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0-11-23 08:59:2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

    读了三遍水老师的《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这本书是讲自我认知的。试着梳理一下书中内容。首先,请看下面的靶子图。

   A代表我们自己,B代表我们的社交圈,家人朋友同事,C代表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D代表人类世界,宇宙万物。换一句话表达,A即是荣格想要带领我们认识的未知的自我,B和C代表群众观念,D在物质层面上就是科学想探索的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非物质层面上就是宗教和信仰(有时候宗教和信仰不是一回事),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在社会之中,人类社会又处于宇宙万物之中。A与B、C和D是同时客观存在的。我们追求的是能够达到三者和谐运动的关系,最和谐的状态是个体A在顺时针转的时候,B、C也在顺时针转,D也在顺时针转,这个时候,大到宇宙万物,小到万物中的个体,都处于非常和谐美满的状态。还有另外的情况,A和D在顺时针转,B和C在逆时针转或是停滞不前,比如你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B和C全都认为你是错的,你该怎么办呢?如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不相信希特勒,在文革时期不相信知识无用,特别苦闷,怀疑自我。又如在当下只想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结婚生子,这个时候,我们非常需要D,建立D这个高于人类社会规律的参照系——宗教信仰,也即我国古代哲人说的道法自然 ,它的存在至少允许你对群众观念保持合理的怀疑。有D的参照,才有可能跳出群众观念的重重包围,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当然自己的观念有可能是错的,但心存怀疑意味着你是可以修正的。
   OK,我们先求助于宗教信仰。很多人去寺庙烧香拜佛,是希望实现世俗愿望,如“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孩子考个好大学”之类的,不是为了去了解自身和世界,是为了世俗的期望得到满足,这就是荣格所说的宗教世俗化。由于宗教的世俗化,它反过来降格了,它走进世俗社会后,变成了对世俗社会的迁就,当人们把对D的信仰变成满足世俗愿望的信念时,它能带给人们强大内心力量的作用反倒弱化了。宗教世俗化,使得宗教转而为群众观念服务,已经成了另一种群众组织,那么它就丧失了和群众观念互为参照的可能性。
    我们内心的冲突希望得到帮助和救赎,一个是求助于宗教信仰,但不是世俗化后的宗教信仰;还有一个办法:走心,向内在心灵上寻求帮助。人类的原始本能和动物一样,是从内心出发直接通往D的,它同样是我们了解道法自然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能的本质其实跟D层面的道法自然,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异曲同工,本能其实就是道法自然的一部分,无所谓善良与邪恶。我们首先要允许自己的本能存在,允许自己有善念,也有恶念。内心承认恶念,当然不是去实践它,允许它存在就好了,不要轻易否定拒绝,把它当成一个坏小孩,看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的爱自己不是给自己买奢侈品,而是当你内心世界的那个孩子,那个原始人焦虑、害怕、喧闹时,你愿意为自己付出耐心,能够真正看得到自己,听得到自己的心声。我们花太多时间关注八卦、刷热点,何不花时间关注自己?代表你自己的A点在最中心,然后才是你身边的人,再大到整个宇宙。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你就是这个微型宇宙的中心,除了原生家庭,你身边的人都是你选择出来构建你世界的人。即使是原生家庭,你成年后所处的关系也是你的一种选择。你才是这个微型宇宙的中心,你不改变谁都不会改变,只有作为中心的你动了,才能带动这个微型宇宙跟着你一起动。并不是我是做错了的那个人,才由我改变,而是因为我作为我自己的宇宙中心,我的能力最大,责任也最大。
   我们内心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各种社会因素和客观条件,但不要让社会对我们的承认成为幸福感的唯一来源。有相对健康的心灵,才有可能真正享受这些幸福。
      怎样认识未知的自我,水老师也说了,让你分外敏感、惹怒你的那个点,有时候正是你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当你特别强烈地厌恶某部作品(书籍、电影、现代艺术)时,你更需要走心,好好地看到自己,因为它激发了你强烈的情绪,打开了你可以观察自己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