会削减的公司:巴菲特投资的真谛

巴菲特从未改变自己的投资模式,不论是60年代股市一派欣欣向荣的时候,还是杠杆投资盛行的80年代,抑或是金融衍生工具泛滥的90年代。巴菲特所寻找的一直是他的老师所称的“内在价值”不会消减的投资真谛。

以上是作者对巴菲特投资模式的评价。寻找内在价值不断增加的公司,这是每一个投资者的核心工作之一。纵观全书,在书中提到名称的巴菲特的投资案例至少有几十个,但内在价值不断增加甚至不消减的公司很少,大部分公司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芒格前一段接受采访时也说过,他们早期投资的公司大部分都不在了,也就是从长周期来看,大部分公司都会消亡,内在价值一直不断增加的公司是非常少的。

投资要寻找内在价值不断增加的公司和与从长期来看,几乎所有公司内在价值都会削减甚至消失不矛盾,这是投资的难处,也是投资的魅力之处。

巴菲特投资的大部分公司都不在了,但巴菲特还在,而且发展的还好,这是我们要思考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