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乡亲不老》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2-03 08:04:47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乡亲不老》读后感

陈镛:为时代裹挟的芸芸众生
 

编者言:

历时二十余载,收集素材、寻踪采写,浙江社会文化研究院院长、杭州永禾艺术馆馆长应忠良先生新作《乡亲不老》书稿已集结印行,书稿研讨会也于月前成功举办。

《乡亲不老》书稿在亲友和部分文史爱好者之间传阅后,引起较大反响。不少读者通过各种形式纷纷向作者述及读后所感。有的还洋洋洒洒写下感想和评论文章,目前止已收到数十篇。这些点评和文章,既是对作者与作品的鼓励与肯定,更反映了广大读者对当代社会中,人与故乡、人与乡亲之间那种拨动人性的羁绊与情愫的思索。

在此谨向读者朋友以及诸位文章作者致以敬意,这些真情实感,发人深省的评论文字,为书稿更添一份厚重的人文积淀。即日起,本公众号将从中择选部分陆续推送给大家,敬请关注。

《乡亲不老》读后感(十一)

为时代裹挟的芸芸众生

——陈镛


他本是一顽劣少年,偶而也能表现出一种仗义,在一次帮人救火时,无意中牵出一起谋财害命案,却甘愿放弃绝户留下的家产和田地,显得尤为大度;他当过保长,只是为了在场面上“套一套”一件自制的长袍,鼎革之际却不得不为此远避他乡,以卖剪子戗菜刀糊口;而在作为历史反革命押解回乡管制后,却又能把敲火烛锣的任务玩成了近似舞台表演,为乡亲们带来一丝解闷的清凉;他活到九十高寿,人生最大的败笔竟是为一次“复仇”行动因老眼昏花打错了对象,从而郁积在胸、抱憾离世……
——《乡亲不老•敬典其人》内容概括

一个8岁的小孩成了现行反革命,罪名是刻写“反动口号”;为此,父母只得带他逃离故乡是非之地,淡出乡人的视野;经过人生的几次腾挪,直到改革开放春风吹拂,重返故里经商创业,终于重获新生;家庭和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时隔多年,对往事已然释怀,老同学相聚,表情恬淡,波澜不惊……
——《乡亲不老•同桌福堂》内容概括

这是《乡亲不老》书中一头一尾两个人物,中间的时间跨度长达百年之遥。都是极其平凡的小人物,阅历不同,个性迥异。但细看下来,两者的命运似乎并无太大的差异,似可反衬时代的停滞或逆行。人生颠沛流离,如浮萍漂荇,身不由己,脸上烙着不变的火印。其中的酸甜苦辣,旁人难有真切的体味,除非带着同理心去对接。
《乡亲不老》堪称一本奇书。作者写的都是与自己有所关联的人物,或至亲,或族人,或乡邻,或友朋,无不出身于草根阶层,终生默默无闻;唯有若干佼佼者,因时代的机缘成为了传奇的主角。简单分类,大体几种--传统农民的主流:淳朴、良善之辈;乡民中的另类:狡黠、奸滑之徒,小善小恶集于一身;时代的弄潮儿:跻身于两大阵营,纵横捭阖,承嬗离合,叱咤风云,“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老来命途归一,相逢一笑泯恩仇。
不变的是人性的底色,为凡夫俗子所共持。忠与孝,善与恶,强与懦,真与伪,顺与逆,和与悖,本源于身世和基因,投影于不同的个体,彰显出人性的多面。盖因各自从草根中出,从熟人社会中来,相遇,相识,相爱,相杀,本性淳厚,各退一步,鲜有大恶之行,对其可恨可悲处亦可加以同情和理解。而人生由初起渐至老成,禀赋的差异并不妨碍终结时刻的殊途同归,无限爱恨情仇,顾笑间尘销雾散,化为一片纤云、一泓清水。
 

作者记忆中的“父亲的轮廓”:由于家境贫寒,只念了几年四书五经,便不得不辍学,却从此喜欢看书抄书,如同劳作伴其一生。一个旧时乡村厚德温仁、乐善好施的“善人”形象,今人看似陌生,却是那个时代的真实的存在。其经历平淡又曲折,曾经差点死在外出谋生的路上,也曾差点被抓壮丁做了炮灰。他用《十金贤名》中书生以善行躲过相士判定死期的故事教育年幼的儿子,并以自己翻山越岭夜行数十里归还错收卖锅款的德行,垂范后世……父亲这个形象,是传统中国留下的一脉温馨,余香不再,在当今的商业社会恐怕已难觅踪影。
村长金财则完全是另一类型:一贫如洗的出身,意外地让他成为新政权的红人,但旋即便败于对肉欲和物欲的贪婪;再度得益于“根正苗红”的护身符,加之脑筋活络、勇于任事的性格,让他化身为集体禽坊的主人;经文革之劫而不倒,直至成为新时代本村第一个拥有电视机的万元户,晚年更担任了村委主任、入了党,干出一番不大不小的事业;终其一生的心结是与早年诞下的私生子之间未了的恩怨,弥留之际,他于灵魂深处向儿子发出呼唤,而神奇的是,远避异乡的儿子居然也受到了感应,在他闭目的第二天,赶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同样是典型的中国人,血缘之情瞬间胜却人间浮华无数!
书中多有此类性格平实的人物,草根出身,少有依傍,优游于社会底层,或安分守己,或偶有冲动,为环境所限,一生未有大动静,始终因循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完成做人一场的使命。而这正是传统中国根植的基础,所以社会才得以保持数千载的恒定,即便在倾覆之后也不动根本,不动声色。
分别心和离散力的产生,则源于国家治乱循环的系数。落到具体的实证,是个体命运,是人生际遇,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是大时代在人群中物色特定的对象,是江湖风波偶然甩出的不明抛物线。百年时代潮流翻滚,清浊难分。两大阵营的对峙,裹挟着来来去去的生命,交织着你死我活的缠斗,进而撕扯出种种人格的自我分裂。
世事如白云苍狗,歧路抉择只在瞬间的因缘或一念之间。人生的平行线看似永无交会的可能,却在步入末途之际满血归来。毕生的价值追求转头成空,人生如戏,亲情血浓于水,成耶败耶,功耶罪耶,散场时一声锣鼓,唯余一地空寂。
最离奇莫过于那位“革命妈妈”应爱莲。从年少抗婚到投身革命洪流,一骑绝尘,穿插着多少惊心动魄和可歌可泣!孰料一代女中豪杰,却终究折翅于自己为之奋斗的旗帜之下,已届九秩高龄,仍在为自己的“历史问题”、“党籍问题”、“右派问题”而一遍遍地书写交代材料,直到身后,才还了她一个“共产党员”的名誉!错错错,莫莫莫,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未知这位革命妈妈将作何选择?也许,“曾经沧海难为水”,她终究会乐意继续充当悲剧的主角,九死而不悔,只是后人对这段史实的评述已然是歧义纷呈……


对立面则是那位因一步之差远遁孤岛的堂兄雨金,还有那位竟然在蒋先生和宋夫人身边担任护卫38年之久的舜仁叔。
1949年是堂兄雨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关口。在海上漂泊了七个昼夜,“所带盘缠全部换作窝窝头吃光”,偶遇乡亲骆将军,为其收留,才匆匆登上赴台的轮船。他之赴台,并非出于信仰或阶级的站队,纯属偶然。而其初从戎的本意也只是为了找一份体面光鲜的职业、谋一份薪水而已。晚年的雨金,“乡音是他守护了一辈子的胎记,谱牒则是唯一能够还原他真实身份的途径和载体。”徜徉于故乡的山水之间,游子之心终于得以安放妥帖。
侍候了蒋先生和宋夫人整整38年的舜生叔,退休后对侍卫官这份差使最大的感受就是“五个头”:薪晌拿零头;吃饭冷饭头;站班角落头;做不好吃拳头;出紕漏“滚字头”。这个在外人看来神秘而特殊的身份,本质上与凡常人等从事的职业并无二致。当然,人性相通,多年的陪伴,对蒋先生的怀念,也是他终生挥之不去的情愫。
身居海峡对岸的两位老人,晚年与故乡的牵手、交流,成了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成了垂暮之年的最大快乐。诚如作者所言:“人性中有更多共同的情感与价值取向,比如感恩、行孝、善良,人们大可求同存异,让时间和大爱化解彼此的纷争,缩小彼此伤口的裂痕。”
因为作者写的是周边的亲人、熟人、长者、同辈,笔下倾注了深深的同情,且擅长从时代的高度观照个体的命运,即便是庸庸碌碌的宵小之辈,也被赋予了生动的典型特征,与孤陋寡闻、麻木呆滞的传统农民形象迥然有别,行文处往往会出其不意地拨动读者的心弦,给人以惊喜。
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作者对史料的搜集,全然是田野调查式的学问功夫,充满了细节。细节才是真相,细节不可复制,细节难以作伪。细节是一针一线,织就了华袍美服;细节是一砖一瓦,筑成了时代大厦。细节不仅确立了人物的真实,而且由个体、局部上升到全局,还原了一个时代的中国乡村本色。作为富有价值的史料,此书不仅可作为文学作品鉴赏,亦可供历史学社会学据为研究的标本。


掩卷长思,一个琢磨不透的问题:究竟是人成就了时代,抑是时代塑造了人?大凡芸芸众生本是历史长河堆积的沙尘,今生今世来无踪、去无影,不值一顾;然而,再是微末渺小的个体,来到这世界,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除了食色两大基本需求外,还有七情六欲,还有高行低走的追逐之梦,谁都有他存在的理由。最可悲莫过于在无情的时代面前,个人根本没得选择。人本属于时代,时代亦归于人,然而事实上人与时代在多半时候总是格格不入,相互纠缠无已,甚至如两支原始部落杀伐不断。人看不清时代面目,时代视人若无物。时代是人亦非人,它自身似乎又被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所掌控,飘摇不定。
人生于乱世固然不幸,生于盛世亦未必是福祉。假如让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康乾盛世,那祖孙爷俩占着龙庭一坐就是百廿年,凡人下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会不会感到极度无趣,甚至窒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自古及今,底层百姓就是蜉蝣啊,就是沧海一粟啊,只能随波逐流,不辨东西,谈何把握自身命运。我辈处于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时代,曾经感受极浓烈极张扬的现代化气息,可是,落到自主选择的能力,比起传统的乡野农夫,谁又高明到哪里去?
青年政治学者刘瑜日前说道:当我们讨论到政治发展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标准很模糊。什么是政治发展?是国家能力的强大?还是自由得到保障?这本身就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只要是政治问题,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标准的模糊,是政治让人抓狂的地方。”近年来特别是新冠疫情肆虐以来,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抓狂”的声音,迷茫、焦灼、萎顿、躁动、不知所从,其源盖出于这种“标准的模糊”。看似刚才登上时代的巅峰,旋即又被浪涛推入历史的谷底。数代人因应着整齐的节拍,奏响旷古绝今的雅乐,蓦然间又现伯牙断琴,万千嘴巴张合之际,竟连一个音符都未发出。“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叩问,始终没有答案。即便我们经历了激情燃烧的特殊年代,内心中也未能迸发出新生的火种。将来若有人追索我们这一代的背影,大概率还是浑浑噩噩的一群,与本书中的人物大同小异。
当然,这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本书的价值。

本文作者简介


陈镛

省机关退休干部、作家。

关于《乡亲不老》


在《乡亲不老》中,应忠良先生记录了二十五位家乡父老亲朋的人生故事,以跨越几乎整个二十世纪的时间维度,书写了一部游离于正统历史之外的乡村传纪“野史”。这些有意或者无意间逐渐被遗忘的故事,于历史而言不过是波澜不惊的瞬间,而对于故事发生的这片山野土地和生活期间的主人公们,则是鲜活生动的命运轨迹。

作者生于斯长于斯,随着年岁的增长,一个个故事从所闻所见渐成所思所感,个中滋味日益醇厚,时至今日,终落笔端。作者以平实而深情的叙述,为读者构建成了一幅立体有型的、令人共鸣的乡村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