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简爱》与《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1-20 09:01:29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爱与抉择
              ——读《简爱》与《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用很多年时间走近《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两本书,用半月时间去阅读它。
        故事中呈现了两种男人,一种为信仰而生的人,一种为生活而生的人。两种人都具备爱的能力,但是爱的方式千差万别,因生活而爱的人,宁愿为自己的开心去爱并将自己的爱无私的分享给所爱之人,为信仰而爱的人会将他的爱千方百计的强加于别人,让别人也为他的爱牺牲自己的爱好,他认为,这就是爱。
     《简爱》中,约翰爱着信仰,也爱着简的坚韧与顽强,他确信只有简才可以支持他完成对上帝最忠贞的爱。《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只忠于自己的事业,为此他惧怕安娜离开她被同僚耻笑,委屈求全的只要安娜回到自己的身边,依然做孩子的母亲。
      《简爱》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人格完美的坚强女性形象,懂得什么 才是适合自己的生活。简依然放弃做情妇的角色一个人决然地选择出走,她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选择隐姓埋名。罗切斯特对她爱得义无反顾,家庭遭受到疯妻子佩莎的烧毁后,独自守候在芬丁状庄园等她。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她人物内心矛盾,因为孩子横贯在爱与不爱的人中间,左右她去与留是她不知所措。对于卡列宁和伏伦斯基一面是厌恶,而另一面却是猜疑,本属于自己的正常生活她厌恶,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她在得与不得之间疑心重重,她不能完全拥有,也不允许别人参与社交活动,怕与别的女人有染。
       从出身而言,简爱,自小父母早亡,在里德太太家受冷遇,又转向罗沃德学校,与一群孩子过着苦日子,勉强维持着生命。最后终于长到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的年龄,做了家庭教师。她的艰苦成长经历注定了她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和对自己生活处境的足够认识,以至于决然离开桑菲尔德府,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安娜在卡列宁的安排和摆布下始终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整日参加各种舞会晚宴,和上流社会的伯爵夫人们在一起比吃比穿,脱离卡列宁让她独自面对新生活的磨难,她并非可以适应,在她进退两难的时候选择用身体扑向火车,这样残忍的与世事划清界限的做法也是付出了极大的勇气。
      《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是一个尽责的丈夫也是一个忠诚的政府官员,当发现妻子的思想脱离自己的轨道时先是说教,自始至终都在语言上原谅她。他更注重自己的升迁,担心离婚影响了他的前途,接纳了安娜与伏伦斯基的女儿,又用儿子的抚养权要挟安娜,安娜因此矛盾纠结,到后来不知所措。尽管卡列宁决定找来律师咨询离婚事宜但还是躲躲闪闪不愿透露自己妻子与伏伦斯基有关系的事实。他后来依然舍不得安娜离开他。“你可以把我踩进泥里,可以把我变成全世界嘲笑的对象,而我绝不抛弃她,也永远不对你说一句谴责的话”,卡列宁对伏伦斯基说出如此坚定的话。伏伦斯基又有何勇气面对安娜,他应该反问过自己,能这样对安娜死心塌地的爱吗?
      当罗切斯特遇到简爱,他年轻时的随心所欲都放下,他遇上果断、活波、真实的简,他的生活才前所未有的复苏。从她对阿黛娜地细心与爱中,他看到一个真实有爱的女人。她躲在舞会上幽暗的角落里与晚宴上珠光宝气的女人相比,像是个丑小鸭,但也是罗切斯特后半生一心钟爱的丑小鸭。
     爱与爱是不一样的。重点在于在尘世中我们能够放下世俗义无反顾的追求爱吗?错的时间爱对了人,又如何?伏伦斯基带着安娜旅游后,想介绍她与家人见面,却没能得到任何人的认可,大家一致认为先把婚离了再见面比较妥当。像简与罗切斯特之前的婚姻一样,当一个囚禁的疯妻子横贯在他俩之间,他们的婚姻就是不成立的甚至是被世俗指责和唾弃的,所以安娜选择自杀而简选择出走。
       在我们所接触的西方文化中,以为西方人一直追求大胆的爱与自由。可在这两部小说中忠贞的爱都是不以环境的改变而轻易置换的,爱都是自私的且不可侵犯。爱的自由都需要在可行性范围内,最好作为原始的内动力驱使人对生活充满渴望和信念,对未知给予有限的想象。爱不可没有,但切勿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