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谈美》的读后感 ——人生与艺术的距离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2-02 08:45:23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谈美》的读后感 ——人生与艺术的距离

      人生需要艺术,艺术的浸润才会变得多姿多彩,艺术蕴含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但人生与艺术是有距离的,而不是直接接触的。

      在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讲到:“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这句话说明人们不要用实用的态度或功利主义去看待一件事物,否则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使用价值上,而不是事物本身的美感上。那就不是在品味艺术,而是在评判分析事物。

      比如你去看一个宋朝的瓷碗,在看到瓷碗时,你会觉得它小巧精致、晶莹剔透,非常好看。但如果你想到的是你要用这个碗来吃饭,那么你就不会注意这个碗的外观造型,反而更关注这个瓷碗能不能盛饭的功能。即使这个宋朝的瓷碗再精美,你也不会过多关注,反而会因为它不实用而兴致阑珊。

     所以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就要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欣赏。

      不仅艺术欣赏与生活具有一定的距离,艺术创作与生活也有一段不长不短的间距。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艺术创作者创作艺术作品时,往往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一字一句地把每个细节都原封不动地照搬进自己的作品中,而是要经过多重艺术手法的修饰或借助一些载体,才会创造表现出来。所以艺术作品反映了生活,但又不是生活本身。比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他用细腻精微的笔触、浓厚的油墨,创造出了一位辛苦劳作,坚持淳朴的农民形象。当你去田地间看辛勤劳作的农民的时候,你不会认为他们有什么美感,反而觉得灰头土脸的。但罗中立借助笔,用独特的构图手法、色彩搭配、人物刻画,增强了整幅画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赋予了人物艺术美,创造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所以每和实际生活有一个距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取材于生活,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赋予作品艺术价值。

     不管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艺术与人生之间都有一段是适当的距离。在艺术欣赏时,跳出功利和实用的范围,以玩味无用的态度观赏美;在艺术创作时,充分运用主观创造与客观反应和谐统一的方法,赋予作品丰富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