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1640年英国革命史》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4-23 08:31:0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1640年英国革命史》读书笔记

两周前(2019年12月4日)就完成了《1640年英国革命史》的阅读,但是读后的思索令我感悟良多,每次思考都触动了更多更深的思考,进而否定了此前的感悟…….在不断的思考和否定中,我的内心也经历了一番艰苦的自我革命!

本书从1625年开始, 此时距离1215年《大宪章》签署已经过去了400多年,英国一个新国王登基了,举国上下都表现出了欣喜和对未来的乐观,人们有理由这样高兴:从太子时期,查理国王就以谦逊端正、朴素好学、毫无放荡、庄重而不傲慢闻名!但是他出访法国和西班牙,见识了他国皇家的威仪不可侵犯以后,就开始他追求独裁统治的努力!几经战败、逃跑和谈判,查理国王最后被审判并斩首。

这本书中,不同于东方历史,国王查理,并没有表现出我们对于昏君暴君的认知,没有好大喜功,没有横征暴敛,也不骄奢淫逸,甚至没有情妇和私生子,以东方传统道德的角度看,他简直是一个“极为方正的人”,满足了封建传统文化里对于一个帝王在道德方面的全部期待!

国王查理为什么失败?是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开历史倒车”吗?从当时封建独裁占主流的历史阶段看,这个结论不具有说服力!是因为国王查理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和不守信义吗?是,但是这个时期所有人也都是如此,长老会派“一会儿宣扬民主派的原则与感情,以反对主教制;一会儿又宣扬专制独裁制及贵族制的教义和影响,以反对上升的共和主义;同一拨人,今天提倡新事物,明天又咒骂维新派……..无日不大喊大叫反对专制和反叛,同时又自命有天生的造反和专断的权力….”

国王、议员、贵族、军人和平民都是如此不堪、前后不一,反复无常的,即使是克伦威尔也在与长老会派的斗争不利时,倒向了国王,试图以协助国王复辟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类似“群众的看法向来是动荡无定的”的记载在书中多次出现。当每个参与历史的人物都是蛇鼠两端、丑态百出,不知羞耻的时候。一位教士的一声:“勇士啊, 你为何以作恶自夸?” 简直是对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全体国民的灵魂拷问!!!

所以,这次革命中国王查理的失败,更多是因为军事能力差,无关道德,无关宗教,更无关历史规律!

革命,什么是革命?
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就是为了让四万万同胞,不涕饥、不号寒!”,但是这应该是革命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如果世界恰逢一个有利的气候周期,应该是很容易实现的,用不着革命!这本书中给出革命的目的是:人民群众能够在公共事务中,取得主导地位,并且形成一种机制阻止居高位者损公肥私!

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个阐述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暴烈的行动要持续多久呢?还包括其他行为吗?回顾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革命不仅仅是“一声炮响”拉开序幕的一场战争,还包括法律的、信仰的和整个民族风俗习惯的改变和重生。

所以,与其说革命是“一种……行动”,不如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国王、贵族、议员、军官,都处于矛盾混乱之中,都在丑态百出的表演,在人民眼中这些国王、贵族、领袖的光辉形象逐一崩塌。在这个过程中:
l  人民成熟了,不再容易被欺骗、被蛊惑;
l  党派和议会学会了如何斗争和限制强权;
l  王室变得驯服安分,整个社会不再奖励投身保王事业的政治投机者;
l  整个民族知道在矛盾激化时应该“懂得妥协和有风度地对抗”……
从1215年签署《大宪章》开始到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完成革命,革命的过程英国人用了几乎500年!

反思我们,辛亥革命终结封建王朝,已经过去了110年,在这110年中我们民族精英和各代领袖,为了民族富强,从政治到经济尝试了一条又一条别国走过的和没有走过的道路,失败的时候远比成功的要多,其悲怆不忍卒读,而且随着漫长衰弱、战乱和动荡的,是长期的“中华不振”,是几千万民族精华的牺牲和被迫害,是国家在发展道路上被世界越甩越远,是传统美德的被摧毁…….直到改革开放我们才找走到了正确道路!那么时至今日,我们的革命成功了吗?

尽管过了110年:
l  以奴才嘴脸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的声音有过断绝吗?
l  对于革命中的罪恶、动荡和杀戮也都记在革命者的账上,并大加鞭挞的声音有过断绝吗?
l  对卡扎菲、萨达姆之流被裁决发出哀鸣叫屈的声音有过断绝吗?
想到这些,再回忆起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怎不叫人心情激动?热泪盈眶?是啊!革命尚未成功,因为,我们还处在伟人

​所说的“伟大斗争”之中!同志仍需努力!!!

题外话之一、 “死循环”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英国人在美国崛起之前的300年间始终称霸世界,即使对上同等技术条件,国力相仿的德国和法国,也始终保持全胜?现在看,因为他们很早就完成了“全流程的革命”,即从“革命—复辟—再革命—再复辟的死循环”中走出来了,正如回顾历史每个人都是上帝视角一样,领先一个“制度周期”的英国,面对其他依然处于“死循环”的国家都具有天然的辗压力。

题外话之二、卡尔·马克思的灵感源泉
英国革命的发起和胜利的基础,是下议院议员财力崛起和知识增长,进而开始追求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如果凭借下议院议员领导人民就可以创造奇迹,促成制度创新,激发工业革命!那么,人数更庞大的劳苦大众直接崛起会怎么样?是不是就能推动更大更猛烈的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 我想,这应该就是马克思开启共产主义学说的灵感的起源吧?

这本书,我读得很慢,感觉基佐应该是把他搜集到的全部资料都堆砌在书中,人物也极多,显得琐碎,重点散乱,常常让我没读几页就开始瞌睡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