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曲礼》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10-24 10:02:5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曲礼》读后感

我读的这个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的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的《礼记》节选本。其中《曲礼》这一篇是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来讲解的,上篇62小节(“曲礼曰”至“齿路马,有诛”),下篇31小节(自“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至全篇结束),总共有93小节。编著者在前言中说曲礼是“略记吉、凶、军、宾、嘉五礼仪文,兼及日常扫洒应对进退之法。”粗略的看,上篇的六十二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第一至七小节(“曲礼曰”至“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摄”)阐述礼的一般准则,礼的本质和运用范围。我试着简要概括为(礼)主敬,克己,守中,顺时从俗,行修言道,是道德仁义的表现,可平和人际关系,礼尚往来。

二、第八小节(“人生十年曰幼……百年曰期,颐”)讲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划分(命名)和相应的行为。

三、第九、十小节(“大夫七十而致事”至“不辞让而对,非礼也”),讲对于老者的礼仪。

四、第十一至十六节(“凡为人子之礼”至“则必乡长者所视”)讲为人子所持的礼仪,及对先生和长者的礼仪。

五、第十八节至二十九节(“登城不指”至“老者不以筋力为礼”)讲出行和宾客之礼。

六、第三十节至三十一节(“名子者不以国”至“女子许嫁,笄而字”)讲名字之礼。

七、第三十二节至四十一节(“凡进食之礼”至“庶人龁之”)讲进食之礼。

八、第四十二节及四十五至五十节(“父母有疾……有丧者专席而坐”和“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大夫抚士,士下之”)讲居丧之礼。

九、第四十三节、四十四节及五十一节至六十二节主要讲受君命者出行应对之礼,包括祭祀之礼、兵礼。

下篇主要讲朝堂和君臣之礼,与我们现今的相距甚远,姑且不论,但其曲折不尽的余绪,在现今比较正式的场合(尤其政治场合)应对中仍有一定的保留。

我们学习现在的礼仪,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它的设定究竟出于怎样的考虑。读完《曲礼》时,才恍然大悟。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这样的归纳的好处是,将《曲礼》中不同类别或场景的礼仪与现在的礼仪作一个对照,知其源流和异同。曾亦老师说,曲礼,有曲折之意。曲折,算是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吧。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宽广,繁衍生息茂盛,人口密度超大的国家,如果人们不是礼敬曲折,凡事都直来直去,恐怕会冲突不断,社会的和谐安定也是岌岌可危。所以《礼记》里的这个礼,是至为重要的发明。

我们现在多是核心家庭,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其实是相对疏离了。现实生活中家庭代际的冲突也非常常见。细细对照思考,旧的礼仪规范丢的差不多,新的又没有建立,真是鄙陋啊。我们是否可以承袭《曲礼》的基本原则,在扬弃其长幼之礼的基础上,删繁就简,为我们的家庭生活建立一套既符合中国人伦,又适应现代生活的礼仪呢?我们可否在此基础上,重建我们的家庭生活秩序?窃以为是可以尝试的。暂将《曲礼》中涉及为人子之礼的部分择要摘录如下:

〔凡为人子之礼,冬暖而夏凉,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自己身为子女,对父母之四时温凉,晨昏适否,必以关心。不和人争一时之忿,恐有事端临身而累及父母之心、力。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一命受爵,再命受衣服,三命受车马。不及车马,不与父并荣也。僚友、一同为官者;执友,志同道合者;交游,普遍交往者。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见父母辈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教你进不敢擅进,不叫你退不敢擅退。迫必请准。没有问到你,不能擅自插嘴答问。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父母在,去哪里必须告诉父母,回来了要见见父母,不可以到父母不知道的地方去,学习的东西必定属于正当的一种。〔恒言不称老。〕父母在,自己年岁再大,也不称老。自己称老则父母觉得更老。恒言,随常说话,口头语。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比自己年长一倍的,就当父母看待,年长十来岁的,就当兄长看待,年长四、五岁的,就可并行平坐而稍分先后。有五人以上在一起,其中年岁大的就必须另坐一席或另坐一方。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室之西南隅为奥,主奥、中席为尊者之道,中道、中门皆尊长所出入、行走者。

〔食飨不为概。〕概,计量。俸亲、迎客、祭祀皆为食飨。不为概,即不敢计量以限。顺亲之心,不敢自作主张为限节也。

〔祭祀不为尸。〕父在而子不承祭祀。子承则父北面而参,心焉能安哉?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守孝之人子,心中常想像着父母的形与声,不去有危险的地方,不在黑暗处做事,不随便言笑。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父母在时,不允诺朋友以赴死难,不能背着父母有私人财富。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父母在,帽子不能有纯白色的饰物,也不能有纯白色的衣领。当室,为父后者,其他不必如此。

〔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母亲应经常教孩子不可欺诳,更不要骗小孩子。小孩子不能穿毛、皮做的衣或裳。不准斜立、倚站,不能侧耳倾听。

〔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年长者抱着就要两手都抓着长者之手,若长者俯身与言,则童子以手遮口而回答。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先生、父兄、老师,资龄长于己者皆是。有尊长在一起,不可先于尊长而和人打招呼。尊不识而己识者,必先禀而后告。路逢尊长,必先停行下马,主动往见。彼言则对,彼不言则问讯而趋退。彼行,方复行。

    〔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跟随尊长去高处或平原,必须随尊长之视方而视,以免其问之而卒不能答也。在城、楼上不乱指,恐惑人之见。城、楼、高处不呼叫,恐惊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