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了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萧红用散文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的家乡呼兰河镇的人和事,为读者展现了呼兰河这个北方的边陲小镇的风土人情和地理风貌。
萧红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亲常年不在家,八岁时,母亲去世,继母没有给她关怀,祖母也比较淡漠,唯一给过她关心和呵护的,是她的祖父。
在祖父的园子里,萧红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她把这份快乐,写在了文字里。整本书里,只有这一部分文字是明亮的,语句是活泼的。
有二佰,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各有着不同的悲惨人生。
小团圆媳妇的故事,让我读到了旧社会封建迷信思想对人的迫害。她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被折磨得失去了生命,是多么的可悲。而周围的看客的冷漠旁观,又是多么令人愤慨。
读完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无比。萧红的一生充满坎坷和挫折,但是她就像苦难中开出的那一朵太阳花,迎着光照来的地方,使劲生长,生长,开出自己的生命之花。她是一朵永不屈服命运的太阳花!
萧红苦难的童年,我也曾经历过。
在我六岁半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开家去了外乡。因为他们想要一个儿子,而家里已经有两个女孩,家乡计划生育管得很严。
我应该是最早的留守儿童了吧,奶奶去世了,我跟着爷爷一起生活。爷爷犁田的时候会捡到一些小鱼小虾泥鳅,就用罐子煨了,放点盐,就是加餐。那是怎样的美味啊,口齿间的香味,隔了四十多年我还记得。
当时流行塑料凉鞋,看到小伙伴都有,我羡慕得不行,好期待也能有一双凉鞋。过了一年,我终于有了一双凉鞋,又流行塑料拖鞋。于是,等我的凉鞋带子断了,我就有了一双凉拖鞋。这是我最早的记忆里特别想要的,所以一直记得。
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孩子是多么孤单啊。我总是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被一群孩子围着欺负。为了躲避,我常常很晚出校门,并且不走大道,走田地里的小路。那个时候,我多想有一个哥哥,能好好地保护我。
八岁那年,爷爷去世了,我终于到了父母身边。我承担了很多家务,做饭,洗衣服,喂猪,种庄稼。做完了家里的事才能去学校。
所以很多时候,我没有坐在教室里。但是我成绩一直很好,因为只有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到我的。我在他们眼里,似乎就是个大人,不需要关心和疼爱。而我只是个孩子啊。
得不到父母的疼爱,我就拼命学习,最终考入师范,靠知识改变了命运。
读萧红的文字,我想到我的童年。尽管也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我,也像太阳花一样,努力生长,开出自己的花来。
人生再多风雨,只要心中有信念,必定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荣耀。不屈服,不放弃,时时努力,事事尽心,人生必定处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