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悉达多》读后感2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0-12-24 08:13:5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悉达多》读后感

《悉达多》这本书是我们天心区作家协会推荐的阅读书目,作者赫尔曼·黑赛是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书我还没读过。

为了尽快阅读文友推荐的《悉达多》,我赶紧在当当网上下单购书,下单后第三天,书就到了。

这本书比较薄,我初步看了之后,觉得这个版本翻译的语言特别美,就花了三个上午朗读完了这本书,并用手机录音保存,还可以经常听听,也算是经常温习。朗读录音,然后听音频,这是我这几年读经典好书的方法。

《悉达多》用优美深沉的语言讲述了悉达多追求真理和佛法的一生。这本书的语言如诗歌一般精炼而深情,我朗读的时候,感觉自己在读一首长篇诗歌,虽然每句话很简短,却是深情款款,富有哲理。这本书就是因为有这样优美的诗歌语言而备受人们喜欢,这样精美的语言一是原作者的功劳,二是翻译者的功劳。

我对这本书的作者和翻译者都很陌生,从翻译者姜乙的《译后记》中,得知他翻译这本书的一些知识背景。姜乙做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时,不但要认真阅读这本书,还要阅读与这本书相关的作者的研究资料。我才知道黑塞在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那里接受过心理治疗,我想荣格的心理分析对黑塞的创作应该有很大影响。

我在读《悉达多》的时候,总是想起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想起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想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我觉得《悉达多》这本书就是用诗化的语言讲述了悉达多追寻自我意识的过程。这本书除了有语言的诗歌性特征,还有一种心理分析的感觉。

《悉达多》用诗一般的语言,把悉达多这样一个佛教中的“神”还原成了一个“人”,讲述了“神”在人间轮回的痛苦历程,讲述了悉达多在尘世中进行斋戒、禅定和思考来修行的历程。

我认为,悉达多出门修行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人追寻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在成长中认识自我和人性的过程。这个自我也就是哲学上“我是谁”的问题,就是人对自我本质的认识。

悉达多是婆罗门的王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父母的亲情,拥有很多年轻女人的爱,还有好友乔文达的友情。“所有人都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他的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快乐的,可是他不满足于这一切,“悉达多,无法让自己满意,无法让自己略有兴致。”

我觉得这个时期的悉达多,是属于埃里克森所说的心理发展八阶段中的青春期,他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因为“父亲的爱,母亲的爱,他的朋友乔文达的爱,都不会一直带给他幸福、安宁和满足。”

悉达多不知道自我(阿特曼)在哪里,他开始怀疑一切,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他认为必须拥有阿特曼,找到内在“我”的源泉。他从父母亲和朋友那里都找不到答案,在教义里找不到答案,当他看见沙门时,就想成为一名沙门,通过沙门的修行方法去理解自我,去认识世界。

悉达多执意要离家成为一名沙门去苦修。虽然他父亲很生气,他依然不改初衷而坚持,他父亲只好让他离开。悉达多终于与好朋友乔文达一起跟随沙门去修行。

悉达多和乔文达跟随沙门斋戒、旅行,忍受各种困苦来修行。我觉得这些修行都是肉体上和形式上的修行,并不是灵魂上的修行。悉达多和乔文达苦修了三年,又想去听佛陀宣法。他和乔文达离开沙门,去祇园寻找佛陀。乔文达听了佛陀的宣法后,就皈依了佛陀,而悉达多却依然在沉思。

悉达多和佛陀讨论法义,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他认为佛陀的法义太过超世拔俗,太完美的法义让人无法辩驳,而悉达多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法义。悉达多追求的是属于自我的真理,而不是被动学习佛陀精深的法义,他要继续走上寻找自我的道路。

悉达多离开佛陀的祇园,在深思中前行,他开始思考自我,他突然觉醒,找到了自我的真谛,他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他成了一个全新的孤独的人。

悉达多开始了新的追求自我的旅程,一种孤独感让他寻找到了一个亲密的恋人迦摩罗,开始了一段亲密关系,这标志着悉达多进入成年阶段。

按照埃里克森的说法,成年期的心理冲突,就是孤独与亲密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一个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人必须有自我牺牲或损失,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悉达多与迦摩罗在亲密关系中得到了世俗的快乐,他得到了爱情,还得到了财富和地位。他在尘世中品尝了财富、爱情和权力的滋味,沉醉在尘世的欢乐之中。一般人就会在这样的尘世中度过幸福的一生,悉达多是“神”,具有不同于常人的追寻精神。

在一个梦中,悉达多梦见了一只死去的知更鸟,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过着既无价值又无意义的生活”,他坐在芒果树下回顾自己的生活,他突然觉得自己过去的生活是一场游戏,他告别了一切,一去不返。

悉达多在河边准备抛弃一切,在死亡中寻找解脱,然而,他在求死中突然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他在椰子树下睡去。醒来,他看到了多年未见的好友乔文达,乔文达没有认出他,他也很平静地与乔文达告别。

悉达多决定留在河边,他去河边的渡口找到曾经渡他过河的船夫瓦稣迪瓦,和瓦稣迪瓦讲述他的经历。悉达多跟随瓦稣迪瓦一起学习摇撸,去稻田耕种,去捡木头、摘芭蕉,学制船桨,学补船和编篓。他在流动的河水中悟道,也开始开悟登船的旅客。然而,他们并没有讲高深的法义,依然只是像普通的船夫一样,做着渡人过河的工作,其实也是做“普度众生”的工作。

悉达多的爱人迦摩罗带着儿子来河边找他,他亲眼看到了迦摩罗的死去,又经历了儿子的反叛。悉达多像所有的父亲一样,爱他的儿子,希望儿子能过得幸福,可是他的儿子没有理解他的爱,和他对抗,折磨他,似乎又开始一个轮回。

悉达多只好把儿子送回到城里,他去看望儿子,却没有见到儿子,他觉得自己的爱会束缚儿子,他的儿子也一样要经历尘世的一切痛苦和磨练,他不能代替儿子生活。他最终离开了儿子所在的花园,和瓦稣迪瓦一起回到了渡口。

悉达多在河边继续思考,他思念自己的儿子,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当年他离开父母,出门苦修,再也没有回去。现在,他又在思念儿子的痛苦中轮回。他突然明白:“一切未受尽的苦,未获得的救赎都会重来。”

这个时期的悉达多,进入了埃里克森所说的成熟期。在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冲突是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由于衰老过程,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人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是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悉达多就是在这种绝望中,向瓦稣迪瓦讲述自己的痛苦,而瓦稣迪瓦就像一个高超的智者,只是倾听而不做评判,还引导他倾听河水。悉达多在倾听中理解了一切,也放下了一切。瓦稣迪瓦就像一位神,陪他度过了苦难之后,离开了悉达多。

最后,悉达多在河边又见到了乔文达,乔文达一直在跟随沙门修道,却从来没有真正得道。而悉达多在尘世中生活,经历了许多痛苦,最后却得到了圆满的道。乔文达对悉达多充满了深深的敬意。悉达多与乔达摩一样,成为了真正的得道者。

悉达多为了追寻真正的“自我”,经历了与父母叛逆分离,与爱人分离,与自己的财富分离,与儿子分离,才达到真正与自我的圆融与统一。我们普通人或许一辈子都在尘世中为这些事情苦恼、打转,总是无法寻求到真正的自我吧。

我读完《悉达多》这本书,感觉我似乎在经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这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轮回。我们即使不能悟透“自我”的本质,我们也能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