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生三书》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2-01 08:08:1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人生三书》读后感

《人生三书》是儒学代表人物唐君毅的著作,朋友十年前就向我推荐唐君毅的书,当时还摘录了很长的一段文字发给我看,他说读唐君毅的书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当时不以为然。直到最近才读了《人生三书》,一悲一喜,悲的是十年前没有去读,喜的是今从读此书中所得,唐在书中写到:人生在世之最高感情,在于久别重逢而悲喜交际之际,我读完当日彻底地体会到了那种感觉。

这本书给我心灵上带来极大的震撼,解决了很多我在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与疑惑,而且往日悔恨带来的痛苦与折磨也随着读完这本书而不再成为我人生路上一沉重包袱,就像一句诗说的:昨日江边春水起,艨艟巨舰一毛轻,这只是从书中得到的益处的一斑。我还没有读完此书,就有一种鲁智深临终前的觉悟——钱塘江上潮信起,今日防止我是我。

我以前不喜欢儒学,儒学九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礼仪繁琐,规矩多,所以造就的伪君子也特别多,现在看来很是片面,但儒学确实从表面上确实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而且相比于佛道的不注重礼仪讲究洒脱自然,佛道肯定必受不喜欢规矩的年轻人喜爱。年轻时我也更喜欢道教,太平时遁世不出,乱世时出来平定天下,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是道家的隐士思想,人谁年少时看到社会的不公都会产生一种仗剑行走天涯,劫富济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心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明白了那不过是一儿时梦想罢了,能够真正抛妻弃子,断绝人伦跑到深山修道的人毕竟是稀少的,而且他们为了摆脱超越尘世的欲望而隐居深山大湖,不敢面对解决欲望带来的种种折磨与人生问题,像不像小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但得不到的时候,就捂着眼睛对自己说:我看不到我看不到。这是一种自我欺骗与逃避的行为,是一自私只为求己超越的工具。

我并不是贬损佛教与道教,两者同儒学都属于东方智慧,三者的最终目地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求精神上的超越,都讲究舍己为公,但在求舍己,求超越世俗自己的过程中利用的工具上,佛道与儒学有了差异。

儒学用立志理想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教人做事前立一个大公无私的志向,无私使人不沉溺于现实的物质欲望,随时随地过一种理想中的生活。所以古代儿童启蒙时,夫子们都让孩子们立一志向,以理想为舟,渡现实之厄,这是儒学求超越的工具。

而这工具的差异也就造就了学儒教与修佛道人士的不同表现,前者容易成为伪君子,后两者则容易成为癫狂之人,而在佛教中有走火入魔的说法。人们常说当我们觉得门后有鬼的时候怎么办,儒学就让人打开那扇门去和鬼交朋友,佛教与道教让人离那扇门远远的。我们都知道越不敢打开那扇门,门后有鬼的感觉越强烈,鬼也就越恐怖。

人生于世,现实的种种快乐使人沉溺。为了生存有食欲,如果沉溺于美食就容易把身体吃成不健康,你看美国讲究自由,人都比较自私,就有好多人把自己吃成有害健康的巨胖体型。人为了繁衍子孙需要色欲,而沉溺于美色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最近新闻上看到很多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癖好性欲跑到女厕所去偷拍,被人叫做变态真是一点也不为过。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被赞同的心理,也就是优越感,也叫名心,优越感人人都有而且难以去除,但如果用错误的方式去追求优越感,也就成为了我以前文章所写的老好人,老好人为了让别人夸奖赞美自己而做出一些讨好他人的行为,这样老好人自己过得很痛苦,而且他人反而更加低看老好人。

人都有过这种的感觉,巨大的放纵狂欢后必然是巨大的空虚,需要更多的食物,更多美色来填满,于是美食总是吃不够的,美女图片总是存不够的,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就像连环杀人狂他自己是停不下来杀人的,一旦停下来,巨大的空虚就会环绕折磨他,他作案的时间间隔只会越来越短,最终走上毁灭的道路。我以前感觉上的想法是,人生不就是为了求快乐吗,可从理性上推理与生活经验告诉我既然快乐最终归于空虚,那么我们人生所要追逐的就不应该是快乐。

而应该追求些什么呢,人都有一种向上的心灵,人人都爱美,干净,社会公平与正义,人之间和谐相处,这都是普世理想,公允价值,这些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东西。人们沉溺于享受之快乐,因为现实的物质的有限与自己身体的局限,享受的快乐最终归于空虚所以不可追求,不可以拿来做人生的目的。而当我们追求创造向上的价值时,自然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创造的快乐,看到垃圾遍地,我们清理干净了,一种快乐就会萦绕我们的心胸。我在心情杂乱的时候,就喜欢清洁整理室内,看到房间由一片散乱变得整洁,心中就特别快乐,心情也随之好起来了;人都有爱美之心,所以男人们去健身房为了得到健朗的体型,女人们美容,而且注重穿着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这不仅给人自信,也带来被人赞美的优越感。

可见人生的目的不应在追求快乐,而是应追求创造价值,随之而来的便是创造的快乐,然后得到价值被人赞美的快乐,快乐只是创造价值的副产品。

人是目标型的生物,有了目标才会有行为。你追求享受的快乐,你就会沉溺于美食色欲游戏的快乐中。你追求创造价值,便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依目标来规范自己日常的行为。这就是儒学的立志。

人有了志向,欲望便有了缰绳。追求美食之欲的饕餮,变成追求美丽体型的节食,我们吃饭只为了身体营养需要,足够了就不多吃了。男女都有色欲,这是不能避免的,前面说的年轻人时只为自己的私欲而去偷拍,而如果也兼顾对方的欲望,好好的求爱,双方都能得到满足,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至于在名利优越感的方面,错误的追求优越感容易使人成为“老好人”、“伪君子”,这都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当人做到大公无私的时候,人们反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与价值,他们反而能得到更多的优越感。举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这次新冠疫情中挺身而出的援助医护人员,我们的国之重器钟南山院士,他本来年轻时是搞体育的,后来觉得学医能为社会做更多贡献,如今举国上下对他崇敬之意不需要多说。

这就是儒学的以理想为舟,来渡欲望之河,而不必像宗教家那样逃往深山老庙苦修。

我是一个判断型人格的人,生活中喜欢井井有条,做事喜欢谋而后定,这种性格有好有坏,容易使人多想,具体表现为,对过去的事情沉溺悔恨,对眼前的事情踌躇不定瞻前顾后,于是给人迟钝的感觉,对未来多想容易陷入悲观恐惧。于是我经常生活在痛苦恐惧之中,而不能把握现在。

悔恨便是太过于执着是非,而生活里有很多灰色地带是不能论对错的,于是我就找不到答案,把错误全归结在自己身上,过去是我错了吗,对不起,这是我脑海中常有的念头。

而沉溺于悔恨恐惧和沉溺食色有相同之处,都是为了让自己舒服,都是为了私欲,不利于他人与现实。

另外执着是非对现在的影响就是在生活中过于刻意,而越是刻意,生活越是艰难,就像看一个汉字久了,就会感觉得不认识了,把注意力放在走路的身体上,会发现自己走路的姿态就会变得很僵硬。

而在我读完此书理解理想这一个工具后,突然发现我不必再苦苦思索这件事是对还是错,就像好色是不论对错的,人之本性而已,只要我的行为体现符合向上的价值观就行了。过于刻意的折磨也就不攻自破了。

人有了一个向上的精神理想,加上时刻自省,于是便能超越现实中的自己,每时每刻过上一种有精神价值境界的生活。

你看,佛教讲究持戒,然而人毕竟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食色男女,人之本性,怎么可能戒得掉,所以那些智慧得道高僧一般都是年纪很大了的人。而儒学说自省,让人把注意力从克制欲望转向创造价值,这是一种现实的,具有以人为本的学说,充满了人文关怀。

怪不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人人可成就自己,亦可成就他人,社会和谐,正才是人世间最好的方法学说。

以前我喜欢曹操,任意轻狭,敢做敢为,可现在却更喜欢刘备,曹操做事都为私欲,刘备兵败时不忘带走老百姓,怕他们被屠戮。可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人喜欢曹操,而不喜欢刘备呢,大概是满是私欲的人看到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总以为他是个伪君子吧,所谓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所以人都应该有一不为私,求向上价值的理想。人若只为己,天诛地灭,真不是危言耸听的。

古人所用词句简短却如食物太干,难以下咽,现在我拾唐师牙慧,灌点我生活经验的水分,成一文章,为人为己,符合求上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