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2-24 08:20:14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这本书也是梁永安老师推荐的。
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读的删减版。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爱国主义的小说,讲的是男女主顶住压力,回到自己被占领的祖国,而且坚决不向敌人投降的故事。曾经非常疑惑,最后男女主是车祸去世的,这和生命能不能承受的轻有什么关系?
   总之,1)读书不要读删减版。2)文章憎命达,不管是对作者还是对读者。有的作品,是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才能读懂。
当然,现在读这本书的完整版,好多地方也没有读明白。也看了知乎豆瓣上的一些书评和解读,感受是大家可能都没有读得特别明白。后来,在B站听了“李好帅的黄金屋“的讲解,感觉明白了很多。
首先,这本书我还挺喜欢的地方是,作者是夹叙夹议式写故事。没有“夹议“的部分,让人觉得这真是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有了”夹议“,会让人知道自己没看懂。
然后,读书不能带着“政治正确“读。这本书,其中一条故事线萨宾娜,就是在讲“政治正确”有多搞笑。李好帅称之为“媚俗”,或者按照《人类简史》的说话,这就是 “价值之网”。否则,开篇的海王托马斯很劝退,作女特蕾莎也很劝退。
最后,这本书让我感觉最神奇地方是,这本书包罗万象,包括:心理创伤、国仇家恨、爱情与婚姻、女权、捷克共产主义和西方民主政治、自我成长、职场问题等等……就是日常生活的90%的苦恼,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但是,这本书的内核又不限制于某一个具体问题,甚至是国仇家恨也没那么重要,情深真爱也没那么重要……
这本书有4条故事线,当然故事线之间有交集的部分:
托马斯—— 选择与上帝掷的骰子
托马斯的故事精彩在他的选择时的犹豫。
托马斯,神经外科医生。故事开场的爱好:做手术、当海王。对于托马斯而言,这两个爱好是一致的,都是发现人的奥秘。
因为巧合,遇到特蕾莎。书上有6个恰好,这是一段非常浪漫的邂逅。
在和特蕾莎发生第一次之后,托马斯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当然,他是爱特蕾莎的,不爱特蕾莎他不会想这么多。他看特蕾莎,就像《圣经故事》中《出埃及记》里,埃及公主看到顺水漂来的装着婴儿的篮子。就像后来的摩西不是公主可以掌控的一样,后来与特蕾莎的故事也不是托马斯可以掌控。
后来,他们结婚了。但结婚后,他还是会婚内出轨。
转折是捷克被俄罗斯占领了。托马斯和特蕾莎逃去了瑞士,在瑞士他仍然是神经外科医生,仍然找情妇。然后,特蕾莎就跑回了布拉格。
经过了短暂的轻松与放纵,托马斯又一次纠结,最后决定也回到了布拉格。之后,开启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的人生。
托马斯回到了布拉格的医院,但是作为曾经的改革派,目前的执政党需要托马斯签一个忏悔书,否则他会失去工作。然后,又是一次选择,在纠结又纠结之后,托马斯没有签,然后去当清洁工。
在成为清洁工后,托马斯感受到一种“轻松感“。因为对清洁工的工作不重视,所以他就很轻松,在干活的时候还能继续当海王。
在某次剧烈的胃痛时,他为了活命答应了特蕾莎去乡下生活。然后,搬到了乡下。这个乡下,有点儿像是没有桃花的桃花源。后来他们的狗去世了,他们因为车祸去世了。
按照公允的意义看,托马斯的一生向下坠落。
第一次纠结,他选择了和他不在一个阶层的特蕾莎。当然有爱,但同情占比也很大。似乎少了一份同情,估计他就不会留下特蕾莎。
第二次纠结,他明知道回到布拉格不是个好的选择,还是因为特蕾莎回去。当然他爱特蕾莎,但他的自我感动少一分,估计也不会回去。
第三次纠结,在热爱的职业和忠于自己之间的选择。如果不是那些懦弱者,看到强者妥协时,会原谅自己懦弱的同事们,可能托马斯也会做理性的选择。
托马斯在人生重大的选择,他都没有做出最理性,或者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是,如果他选择了反面呢?佟振保,一直是做理性的选择,最后他收获了灰色的人生。费尔米娜,选择了乌尔比诺,然后她不开心的活了半个世纪。阮籍在生命和忠于自己中,选择了前者,但出狱后只活了2个月就抑郁而终。
最后,托马斯和吕底亚国王一样,虽然一无所有,却获得了内心的幸福。
特蕾莎—— 另一个安娜

特蕾莎的原生家庭很不好,她的母亲PUA她,15岁辍学,成为小酒馆女招待。她喜欢读书,在市图书馆借书,通过阅读暂时隔离自己糟糕的环境。特蕾莎和托马斯相遇那一幕,非常的感动,在众多醉鬼的小酒馆里,坐着一个男子,男子前面打开放着一本书,他和她打招呼,此时正好开始播放她最爱的贝多芬。
然后,特蕾莎鼓足勇气去布拉格找托马斯,胸前抱着《安娜卡列宁娜》。为什么选择抱着《安娜卡列宁娜》?特蕾莎似乎特别喜欢这本书,她的狗叫卡列宁,安娜她老公的名字。读到这个细节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故事一定是BE。
后来,他们结婚了。托马斯的朋友萨宾娜帮助特蕾莎找了个洗相片的工作,期间特蕾莎接触了摄影,然后发现自己天赋异丙,很快成为了摄影师。
婚后特蕾莎发现托马斯海王本王,非常痛苦。甚至萨宾娜也是托马斯的情人,托马斯和萨宾娜都告诉特蕾莎,灵与肉是分开的。特蕾莎、萨宾娜、托马斯,三个人的故事,但这不是狗血三角恋,也不是“竹青”式的故事,就很神奇。
然后,就是战争爆发了,布拉格被俄国占领了。特蕾莎拍了很多照片,以这种形式抗议侵略者。再后来,就是和托马斯去了瑞士。
到了瑞士之后,托马斯仍然海王。于是特蕾莎赌了一把,她带着狗回到巴拉格。托马斯也跟着回去。然后,就是托马斯失业,去当清洁工,但仍然海王。她又逼着托马斯一起去乡下。
最后他们到了乡下。特蕾莎面对托马斯又很内疚,她认为是她把托马斯拽到社会的最底层,他告别了富裕的生活,甚至告别他曾经爱的事业……因为曾经她和托马斯是不平等的,她希望托马斯可以和他平等,最后托马斯成了她怀里的兔子。
当然,托马斯到了乡下,却遇到了自己的桃花源。最后,他们因车祸去世了。
最后,感叹下特蕾莎是有些像安娜。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特蕾莎这样的朋友,得把我急死,拎不清啊。可是想想安娜,又觉得理解特蕾莎了……
萨宾娜的故事 —— 关于价值之网
我猜测萨宾娜一定是破军坐命,一直在“背叛”。
萨宾娜有个很强势的父亲,认为女生就应该这样那样。于是,萨宾娜背叛了自己的父亲,到了捷克美院学画画。
但是捷克美院,好像一个更大的父亲。于是,萨宾娜感慨,在捷克画家重要的不是画画得好不好,而是画家的政治立场是什么。政治立场和画画有什么关系。
当捷克被俄国占领,她立马去了瑞士。在瑞士的捷克人聚会时,当大家抨击侵略者,她会淡淡的说,你这么爱国怎么不回去?然后她感慨,在海外的捷克人,区分他是不是好的标准,不是人品或性格或成就,而是他骂俄国骂得有多恨。
在瑞士她遇到了弗兰兹,一个为她离婚希望和她结婚的男子,一个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想念自己的弗兰斯。但是,她不想被婚姻束缚。又逃去了巴黎。
在巴黎,看到墓地,她不希望被石头压在底下,立下遗嘱希望被火化。
看萨宾娜吐槽,非常的爽,简直是我的嘴替。
萨宾娜题眼,作者借萨宾娜的故事,在讲“媚俗”。
什么是媚俗呢?李好帅讲得非常的好。
说说我的理解,《人类简史》上说,人类是价值之网上的动物。这个媚俗,就是粘连住他人的“价值之网”。什么样的网,连接的成本低但连接稳定度高呢?既简单,又情绪度高。比如,托马斯是海王,直接骂他是渣男,相比读懂为什么手术和海王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探秘,要容易得多。那么,哪张网更容易织出来就不言而喻了。
那什么是媚俗呢?就是自己也去给别人织网。
弗兰兹的故事

弗兰兹是个瑞士的大学老师,他的人生一直顺遂,所以特别想参与到历史中去。也正因如此,他对来自被侵略国家的萨宾娜非常有好感。
后来,弗兰兹去惨加柬埔寨的活动,在冲突中失去了生命。
弗兰兹的故事一定要读一下原文,映射之意非常明显。绝对会会心一笑。
毫无疑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那种读过之后,感觉自己的内心会不一样的作品。
还是对标《红楼梦》,《红楼梦》是每每度过,都会感觉自己的内心会不一样的作品。但是读完《红楼梦》内心是感到沉重的,也能说是空落落的,“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但是,《不能成熟的生命之轻》,读过之后有一种轻盈感,就是站在宇宙中看地球那种感觉,悲欢离合,得意失意,家国天下,民族大义,真爱理想,都不过尘埃。
如果有什么想不开,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好多事情,一下子就想开了。
最后,用托马斯告告诉特蕾莎的话结束吧。
“使命?特蕾莎,那是无关紧要的事。我没有使命。任何人都没有使命。当你发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使命时,便是一种极大的解脱。”—— 托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