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们》读后感2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8-30 07:36:1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我们》读后感

买这本书的缘由比较简单,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俄国作家尤金·扎米亚京的《我们》被称为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五六年前看过《一九八四》,里面那个写日记的负责篡改历史的温斯顿·史密斯和作为权力象征的老大哥偶尔会随着一九八四这几个数字而模糊地浮现在脑海中,因此,心血来潮,在多年以后打起了阅读其他两本反乌托邦的代表作的念头。

《我们》讲述在高度数字化和高度集权化的大一统国里,每个人都只有号码,没有姓名,“我们有几百万人却又像是一个人”,大家都住在完全透明的玻璃房子里,身穿同样的制服,因为“每个号民都有权和别的号民发生关系”而享受配给的性生活,过去被定义为自由的状态于现在是混乱和荒蛮的行为,一位永不更替的全权恩主统治了这个国家,大家都严格按照时间表去散步、吃饭、起床、睡觉、工作、阅读,不存在任何个人意愿,因为“自我意识是一种病”,故而不存在破坏原则的事情。

虽然没花多长时间就看完了这本《我们》,但说实话,反而觉得读后感不好写,而不好写的缘由如下。

其一,笔记叙述。没想到这本《我们》是以40篇日记展开的叙述,每个小节的篇幅并不长,所以阅读速度会略微偏快,然而,在阅读笔记一二三四五等的小节时,我常有思维跳脱的感触,让我不时需要翻回去查阅上一篇讲了什么,作为一个不太喜欢笔记体裁的读者,我觉得对我来说略微受罪,因为我不太喜欢断续的脱节的篇章,那样比较容易让我有脱离情节递进性和丢失情感连续性的感觉,所以个人比较喜欢剧情连贯一些、情感细腻一些的书籍,那样比较容易让我沉浸在阅读之中。

其二,不知所言。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文中有几个特点异常鲜明:比如高度集权,所有号民的一举一动都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比如失去自由,所有的日常起居都被透明化和公开化;比如无限矛盾,D-503对I-330一直处于迷惑、醒悟、犹豫、徘徊、斗争与自我批判的状态。但是,说实话,阅读尤金·扎米亚京的这本《我们》时,最大的感触就是有其他自己无法解读到的层面,而让我产生这种念头的主要缘由是乔治·奥威尔为《我们》的英译本写了序言,称《我们》是“焚书年代的文学珍品”并且《1984》和《美丽新世界》都是受到《我们》的启发而创作的,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源头之作”,我会觉得是我自己欠缺深度鉴赏能力而让我无法理解得更深刻。

………………………………………………………………………………

百度搜索了一些资料,有如下一些网络摘抄便于自己加深理解:

其一,人的自我存在不应被强力胁迫。让-保罗·萨特认为,“人的本性不能被预先界定,因为它不能被预先构想出来,人本身仅仅是存在着,只是后来我们才成为了我们本质的自我。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是,我们首先存在着,遭遇我们自身,出现于世界之中,然后我们才界定自己,成为我们所创造的东西。”,因此,《我们》具象了上述抽象的哲学意义,那些无名无姓、只是作为数字符号活着的人,在权力意志驱使下不仅“沉沦”,同时还在自己的行为中证实了自己,成为了他们所创造的东西:什么也不是。

其二,对集权的思考。将《我们》置于西方乌托邦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大视野中可以发现扎米亚京笔下的“我们”式意识形态指向了所有以理性对情感的绝对压制为手段来谋求人类理想社会的思想与实践。在《我们》这部作品中,在主人公身陷“我们”与“我”的矛盾冲突时,“我”作为诉诸人类永恒的情感需求的那一面是很弱势的。读者很容易被误导,认为扎米亚京的立场是站在“我”这边,反对“我们”的。事实未必如此。在漫长的西方乌托邦思想史中,“我”被忽略、被抑制的时间太久,以至于“我们”与“我”的矛盾都被盲目乐观地认为不存在了。扎米亚京不过是一反前辈们对“我”的忽略,突出了“我”的存在和重要性,也突出了“我们”与“我”的矛盾之尖锐性。进一步讲,扎米亚京的思考重心不在政治体制或意识形态层面,也不是突出个体的自由主义,而是指向形而上学层面的理性与情感的关系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毫不犹豫地站在理性这一边。扎米亚京只是令《我们》的主人公在小说结尾处采取了近似柏拉图的立场。《我们》的主人公最终被施以特殊手术,从此离开了“我”的队伍,重归“我们”,重新坚信胜利只属于“我们”,因为“理性必胜”。毋庸置疑,扎米亚京本身并不赞成理性的绝对控制权,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他赞成以“我”的人性需求和自由意志等来替代“我们”的绝对理性,并成为支配人类社会的权威力量。

其三,创作背景和隐喻。1921年那个时期,俄国农奴制越来越走向没落,社会一切矛盾都开始激化,起义、革命此起彼伏,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中,扎米亚京对现代社会初见端倪的诸如战时军事化、集权化、工业化等弊症有尖锐目光和思想预见力。小说名字“我们”是围绕主题的最大隐喻。在扎米亚京写作小说《我们》时,苏联正处在一个崇尚集体主义,排斥自我、个性的时代。当时一些诗人和作家,甚至主张把“我”这个词从俄语里去掉,而代之以“我们”。所以作者用“我们”为题具有很大的意义,一方面是对完全抛弃个性和人性主张的讽刺,另一方面又以讽喻的方式描画出一幅让人恐怖的纯理性和无人性的灾难图。作者正是借用“我们”一词很好地把现实和虚幻结合起来,让人在读作品时,体会出埋在科幻外表下的深层含义,时时提醒读者深入思考现实。

其三,欠缺思考。在百度百科等相关网页查阅了上述相关资料后,觉得自己缺乏深度理解的缘由主要在于思考角度比较单一比如欠缺思考哲学层面,如文中所述的存在与本质的哲学、“我们”的绝对控制的理性与“我”的自由意志的情感的哲学、现实与虚幻的哲学等,这种理解人、认识人的角度是我所欠缺的层面。

其四,加以提醒。反乌托邦里讲述的反人类、极权政府、生态灾难或其他社会性的灾难性衰败常用于提醒人们注意现实世界中的有关环境、政治、经济、宗教、心理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这是三部反乌托邦代表作所要传达最重要的思想。渺小如我们,加以提醒便好。

读后感,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