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马与男孩》读后感|每个人的故事,都有祂的身影
文|敬初(13岁)
1 故事中似乎有很多巧合。
比如阿拉维斯乔装打扮成一个农民小孩,想就这样跟着人群混过首都塔什班,却还是被她的朋友拉莎拉琳认了出来。
城门关了,拉莎拉琳带她去王宫,想帮她从一个小门出城,却在一条长长的走廊里遇到大帝带着首相和王子走来,两人赶紧藏进旁边的一个房间,那却正好是大帝要召开秘密会议的的地方,于是阿拉维斯就听到了王子想要偷袭纳尼亚和阿钦兰的计划,及时地告诉了阿钦兰国王,救了这两个国家。
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比如沙斯塔和阿拉维斯正好是同时出逃的。
但是这些“恰好”的事其实都是阿斯兰的安排,他主导了这一切。
我们也应该这样看待我们经历的一切事,要知道所有事情背后都有至高者在默默地做工,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2 沙斯塔从小在老渔夫阿什伊什的拳打脚踢中长大,也知道卡乐门贵族是如何对待平民和奴隶的。因此当他被误认成柯林王子而听到了纳尼亚人秘密离开卡乐门的计划时,他以为埃德蒙国王一发现他不是柯林就会把他杀了。
然而他后来再见到他,向他坦白实情时,埃德蒙国王完全信任他不会告密,只温柔地告诫他在不该听时就不要听。
沙斯塔的畏惧是一种奴性,是他习惯的卡乐门平民对卡乐门贵族的心态,因为卡乐门贵族都冷酷无情,视平民如草芥,然而纳尼亚的贵族不同,他们是用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的,沙斯塔也就放下了恐惧,尊重并爱他们。这对他后来要成为国王帮助也极大。
3 阿拉维斯因为要被迫嫁给年老、丑陋的阿和什塔大公而出逃,拉莎拉琳得知后还劝她改变主意,因为阿和什塔很快做了宰相,阿拉维斯完全可以成为宰相夫人。
然而阿拉维斯决心已定,不愿在卡乐门享受毫无意义的荣华富贵,毅然决然告别了卡乐门。后来她得到了更大的报偿:她嫁给了沙斯塔(也就是柯尔王子),并做了下一任阿钦兰王后。一心寻求至高者的,都不会白白受损失,至高者会用更好的来奖赏他。
4阿拉维斯本来就像所有卡乐门贵族一样毫不关心、蔑视平民和奴隶,她为了逃跑就在给监视自己的女奴的酒里放了安眠药,完全不在乎她不见后女奴会被鞭打一顿。但是阿斯兰抓伤了阿拉维斯的背,让她知道被鞭打是什么滋味。管教虽然会很痛,但是对我们是有益处的。
5 真正的贵族是什么样的?卡乐门王子拉巴达什性情凶暴,高傲自负;纳尼亚和阿钦兰国王仁慈公正,即使对待来偷袭的拉巴达什也礼貌正直。
很明显,纳尼亚和阿钦兰的国王更受尊敬,拉巴达什只能得到畏惧。真正的贵族不是在于出身,而是在于内心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