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55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9-24 08:30:45归属于读后感5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

      读过《曾国藩传》,最大的感受应该是将其树立为精神榜样!自序中谈到曾国藩对我们的两大意义,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式力量,那种弹性包容的力量,一方面对于个人激励成长的力量。

     我想大多数普通而平凡的人,都能在曾国藩的身上找到影子,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好的天赋,没有强壮的身体,性格上也有诸多缺陷,还背负着家族对于“功名”的期望。

     但就是这种近似“天崩”的开局,却在后来一步一步的走到位极人臣、令人人仰望的高度。了解他的故事,研究他的生平,我觉得对我们同样普通的平凡人会有很多启发和助益。

     了解曾国藩的家庭,绕不开的人物应该有爷爷曾玉屏,从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浮浪子,到兢兢业业日夜苦干的小地主,老曾家是有“一夜”脱胎换骨的传统。

      与爷爷曾玉屏一样,年轻的曾国藩最大的挫折是第六次落榜后被“悬牌批责”(被当做文理欠通的反面典型)。在深刻剖析自己,与自己“坦诚相见”后,找到了自身问题,并用超人的努力去一一克服。终于在第七次考取了秀才,并在次年考取举人,之后又四年高中进士。

     如果说要找关键词来形容曾国藩,我觉得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韧性”。这种“韧性”不仅仅表现在极强的进取心,更是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在遭遇挫折后不是自暴自弃的颓废,而是钻进书房里的自我反思。


可以收获的点:

     1.学习、工作的方法很重要,然而反思更重要(“认知觉醒”书中亦有关于自我反思的科学阐述)。自我反思才是自我更新的关键。

     2.“愈挫愈勇”的抗挫折能力很重要。就像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没有抗压、抗挫折能力,估计绝大多数“聪明人”在经历 1-2 次失败后都会明智的选择放弃。

     3.尚拙。也就是下笨功夫,“结硬寨,打呆仗”是笨功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笨功夫,“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也是笨功夫。厚积薄发,往往是开始走的很慢,当拐点到来,就会愈走愈快。死磕到底的专注亦是曾国藩走向成功的秘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