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第五章“成败留名”之七论: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听用其伎俩矣。大意是说:上天奥秘,变幻莫测,不是人类智慧所能预测。有时先使人陷入窘境然后再让人春风得意,有时又会让人先行得意然后再让人遭受挫折。不论先使人遭受挫折而后得意,也不论先使人得意而后遭受挫折,都是有意捉弄自命英雄豪杰之人。因此一个有才德的君子,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横逆之亊要一笑了之,平安无亊时要想到危险的来临。如果能做到这种程度,连上天也无法捉弄人的伎俩了。择要而言:君子居安思危,天亦无用其技。
人活在世上,相信终归有一天会摸着良心自说自话。无论是追求智慧觉悟,还是追求行善积德,离不开该想的就能想,更少不得不该想的就不敢想;离不开该说的就能说,更少不得不该说的就不敢说;离不开该干的就能干,更少不得不该干的就不敢干。为什么呢?理由极其简单,敬畏之心,人皆有之,必须有所顾忌、有所畏惧、有所不敢。
敬畏之心,不但是要有,而且更要明清。所谓敬畏之心,是指人要对事物既尊敬又畏惧的复合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天地自然规律的尊崇,对世间道德法律的遵守,对相关神圣事物的谦卑。这种心理态度,既是修身养性之本又是社会伦理准则,决定了人皆敬天法祖,尊道贵德,相信因果。
圣贤孔子有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贤之言。所谓天命,天命是超越人类控制的终极法则,天地奥妙无穷、变幻莫测,不是人类智慧所能预测。敬畏天命,是敬畏上天的意志或自然规律。天道公平无亲、福佑善人,顺应者昌、违逆者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谓大人,大人并非单纯指位高权重者,更多的是指天人合一的德高望重者和贤良大德人。敬畏大人,就是要效法他们公正无私的仁爱品德。不胡思乱想,不胡言乱语,不胡作非为。所谓圣贤之言,圣贤之言,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不容置疑的真理。敬畏圣贤之言,是依据这些智慧行善积德、规范言行,从而有效地避免误入岐途而行凶作恶。
常怀敬畏之心,是智慧觉悟的象征。需要注意的事项必须自我提醒:敬畏≠盲从,而是坚持理智;天命≠消极认命,而是积极顺应;大人≠趋炎附势,而是辨别真伪;圣人之言≠教条主义,而是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