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你当向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9-16 09:37:11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你当向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愚昧家庭需要有人先觉醒
塔拉的家庭是个极度保守的摩门教家庭,父亲除了专制,极力反对让儿女受教育、上医院,反对政府管辖的一切。这个家里的孩子要想接受教育,势必要做一番斗争,然后离开家独立。

塔拉的三哥泰勒是家庭里第一个觉醒的人,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家去追求大学梦。泰勒后来读到博士,彻底摆脱家庭里男孩做底层工作、早早结婚养家的命运模式。

那么在这个如此保守,与外界封闭的家庭里,泰勒是怎么觉醒的呢?

书的前几章里,塔拉的奶奶很早就鼓励7岁的塔拉去上学。推导过来,或许是奶奶的话语观念在这些孩子心里种下了要接受教育的种子,日后时间一到就发芽了。

一个家族里,有个长辈能引导家族里的孩子走上正确的路,让孩子走出命运的桎梏,是这个家族的福气。

塔拉在16岁以前除了在家里读经文,跟着母亲学一些草药土方,没接受过任何教育。她之所以后来想到考大学,完全是三哥泰勒对她不断地鼓励,在她松懈和放弃时,泰勒始终对妹妹说:你要上大学,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最后才激起塔拉自学参加考试的动力。

一个人要推翻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塔拉长时间在父亲身边,已经被洗脑到深入骨髓。

以致于后来塔拉上杨百翰大学时闹出了不少笑话和辛酸,比如不知道大屠杀的单词和背景知识,让同学震惊;便后从不洗手理由是没尿到手上,不同的习惯跟舍友格格不入,被舍友视为怪人;穷到牙齿神经坏掉也不愿接受他人的帮助,被主教和舍友苦劝。其实这些思维、习惯都是家庭家风影响的产物。

塔拉的少女时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传中写她上大学后接触心理学,查了很多资料,请教很多专家,以帮助叔叔的名义,了解到她父亲很可能是精神分裂。她很痛苦,为什么父亲得病,要把痛苦撒向做子女的?为此她回家跟父亲大吵一架。

因父亲的病,让她、二哥肖恩、大哥卢克都受到很大创伤,肖恩因为父亲的影响,身体在工地受伤没送医院治疗,后续脑子不清晰脾气容易失控,加上极强的控制欲,常常暴力对待妹妹塔拉,让她痛苦难堪。
她这一吵其实是发泄了多年的压抑和委屈、痛苦。但此后她还是原谅了父亲。

人只有走出自己狭小的世界才能得到更多可能。在塔拉上大学后,在前进的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主教鼓励她申请助学金、舍友罗宾带她看牙医并帮助她建立好习惯,融入舍友集体中。

塔拉也经历恋爱后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家庭曾经带来的不好影响对情感的羁绊。

苦到底的人生,与众不同的经历,死磕学习的态度,加上贵人的帮助,是塔拉最终能向着阳光走,拥有越来越好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教育绝对是一个人走出大山走向文明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