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妈,这是我的人生》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12-09 08:33:52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妈,这是我的人生》读后感


教育为人生


周国平在《周国平论教育中》曾提出:何为教育?教育何为?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每一个人的问题。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我们都经历过漫长的教育之路,其间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深深体会。周国平通过自己教育之路和女儿的成长,他深有体会的提出:教育为人生。

“教育为人生”是我看完王食欲和永爱合著的《妈,这是我的人生》之后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念想。回想一切,我们每个人所走的路或多或少都跟我们受到的教育有关,或是学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

在祖庆直播间观看王食欲和张祖庆老师的对话后,下单《妈,这是我的人生》这本书。全书共364千字,是一本厚重的书,但是一打开就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它,而且深深的引起自己的反省和思考,就这样利用一切空暇,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永爱——一位自称“小镇做题家”的妈妈用自己的努力成功实现从山西农村到首都北京的脱变。王食欲——一位被激励了十几年的女儿,她们组合搭档经历了坎坷又耐人寻味的教育之旅。本书采用了双盲写作的方法,只设置话题,而不是先讨论大纲,因此在完稿前女儿根本不知道妈妈写了什么,妈妈也不知道她写了什么,最终的结果出乎意料,面对同一件事情,他们的观点和视角竟然完全不同,甚至彼此矛盾。本书从母女两个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北京第1代鸡娃的成长历程,记录了王食欲从出生到留学的整个成长故事。

从他们回顾既往的成长历史,不断让我陷入思考:教育是为了什么?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同时又在反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误区,慢慢解开曾经困扰自己痛苦的心结。

01自鸡形成讨好型人格


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省心的孩子,四五岁时就跟着爷爷放羊,虽然每次路都比较远,但总能跟在羊群的后面,稍大点就开始跟姐姐一起照顾弟弟、做饭。

在我的教育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参与,但进中学后慢慢明白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我的生活轨迹,所以上中学后把自己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自己找同学互补自己薄弱的学科,初三后更是进入“鸡血”状态,每晚11点前没有睡过,最后冲刺阶段的两个月掉了20斤,以至于中考时监考们一致认为我是替考生。

这种自鸡的经历让自己开始追求完美,而自己所谓的完美潜意识就是讨好别人,总是期待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现在回想起那段黑暗痛苦的日子,这种性格就是根源,就像本书王食欲说的不是你所有的努力都能有完美的结果,当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取得别人的认可,这时就会跌入深渊而无法自拔。现在想想在取悦别人的同时,往往丢失了自己。其实我们应该善待自己,不必察言观色的取悦他人。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你的内心才能足够强大。行所当行当一个人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你就什么都做不成,而当你行所当行,你自己该做什么就努力的去做,这时候反到你的情绪会有好转。

2021年王食欲在 《Vista看天下》发表了一篇名为《北京第一代鸡娃自述:鸡了20年还是归于平凡》,妈妈也写了姊妹篇《鸡娃记到最后,却被娃反鸡》,妈妈和女儿从两个不同的视觉,记录从小学开始鸡娃好不容易鸡进前三,却遭遇到小升初失败。经历这次失败后,进入中学后开始王食欲开始自鸡,终于鸡进北京四中道元班。从此才缓和她鸡娃的痛苦历程。

在鸡娃的过程中,王食欲无疑是优秀,最终以高考628分,专业成绩第一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大学毕业后又留学英国。但是鸡的背后形成她追求完美的性格,如果不是那天天气不好,封住了夹板无法从床舱内走出来,她却在被多家英国名校录取后,决定跳河自杀。

多么可怕的经历,如果没有如果,妈妈会永远失去自己鸡了多年的优秀女儿,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切肤之痛。所以作为老师和父母,千万不要总希望孩子变乖,要让他们从小学会释放他们的天性,乖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尊重孩子, 哪怕是错误的、可笑的举动。

02要不要鸡孩子?

作为“小镇做题家”的妈妈——永爱在我为什么要鸡娃中记录了自己被激进大学的经历,永爱的妈妈经常给她说:“男孩子还能靠卖苦力赚钱养活自己,你一个女孩子不努力学习,以后怎么办呢?”所以在学习上她妈妈鸡她最狠,妈妈的鸡就是学习上的训诫。而且从身边的女性的种种遭遇中形成集体鞭策和期望,她成了家里唯一一名女大学生,而且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走进了大城市。

想想自己,也是用自鸡的方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虽然现在的工作还有些辛苦和劳累,最起码不用依靠丈夫养活自己,可以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空暇陪伴孩子的成长,最后把儿子送进大学校门,终不辜负自己中学时每日每夜的苦读。

张桂梅为什么穷尽一生也要建立免费的华坪女子高中,而且还要不断地家访把辍学的女生重新拉到学校,因为她想用知识来改变这些女孩的命运,改变像她们的母亲那样一辈子嫁汉养娃的生活。

书中永爱也回忆起自己的闺蜜,中学毕业后虽然嫁的好,生活的很宽裕,可始终生活在丈夫的屋檐下,就连明知道丈夫的这种大男子主义给儿子带来深深的伤害,可是教育孩子的理念也只能完全依靠丈夫的那种忠父的愚昧理念而不敢违背,最后把孩子逼上绝路,寄生在别人的屋檐下始终不会有独立的人格。

在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中,人们开始归罪于高考,想打破高考效仿国外的自主招生的模式,试问?如果高考模式打破,那些寒门子女还有出头之人吗?在高考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下,像我们这些农民的孩子还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应试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对待应试的理念,鸡娃也没有错,错的是我们鸡娃的方向和方法。所以现在要不要鸡娃?我认为要,正像小树的生长一样,我们要给它向上的力量,就像周总理在少年就立下“为中华而崛起的”伟大理想。

03学会接受生活中不完美


从小被鸡,长大自鸡的经历让我们在学习上开始追求满分,在生活中开始追求完美。

2014年王食欲刚刚结束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和一位同学一起报名前去非洲在肯尼亚的贫民窟里,做了一个假期的艾滋病临终关怀志愿者。

有一天她接到一位患者的电话:“我的丈夫出了交通事故,脚扭伤了。”但是这位患者家住的很远,那天的天色有些晚,她和德莫女士都是女性,担心安全没有到,嘱咐他们到附近的医院看看。后来由于忙碌没有赶过去,一周后她们去看望患者却发现,只是扭伤的患者居然被截肢了。患者的妻子告诉她们医院的费用太过高,他们没有保险,最后去了私人诊所,诊所的医生发现丈夫的腿不是扭伤,而是开放性骨折,就说不能治疗,建议截肢。从那回来王食欲开始深深的自责。

虽然德莫开导她说:“我做了30多年的护士,我学到的是最重要的是就是自责是最可怕的,它会像幽灵一样困扰你,侵蚀你。再者就算这件事儿出了错,那也是我的错,你又不懂医学,是我没有及时赶过去。”可王食欲说无论德莫女士再怎么贴心的提醒我忘掉这件事,那个男人躺在床上的身影总是会出现在她的噩梦中。

人太善良就总会照顾对方的境遇,总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这种深深的自责会造成严重的心里内耗,这种内耗让她严重失眠,最终她导致抑郁成为躁郁症,她的私人医生诊断为政治性抑郁,自杀未遂,就开始想通过跳泰晤士河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通过写作和治疗她终于走出困境。她说:“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何郁郁寡欢了,一直以来我把自己想得太重要,我以为我可以为那些非洲男人难民和毛线帽先生负责,以为这就是该是我生命的意义,而如果实现不了我臆想的那个意义,我就想要放弃我的生命,我自以为我可以改变我所不满的现状,我自以为我有责任去拯救别人,我高估了自己的付出,低估了他人的困境,我过度沉迷于我的情绪,为了摆脱痛苦,甚至还想要消灭肉体的我。”

每一个行善的当下不应该夹杂自己的渔网。我们可以去贫民窟做义工,但不要妄想贫民窟因为有了我们就能立刻变成比弗利山庄。我们可以帮助学困生,但不要妄想学困生因为有个我们立刻变成优等生。


04不是每件事都需要全力以赴


大四快毕业的那一年,王食欲创立的公司成功竞标某s加级选秀节目的中插广告制作项目,近百条广告要在三个月内全部拍完,而且每一条广告的质量都要达到电视广告的高标准。

当时她还在念大四,每周有一整天的必修课要去听,因此他每周日夜里都要打车去萧山机场买一张红眼航班机票从杭州飞回北京,早晨落地后直接开车到学校上课,晚上放学后她再开车回机场或火车站买票回杭州继续工作。满足考勤要求的同时,她还得完成毕业论文准备研究生留学申请文书,同时把雅思考到7.5,她不得不在飞机上写论文,在剧组休息时查文献,在厕所里背单词,三个月内,她胖了30斤,完全是过劳肥。

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凡是总要亲力亲为、事无巨细。总觉得什么都很重要,每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做到完美。可长期这样,我们的精神如时刻绷紧的弓弦,时刻紧绷着,总有一天会崩断。

其实不是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人生重要的一课是要学会取舍,就像田忌赛马一样,你只有果断舍去第一次用下等马去迎战上等马,才有机会赢得剩下的比赛。如果觉得每件事都很重要,自己就会如背负重物的小虫,迟早会被压死在路上。

05勇敢面对别人的欺负,以牙还牙

从书中无时不刻感受到妈妈对女儿的爱,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不仅付出厚重的爱更多的是无时不刻的陪伴,那爸爸哪去了?

一个优秀的孩子是离不开父母双方的教育,只是爸爸的教育方式与妈妈不同而已,书中讲爸爸教女儿打架非常有意思。他让我们看到我们要收起自己的懦弱,勇敢面对别人的欺辱。

在小学的时候,王食欲曾被一个小姑娘欺负、辱骂。最严重的是,这个小女孩竟然跟另外一个孩子把她锁在了厕所隔间里,她上厕所的时候他们从外面把门插上了,上完厕所里面她发现自己竟然出不来,在厕所里哭了很久。直到学校的清洁工来打扫卫生时才发现她并把她放了出来。

妈妈的想法是去学校找老师反映问题。爸爸把女儿叫过去问了具体情况,然后就跟女儿说,明天如果她再惹你,你必须揍她一顿,要拿出气势来,让她永远不敢再欺负你。然后爸爸就把一个功夫片的电影影碟拿出来让女儿看,俩人不仅看电影里怎样打架,爸爸还按套路带着女儿练习。

妈妈第二天去接女儿时,女儿一脸扬眉吐气的表情出了校门。当妈妈要去给老师反映一下昨天的事情时,女儿却说:“妈妈不用去反映了。”妈妈疑惑的看着她,她骄傲的跟妈妈说:“我今天把她揍了一顿。当时她就傻了,周围的同学跑到办公室告诉了老师,老师刚批评完我。”当晚她兴奋在家里给丈夫演示了一遍,自己是怎么和同学打架的,爸爸跟她说:“打是手段,和好才是目的,先打蒙了再做下来谈。有时候这个方法能管点用,毕竟和平是战争换来的。”奇妙的是她后来居然跟那个小姑娘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至今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们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和平是战争换来的这时多好的教育理念呀!如果我们从小这样教育孩子,就会避免很多校园欺凌。

06教育为人生

永爱对女儿的教育只是个案,是无数教育案例之一,现在看来她也许并不成功,甚至有很多失败之处,任何教育经历都不可复制,即便亲兄妹抑或孪生兄妹都无法复制,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我们能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所启发,就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

教育真的是一项需要慎之又慎的工作,不能无知盲目的去对待。纠正教育的错误,比修复一个产品或更换一颗种子的难度要大很多。

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的成长,好的教育为孩子一生奠基,不良的教育会给孩子一生带来阴影,而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螺旋上升。只有家校合力形成共同的育人目标才能共同培育他们完整的人生。

一直在回忆儿子的成长之路、畅想女儿的未来之路和探索学生们的教育之路,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们怎样的教育?为他们美好的人生奠基。

怀特海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他提倡教育一定要摈弃那种死记硬背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老师所需要的就是保护孩子们天性中就有的好奇心,启发创造性思维。

新父母晨颂有一篇:《不要让孩子成为分数的努力》,其实小学阶段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是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原卫华校长在《由校长要有闲暇”想开去》中写到:“创造需要闲暇。这种闲暇,不是躺平似的休息,而是暂时抽身具体的工作(学习),做些与具体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但一个有热爱或有责任心的劳作者,会在这样的闲暇中时时受到启发,生出工作(学习)的新创意、新想法。”在孩子最初的小学阶段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空暇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虽然任何教育都无法复制,但我们家长和老师可以为他们共同创造一片肥沃的土地,孩子们能在这样的良好的环境中享受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最终为孩子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