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诸子百家闪耀时》读后感23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3-16 09:00:53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诸子百家闪耀时》读后感

前不久看到过余英时先生的《中国思想史的四次突破》,让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变迁有了兴趣。这次去图书馆,偶然遇到这本《诸子百家闪耀时》,再次引起了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兴趣。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的。之前的夏朝虽有考古挖掘出文明痕迹,但是却无文字留下来,所以,对于古代人的文化研究只能从商朝开始了。

商朝时,国家的面积已经扩展到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当时,由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交通不便,这已经是超出一个国家的管理极限。朝廷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部落联盟,只要表面上承认商国为大哥就行了。这样只要商国一直保持强大或者周边的小国都认可商国为大哥,国与国之间就能和平共处。

但在商朝末期,在西部的周国逐渐发展壮大,趁商纣王昏庸无道时,打败了商国,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国土面积超过了商朝,虽然经济和交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通过朝廷直接管理整个国家仍旧是办不到的。

周朝一改商朝的统治方式。周天子不信任其他人,治理国家需要依靠自己家族的人,于是大力分封自己家族的人以及少数对建国有极大贡献的人为诸侯国君,采用分封制,以为只有自家人才能靠得住。

但是到了三百年后,各诸侯国君已经传递了几十代,国君之间的亲情已经淡化,跟异姓也没什么区别了。特别在周幽王和周厉王折腾之后,周国的实力大降,诸侯国就慢慢不尊重周天子的权威了,开始出现大国吞并小国,甚至以下犯上者。

这就进入了春秋时期。从贵族到民间的有思想者就提出了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是同时代出现的,而是从春秋早期到战国末期,甚至到汉代,逐渐发展的,其中后人有汲取前人的思想,并不断改进,以解决当时的国家治理问题。

最早应该是老子了,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主要思想记录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世间大道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也是无法用理性思维来思考的,所以就顺其自然,不要用国家意志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在国家纷争的大战之时,让统治者放弃抵抗是严重不符合实际的,所以早期的道家思维并不被重视。但大家都认为老子作为多年的图书管长,读过很多书,是比较有智慧的,所以孔子也时而向其请教。

孔子是鲁国的没落贵族,经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慢慢参与了鲁国的治理工作。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在周朝的礼制的基础上,扩展到了仁爱。即从家庭之爱推延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但这种爱是由上下、尊卑之分的,并且上下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或者说上尽了自己的职责,下才尽自己的义务,但毕竟是不平等的。

当时国家之间本就是以大欺小,且不尊王道,孔子的观念虽说也得到一些人的认可,但不能解决当时纷争的问题,更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

孔子的理论到汉朝后慢慢被证明是正确的,特别有助于大一统国家的秩序和稳定。另外孔子留下的只言片语,也一再被人们的实践验证其早有洞见,才被历史认定为圣人。

孔子之后是墨子。墨子属于春秋末期的人,但却是平民。墨子是民间组织的首领,拥有强大的本领和智慧,会制造精巧的工具,甚至是用来战争的机械。民间组织是自发成立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或者说成员之间之前是陌生人,由于加入了一个组织,成员之间成为了好兄弟,以诚相待。

基于这样的环境,墨子创立了兼爱思想,或者说“以牙还牙”的思想。首先我对人要友善,若别人对我友善,我继续友善;若别人伤害我,我就报复对方。这样就防止了被别人欺负。

可是,墨子的能力在民间算是比较强的,又是组织的首领,所以,作为强者,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但是作为弱国是没办法实施以报复的。更何况,战争的挑起者一般是强者,所以无法以牙还牙。而强者更是不屑于这种理论,因为强者都想在乱世成立一番伟业千古留名,造福子孙。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理论脱颖而出。孟子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论,一个是“人性本善”,第二个是“仁政”。人性本善并不能掩盖人的自私,也不能掩盖国家之间以大欺小的现状。而仁政,即若一个国家施行了仁政,老百姓是爱戴自己的国君的,甚至别的国民也投奔这个国家。

但是现实情况是,在分封制下,老百姓只认自己的小首领,况且,在暴君的威胁下,不敢轻举妄动。另外,从孟子开始,人有了气节,或者说骨气。有了气节的人就有了勇气,有了灵魂,有了正义感,有了延迟享受,努力奋斗的期盼。

在战国秦孝公开始,商鞅开始变法,从此秦国开始通过法家来治理国家的过程。法家注重的是效率,法家的思想来自于军队管理。军队讲究的是纪律,赏罚分明。法家就采用军队的管理方式,制定详细的法律,违反法律者施以严厉的惩罚。

早期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主要是制定明确的赏罚制度,使秦国逐渐发展壮大,从农业产出、到经济实力到军事实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走向争霸的道路。

后来又出现了法家学者申不害的人提出了“术”,就是使用权术来治理大臣。“法”用来加强帝王的权力,“术”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大臣。

到了战国末期,走出来最重要的法家任务“韩非子”,其整合了“法”和“术”献给了秦始皇。秦始皇最终成就了一代帝王,废除了封建制,采用了李斯提供的郡县制来统一管理国家。

但法家的思想在曾经的秦国发展了上百年,而其他诸侯国并不适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推行法家思想和严格的法令,造成民怨沸腾,再加上没有安排好接班人,最终造成国家再次分崩离析。

刘邦统一全国后,没有完全继承秦朝的制度。汉朝建国初没有过于依赖法家思想,仅是“依法三章”就取得了民心,且采用“黄老道家”的思想,以休养生息。

汉朝初的管理制度是在都城周边能管得到的地方采用郡县制,而比较偏远的地方仍采用封建制,但仅封刘姓王,没有异姓王。即封皇帝的家人子弟作为诸侯王。

到汉武帝时期,诸侯王与皇室的亲情逐渐淡化,甚至有诸侯王妄图做大。汉武帝通过均分制削弱了诸侯的力量。但如何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仍旧是一个难题。

汉武帝时有个叫董仲舒的儒家学者,他吸取儒家仁爱思想,扩展“亲吾亲,以及人之亲”的思想,提倡皇帝是全国人民的大家长,官员为“父母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使老百姓逐渐认可了地方官员和皇室的权威。

从此历代皇帝表面上是独尊儒家,实际上是通过儒家思想来教育人民忠君爱国,遵守上下有别的礼制,而通过法家思想来制定法律,打击犯罪,惩罚叛逆,维护社会稳定。

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朝中期,道、法、儒三家已经融合在一起,共同通过“势”、“法”、“术”三个层次来管理国家,仅在细节方面不同而已。

法家推崇帝王的权威和权力,这权力就是“势”,皇帝的意愿和朝廷的法律就是“法”,而皇帝管理大臣的手段就是“术”。

道家的道,除了自然规律还包括社会规律,这社会规律就演变成了法律和道德;其中皇帝就成了最能掌控“道”的人,而“以柔克刚”就成了阴谋诡计的“术”。

儒家的忠君爱国就是要绝对尊重皇帝的权力,儒家的道德就是思想上的“法”,而贞节牌坊、三从四德就是儒家的术。

从三皇五帝到汉代,甚至到如今,中国人都十分尊崇能人志士,由贤人治国。

古代的教育和经济并不发达,能受到系统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所以国家权力一直由贵族把控,从隋唐开始,逐渐开始从民间选拔人才,从此士人与贵族共同管理国家。

从中国思想文化变迁我们可以看出, 从建立政权开始,当权者首要考虑的是平定天下,政权稳固。平定天下通过一两辈人就可以完成,但是治理日益扩大的国家,治理就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

所谓百家争鸣就是能人志士提出治理国家的思想,能有效应用于国家治理的,就能被采纳,从而发扬光大,否则,只能被冷落,被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