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四大圣哲》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2-17 11:03:1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四大圣哲》读书笔记


说起“圣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不是一个排行榜或需要争夺的称号,而是一个特指,圣人就是孔子,孔子就是圣人。历代皇帝也给孔子封谥号“至圣先师”,对于学生这是一条需要记住的文学常识。

依稀记得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一个场景,有生员闹事罢考,田文镜处理此事态度强硬,生员们就举着孔子的排位硬刚。虽然在大街上,田文镜和一众官员也不得不下马跪拜。虽然是电视剧的演绎,但无论是创作者、演员还是观众,都不觉得违和,也从侧面反映出孔子在读书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当然也是读书人对读书人才管用,要是个市井流氓举着孔子排位冲撞官轿,那得先抓起来打五十大板,治他个亵渎圣人的罪名。)

在这本《四大圣哲》里,作者在全世界范围内、从古至今的时间中,选取了四位可共称圣哲的人,予以深刻解读,即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为什么选取这四位,作者在最后一章进行了详细说明,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影响,其深度与广度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二是他们的历史意义,即独有特点,都必须借由人类存在的全盘历史观来把握。也就是说他们以不同方式彰显了人类的存在,他们在不同方面将人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四大圣哲各自是独一无二的,但又维持了人性的完整面貌。

当然作者也表示排在第二梯队的九位先哲也是当初纳入考虑的人选,例如亚伯拉罕、摩西、穆罕默德、老子等人,尤其穆罕默德颇有竞争力,但是最后考虑到在深度与广度上与四大圣哲相比还是略微逊色。

本书不是简单的生平介绍,更不是神话与传说的汇总,而是认真考量四大圣哲作为真实的“人”在历史上的可能性、真实性,以及其思想的创造性、创新性,深刻解析各自的思想核心、生命内涵、哲思创见及后世影响,还有其本人思想与现代教派、学派的异同,最重要的还有他们原本的思想对我们现世有何意义。

篇幅不长十几万字,读之前让人觉得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讲得太详细,毕竟后世关于四大圣哲的各自相关学术著作汗牛充栋,称得上精华的怕是都不止千万字,这十几万字实在不堪一提,而且毕竟越概括性的内容就越容易是空洞的。但看完之后深受震撼,字数虽少,但思考非常深刻,语言也相当精炼。让人不得不惊叹哲学思维的感受力与发掘力,以及哲学语言的承载力。

我边看边感慨,要学习先贤的哲思,还是得看哲学家的解读,如果是外国哲学家解读的,那还得看中国哲学家的译本。这本《四大圣哲》即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写就,由中国台大哲学教授傅佩荣翻译。以哲学讲哲学,以哲学译哲学,内涵深刻,趣味无穷啊。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2.23—1969.2.26),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性和自由性。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是二十世纪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与海德格尔、萨特等人齐名。他在《哲学回忆》中给自己提出了两个任务,第一是厘清政治和道德的前提和条件,第二是从世界公民的视点来看待自己和政治思想的关系。雅斯贝尔斯在二战后也赢得了“世界公民”的美誉。他用哲学阐述了人类共同世界。但是,那并不是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雅斯贝尔斯虽然是德国人,而且还是大学哲学教授,但他的妻子却是位犹太人。

二战期间他因妻子失去了工作,著作被禁止出版,甚至已经确定要和妻子一起被送去集中营,好在盟军及时赶到,他们幸存了下来。或许正是由于妻子的遭遇让他更切身体会到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分裂,也开始更深刻的思考普适的价值与意义。雅氏在“四大圣哲”的选取标准中也说,对世界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和余英时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五十年都在研究哲学,近四十年都在研究国学。由于家庭的原因,西方的传统从小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先学习了西方哲学。二十三四岁开始学中国的哲学,进入台大哲学研究所,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了解了中国的哲学独特的价值,才真正开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岁以后开始潜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致力于研究《易经》。五十岁以后,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重新译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引自百度百科)


在本书中,译者对作者的内容进行忠实的翻译,对专有名词和特定术语在“译者注”中详加介绍,但同时对有谬误或有异议的地方也加以标注,尤其在解读孔子的部分,译者认为雅氏参考的都是西方汉学家的研究,有少数误读,也在“译者注”中加以辨析解释。同时对雅氏“旁观者清”式的很多解读方式,也表示欣赏。

因此在读本书的时候,你不仅能看到四大圣哲的故事,还能看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对四大圣哲思想的解读,还能看到中国学者对四大圣哲的尤其对孔子的解读,以及对作者解读的解读。所以如果你对世界史及古代先贤有一定了解,那么在本书中你看到的将是基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古、今、中、外四个锚点的思想交流。即使你对以上内容了解得不多,将本书作为一本哲思普及读物,也非常具有启发性。


本书内容非常精炼,没有办法采用更具概括性的语言叙述而不丢失东西。况且我对历史了解的也不是多么详尽,因此本文概述的不是世界上广泛传播的四大圣哲的故事或传说,也不是本书所有内容的概括,而是我认为读完本书应该留下印象的内容,它们或许只是这本由哲学教授翻译的、重要哲学家写就的关于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位圣哲生命意义的小书的皮毛。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本书是将四位圣哲放到历史中,当做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去研究讨论的,因此在阅读本书之前,请先将你头脑中,后世加诸到这四个名字身上的各种光环隐去,把这个人放到他出现的历史长河中,从一个普通人开始,让我们看看他们因何伟大。

另外一点是关于四大圣哲的生卒年月。即使是像我们这样文化脉络连续不断绵延不休,史料无比丰富的情况,孔子的生卒年似乎尚有争议,更别说其他几位了,有多种不同说法在所难免,尤其关于佛陀的生卒年月不同文献及教派有超过60种说法,最多的相差半个多世纪。本书作者应该是根据所能查到的资料确信了一种说法,虽然有的和我国学者普遍采取的不一致,不过倒也不影响其他内容的呈现,因此本文对生卒年月不再做考究,直接引用雅氏的说法。

一、苏格拉底

《雅典学院》中的苏格拉底

毫不意外作者会首先选取苏格拉底,就像如果是中国人写就会先选孔子一样自然。

苏格拉底出身还不错,是可以领津贴的雅典公民。他是古代雅典城邦一名平平无奇的公民,英勇守卫城邦的公民,有主人翁精神的公民,善于思考的公民,最终被公民大会处死的公民。

苏格拉底所处的时期,自然哲学已经发展起来,一拨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勤于思考,都在争论什么是宇宙本源;另一拨知识分子则积极“变现”,收取学费教那些志在仕途的人修辞及辩驳之术,以吸引更多公民给他投票。我们多称为“诡辩术”。这拨知识分子常被称为“智者学派”,傅佩荣则译为“辨士学派”,以剔除智者学派已形成的歧视意味。雅典城邦中活跃的知识分子基本属于二者之一,所以造成了要么脱离实际生活,要么一味钻营的局面,少有人真正关切普通人民的生活问题。或许他们都认为自己在追求真理吧。

苏格拉底打过仗、从过政,眼瞅着雅典城邦在走向没落,而普通公民浑浑噩噩,知识分子要么浮夸要么轻浮,这么下去我“大雅典”迟早要亡啊,不禁感叹玩儿石头救不了雅典人啊(苏格拉底父亲是石匠)。

他先是研究和学习了当时的自然哲学和辩驳之术,并颇得其法,但这些都不能令他满足,他努力寻求通向真理的道路,甚至托朋友到德尔菲神庙请示圣谕:“谁是雅典最智慧的人?”圣谕说是苏格拉底。他苦苦思索圣谕的含义,最后得出结论,无知之知即是通往智慧的钥匙。人们必须认清自己的无知,并开始思想之旅,人的自我只存在那些“真”与“善”的真理中,一个人想要真正成为自己就必须正视这些思考。他也把德尔菲神庙门口那句“认识你自己”当做了自己的座右铭。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主流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发生了偏离,整个社会也被带偏了,靠思考探索虚无缥缈的宇宙本源以及学习咬文嚼字的辩述都是浮于表面的奇技淫巧,无助于一个人成为真正的自我,也不是真正的“真”与“善”的真理。

那么什么是真理呢?苏格拉底没有说,或许他认为真理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求得的,但雅典的重振却迫在眉睫,重要的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与当前的堕落。苏格拉底没有创建任何理论,也不宣扬任何真理,他要的只是引起人们的思考:
他教他们如何在习以为常的事实中发现破绽,使他们产生困惑,逼着他们一再的去思考、去追究、去探讨,不让他们逃避那随之而来的答案。
清晰的认识是判断的前提。苏格拉底不断追问,就是希望人们认清楚他们追求的真理是不是真正的真理。当然,苏格拉底并不做价值判断,因为他相信每个人只要真正学会思考懂得思考,就会不断追求真理,终究可以自己搞清楚何谓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回忆”,我们本身就知道所有的知识,只是忘记了,学习就是回忆的过程。而对话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交谈是雅典人的生活形态,现在变成了苏格拉底践行哲学思维的方法。真理只有在一人与他人交谈时才会展现。由此,这位“雅典城邦的牛虻”“公民思想的助产士”开始了他的“问”道。

雅斯贝尔斯在书中解析苏格拉底生命内涵时说,他的生命底基就是“敬”,由三大信念组成:

1.他相信真理会显示给不断质疑的人,只要坦诚自己的无知,就会获得攸关生命的知识。因此苏格拉底不断的向人们提问,但这种提问和思索不是考究字义的死功夫,而是出自思维根源的慎思明辨。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在知识方面是无知的,但在慎思明辨方面是先行的。他希望通过他的问题,让人们产生困惑,在困惑中诞生觉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觉悟中产生慎思明辨的思索,再由不断的思索获得智慧,同时在真与善的知识中寻得真正的自我。首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

2.他信仰雅典诸神以及城邦之神圣性。这是一种真正的信仰。行为上他参加宗教庆典、向诸神献祭、遵循德尔菲神庙的旨意,内心里也必然是真正信任雅典城邦的法律以及诸神,才会不创建理论、不提出纲领、不宣示真理,但仍旧义无反顾的号召人们思考,因为他相信慎思明辨的思索必然导向真与善的真理,而这个真理必然是雅典的法制与诸神的信仰。所以他不宣示真理不是他不知道思索的终点是什么,而是他坚信真理已经在了,只是被忽视着,公民思想要么蒙昧未开,要么轻浮虚高,不能以真我处世,因此迫切需要跳出“已知”的藩篱,承认无知,找回真我,真理自然彰显。

3.他深信自己听到的精灵之声。这并非苏格拉底的故弄玄虚,而是据说希腊有民间宗教认为世间存在一种精灵,每个人一出生就会被附身直到死亡,而这个精灵的本质如何就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境遇(可谓是命运本运了)。就像苏格拉底信仰雅典诸神一样,他也深信自己的精灵。不过这个精灵从不给指示性的引导,只在某些时刻给出禁止指令。即“精灵无禁止即可为”。例如当他准备去受审时,精灵没有阻止他,因此他就坦然接受了。

以上三点即是苏格拉底生命底层之三大信念。为了方便记忆,我把第一点称为“法”,即苏格拉底实现真理之方法论;把第二点称为“道”,即苏格拉底真正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让人们求得真理后,同样信仰雅典诸神及城邦法制之神圣性,重塑雅典辉煌;把第三点称为“灵”,即精灵的简称。由此,苏格拉底生命的内涵即为:依灵为限以法求道。(这里只是借用了“道”终极目标的含义,切不可与道家的道混为一谈。)

但同样因为苏格拉底没有提出新的理论体系没有宣示新的真理,同时也不集结党派不大肆宣传没有学说系统,使得大家很难认识到他的行为与其他知识分子行为的本质区别。

苏格拉底鼓励人们尤其年轻人不断深入思考,但没有提出任何入世的实践纲领,因此被认为无所事事还教唆年轻人好逸恶劳;他反驳辨士学派但因为更胜一筹而显得更加巧言令色,被认为曲解经典;他深信精灵之声,被认为是对雅典诸神的亵渎并意图建立自己邪恶的理论;在被判处死刑或放逐之间选择死刑,并说他的死会使得判处他死刑的人日后受到更多的控告,因为苏格拉底认为是自己在约束和引导那些学会思考的人,如果他死了那些人必然会把矛头指向今日的审判者们,但苏格拉底的行为和言论被认为是对法律的蔑视;还有他日常谈话中的不断追问容易使人尴尬,自信的语气又显得高傲,因此无论普通公民还是权威,都有一些厌恶他的人。

最终,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接受审判,罪名是:“由于不信雅典诸神而蔑视法律,擅自信仰某种新的精灵,以及诱使雅典青年堕落。”

前面有苏格拉底拒绝被驱逐而选择死刑,后来又有拒绝学生帮他越狱,这都是他在坚守自己的信念。苏格拉底相信真理只有在交谈之中才能得以彰显,因此他与雅典密不可分,雅典是他的立足点,是他的源起,他离开雅典就是抛弃了自己的信念,放弃了存在的意义。同意放逐就是堕入虚无,他宁可死于信念。而越狱则是违背雅典法律,苏格拉底相信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也质疑诸神的安排,但不影响他对雅典法制及诸神的信仰,用现在的话说,他坚守程序正义,哪怕自己会因此死于其下。

在雅氏看来,苏格拉底之死,使得他在哲学领域影响深远。苏格拉底饮下毒酒时他的朋友们在周围经历着既悲伤又伟大的情感冲击,因为他的惨死,他的朋友们积极的谈论着他的死亡,去努力证明他所作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并在他的精神激励下继续研究其哲学。他的死形成了一种坚定地为信仰而死的震撼。

因为苏格拉底重思考而不重结果的特质,使得他死后弟子们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有的之间甚至互斥,真正能够承其余绪并传诸后世的,当推柏拉图。

随后基督教派的发展使得苏格拉底身上也披上了神圣的以及神秘主义的光环,经历中世纪的黯然,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独立的哲学才重见天日,苏格拉底也随之复苏;后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派,苏格拉底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光环和意义。在后世,苏格拉底是典范是镜子是容器,他被神化被复杂化被理想化。真正的苏格拉底,被隐藏在了无数光环与重重修饰之下。

如今,一个人体验苏格拉底的方式,可以说就是他的思想之基调。苏格拉底的影响所及之处,人们无需签署信仰的条款,就可以对自由充满信心;不必执着于宗教教条就可以找到走向真理的同伴。苏格拉底是西方世界探求真理的理性之路。

二、佛陀

佛陀菩提树下悟道

佛教在西方人眼中有着古老、异域、神秘的特点。本书中,作者将佛陀本人回归到佛教建立之前,回归到历史人物当中,试图探索那位真真切切的人所展现出来的能量与魅力。

佛陀,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净饭王的太子(我印象中这也是一条要背会的文学常识)。“佛”或“佛陀”是梵语音译,意为“觉者”,“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沉默的圣人”。乔达摩出身释迦贵族,属刹帝利种姓。幼年和青年都生活在贵族世界,享受荣华富贵,十九岁结婚,育有一子。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人间生老病死之疾苦,加上释迦族也面临战争威胁,逐渐对婆罗门教心生不满,于29岁离开妻子、国家,舍弃贵族生活,跟随当时两位著名的修行者进入山林苦修。

禁欲苦修6年无所得,他开始放弃苦修,饥食渴饮,也因此被苦修的同伴认为是背叛而厌恶。他养精蓄锐,把更多精力用来沉思冥想。某夜菩提树下沉思,终于恍然大悟,成就无上正觉,霎时间豁然通透宇宙诸般真理。当时修行之人中流行两种方法,一种是苦修一种是享乐,佛陀通过自己的经历也认识到两者都不是人生正途,“中道”才是解脱之法。

佛陀领悟的不是某一个想法或者纲领,而是完整的世界观与解脱之法。他认为自己是不会被世界理解的,他珍惜自己的正觉,因此准备保持缄默,坐在菩提树下七日,细细品味着解脱的喜悦。后来终究不忍独善其身,几番思量之后决定开始宣扬自己的教义。

就思想而言此后他不再有任何新的体认,他传授的是一套已然完备的教义,只不过用各种说法来解释同一论旨。佛陀传法时用的是当地方言,以演讲,或故事,或比喻,或箴言阐述,受众可以听到各种对话与问答,可以见到各种画面与场景,总之佛陀以受众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宣扬他的教义。相传佛陀有500弟子,著名者10位,被称为“十大弟子”。佛陀如此传教直至终老,终年80岁。

佛陀出身贵族,家庭幸福。本有荣华富贵,却心怀他人,对人生苦难感同身受,思索求得普世的解脱之法,然后广泛宣扬。终得涅槃。

佛陀的教义,旨在由正觉而得解脱。真知本身即为解脱。佛陀所谓的知识并非我们感官知觉与逻辑推理所能证得的知识,而是必须从意识的净化过程与冥思的层层上升之中觉悟的。

科学理性和哲学思辨必定局限于我们现存的意识形式,佛陀的哲学可以说是掌握了意识本身,通过冥想内观的训练,直接把意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理性思考本是意识的一个层次而已,现在绕过理性思考直接作用于意识,意识得到了本质的提升,你是可以体验到的,但你的理性思考却无法解释。这即为觉悟,或正觉。当你可以自由进入最高层级,无上正觉,也就获得了真知,即解脱之道。

这一洞见的获得,需要结合普遍意识中的哲学思考、冥想内观中的超觉体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哲学思考是必须的,逻辑观念可以使我们摆脱有限世界的束缚,进入宽阔的思维空间,进而才能在意识层面进一步修行。在佛陀的教义中,理智是被超越的,而不是被排斥的。冥想内观的超觉体验的获得及提升,是通过禅定实现的。由禅定得觉悟,由觉悟达解脱。而禅定的有效性必须由日常生活的体验所获得。

佛陀所教诲的不是一套知识系统,而是解脱之道。称为“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目的即是得解脱。由正当生活修行得禅定,由禅定达正觉,由正觉得真知即解脱之道。禅定是关键,也是实现目的的第一步,因此修行也是必须的。

对佛陀教义的阐释即是说明其世界观与行为法则:万物存在的状态为四圣谛,世事存在规律为苦谛缘生链,其根本为无明。众生皆由五蕴聚合而成,“自我”亦然,但“我”可以通过无上正觉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其方法就是由生活修行得禅定(被提升的意识状态),由禅定达觉悟(禅定最高境界的透彻直观),由无上正觉(彻底觉悟)即能进入涅槃,达终极解脱。除此之外,与解脱之道没有关系的都是虚妄,佛陀都不关心。

这里的难点不仅仅是使用了一套不同于经验世界的独特的术语来描述,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佛陀教义中的世界观是超越经验的,且无法传授,只能告诉你修行方法,而不能告诉你得到了什么,因为正觉后的经验无法用日常的语言表达,想要跟随佛陀的脚步就必须放弃以往经验总结式的思维方式,潜心修行。

引人关注的一点是佛陀否认自我的存在,众生都是五蕴聚合而成,自我只是生灭流转中的幻觉而已。但是佛陀还是提到了自我的作用,现世中的肉体的我也需要正确的生活方式,才有助于思维的进入禅定的境界;进入禅定后内观的自我与肉体的自我是完全不同的存在,这个自我也只是为了更进一步而存在;而到达无上正觉之后又是完全不同另一个自我,那种自我不是有明确边界的灵魂般的自我,也不是融入无限意识的自我,那种境界:
非此世,非彼世,非彼此二世,非“非想非非想”,缘不再生,变化不起,既非定住,亦非行住,无凭无依。众苦于此尽灭。
那种境界语言无法描述,有点儿“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也不存在可以被我们理解的自我,因为“我”在就意味着众苦在,涅槃境界众苦尽灭,“我”也就灭了。不过佛陀也不主张死亡,因为死亡只是进入下一个轮回,没有得到正悟依然在六道之内。

佛陀教义中使用的术语、思想方式、概念表达、实际修行等,都是当时业已存在的,并无特别新奇之处。那么为何唯独佛陀的思想得以流传呢?

首先是因为其辉煌的人格。佛陀的精神生命超脱一切局限,故能彰显出高贵俨然、静穆自得、温和慈悲的状态,而且佛陀展现出来的不是特例的成就,而是一种典型,即只要潜心修行人人都可以像他一样得到真知,达到涅槃,得以解脱。其次是佛陀行事之完全性与彻底性。他不仅关怀人类,也关怀一切有生命者。他不仅破除了阶级藩篱、国籍限制、历史及社会之歧视,他更是做到真正的自我弃绝。第三就是他的使命感。创建僧团之初,他就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为个人修行提供解脱之道,二是云游四方为众生广传佛法。

言而总之,佛陀的创见主要体现在哲学思考与生活的结合,以及以其人格魅力履行着人人可以实现但总是因为不够完全不够彻底而难以实现的行事风格。

在后世的发展中,佛教在亚洲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各国也有了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反而在其发源地印度逐渐销声匿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解脱哲学转变为宗教,方法变为Dogmatism(jiaotiao这个词好像很敏感)。不过多少还秉持着知识就是解脱与救赎的原则。不过与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或许对何谓知识也有了不同认识。佛学在俗世也成为一种生活哲学。

现如今佛教的影响深远而复杂,若想深入领悟佛陀教义的本质,就必须放下我们原有的自我。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并非仅限于思想立场的层面,而是涉及全盘的人生观念与思维方式。因此并不适合每个人。不过换一个角度看,佛陀也告诉我们,即使确信一切存在皆为虚妄,人也不是任由命运摆布,生命依然有着超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