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迟子建的文字,书里的故事和村里的老人拉家常很像;但是用文化人的风格替代了村里婆婆姨姨饭后闲谈的叙事口吻。文字娓娓道来,既有可读性,也有文化和内涵。但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让她故事里面的场景已然变得陌生。
每一个故事里面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倔强。有的人是忘不掉过去,走不进未来;有的人是填不满的欲望,没有丝毫廉耻;更多的芸芸众生却是在世间挣扎,坚持着别人眼里毫无价值的信念。
每一个故事的荡气回肠,都有它的因果。因为爱、因为恨。就像斩马刀里面的因果一样,比最蜿蜒的山路都要曲折。因为母亲是日本人,所以不想生育后代,所以娶了不能生育的妻子;当某一个想有后代的时候,就抱养了一个小孩;由于宠溺小孩了,小孩变得无法无天、无所事事,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的;直到最后在情绪崩溃的瞬间,用自己养父的斩马刀,斩了自己的养母,而后又祸害了镇子的精灵女孩,所以之后引发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每一个好的故事,都加夹着人的善恶情缘。每一幕是那样的匪夷所思,却又如此的合情合理,也许这就是生活,是上帝和我们开了玩笑的生活。
每一个讲故事的人,都拥有一个灵魂;他有过抗争和挣扎,直到垂垂老矣的一天,直到对现实无能为力的一天,我们开始相信了命运。命运的齿轮,没有给我们太多可以自行调整的空间和时间。生命的游戏一旦开启,我们不能执着,要随遇而安、随境而变;不能纠结,要活在当下;不要埋怨和情绪,因为所有的结果都是前一个选择导致;不要迷茫,只要直到自己要去哪里就好,然后义无反顾的前行。
文学的魅力,在于可以和自己对话。
文学的魅力,在于可以抚慰你的心灵,让自己不再孤独。
在故事里,你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
而那些更好的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抚慰和陪伴;他甚至是引路的明灯,是打开你灵魂桎梏的钥匙。
在那里,你会遇到更好的自己。祝大猫三岁生日快乐,追逐真正的自己,尽情飞扬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