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白鹿原》读后感:我只佩服一个人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7-12 06:48:06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白鹿原》读后感:我只佩服一个人

文/李章红(山东聊城)
 

《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20世纪初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曾获得第四届矛盾文学奖,2002年教育部已将《白鹿原》列入大学生必读文学书目,电影和电视剧版本的《白鹿原》分别获得了柏林电影节大奖和白玉兰最佳电视剧奖。

小说以清末民国的陕西关中为背景,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以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上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恩怨纷争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许多立体丰满、个性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其中塑造得最成功的比较正派的典型人物一共有三个。

第一个是小说的主人公白嘉轩。

白嘉轩继承了父亲白秉德的“地位”而成了白鹿原上白鹿两大姓的族长,他刚烈坚毅,勤劳节俭,在父亲去世、自己的妻子娶一个死一个的厄运接连不断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兴家置业,很快就人财两旺。

财源兴旺后的白嘉轩,紧接着就开始翻修祠堂,并在祠堂里创办起一座属于白鹿村自己的学堂,福泽白鹿村子孙后代,被朱先生称为是“功德无量的大善事”。

白嘉轩在“没有了皇帝的日子”,在那个世事纷乱的年代,带头在白鹿村实践朱先生拟写的《乡约》,教乡民以礼仪,以正世风,于是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从此白鹿村真就成了礼仪之邦了,村民们过日子有了可以遵循的章法,说话走路处世为人都按照《乡约》上的去做,偷盗赌博的事无影无踪,打架斗殴骂大街的事也顿然绝迹。白鹿村人一个个做人行事都变得和颜悦色,谦恭有礼。

白嘉轩一心恪守做一个好族长的准则,为了给白鹿原的百姓消除旱灾赶走饥荒,亲自带领大家去村西头的关帝庙求雨,只为了祈祷“黑乌梢现真身,清风细雨救黎民”显得更虔诚,白嘉轩就毫无畏惧地亲手把一根烧得红亮亮的钢钎“噗嗤”一声,从左腮穿到右腮……

白嘉轩很真诚的称他自己的长工鹿三为“三哥”,和他一起干活是那么地默契和谐,根本没有一点主仆的隔阂,他从不勒扣鹿三的吃食和薪俸,对他以礼相待,并且还主动承担上学的各项费用,让鹿三的儿子黑娃去学堂念书,被鹿三称为“大善人”。

白嘉轩对于向他出卖半亩水田的鹿姓小伙,在其开口要价后又主动再加三斗,对于白鹿村的小姓李家的一个寡妇,白嘉轩更是慷慨地说:“孤儿寡母,甭说卖地,就是周济给三斗五斗也是应该的,加上五斗。”白嘉轩的菩萨心肠,他的豁达大度,他的慷慨解囊,他的乐善好施,被村民当做慈心善举,在白鹿原上口口传颂。

凡此种种,全都彰显出白嘉轩作为白鹿村的族长,把“仁、义、礼、智、信”完全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正直无私、天公地道的典范行为,为村民树起了一个楷模,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但是,白嘉轩并不是我最佩服的人,先不说他不露蛛丝马迹,以卖地形式作掩饰,费尽心机巧妙谋划到鹿子霖那有白鹿吉兆的慢坡上的风水宝地;也不论他瞒天过海骗过冷先生,神不知鬼不觉借兔娃给三媳妇生孩子的事情;单是他在大儿子白孝文痴迷上田小娥冷虐媳妇,而且还吸大烟变卖房子土地家产,导致家徒四壁后,白嘉轩不管不问,眼睁睁地听凭大儿媳被活活饿死这一点,我就不会佩服他。

第二个是冷先生。

冷先生是白鹿原上远近闻名的好医生,是白鹿原高尚和正义的化身。他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给人看病,从不“因人废诊”,全部一视同仁。有钱人用八抬大轿抬他他去;有人用垫了毛毯的破牛车拉他他去;穷人拉一头毛驴接他,他也去;连毛驴都没有的人家请他,他就步行着去给人家看病,哪怕是跋山涉水也要尽全力去救治每一个病人。看完病给钱时,有多给多,有少给少,没有的就欠着,但是他从来也不去催要。

冷先生因此在白鹿原落下了好名望,连白鹿村里有头有脸的族长白嘉轩和“乡约”鹿子霖都对他敬重有加。在人们的心目中,冷先生仁义正直公正,村里不管谁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他做中人。

冷先生人如其名,整天冷着脸,从不多说话,但是也从来不会怠慢心急如焚的患者,他永远给人一种镇定自若,成竹在胸的模样,“看好病是这副模样,看不好也是这副模样,即使看死了人也是这副模样。他给任何患者以及比患者更焦虑、更急迫的家属的印象永远都是这个样子,看好了病,那是因为他的医术超群,此病不在话下,因而不值得夸张称颂;看不好病或者死了人,那本是你不幸得了绝症,而不是冷先生医术平庸。那副模样,使患者和家属坚信,即使再换一百个医生,即使药王转世,也是无济于事”。

就是这样一个在白鹿原上悬壶济世、德高望重、人人敬重信任的冷先生,却把脸面和名声看得比亲生女儿的命还重要,他认定的门风就是女子一定要从一而终,所以他明明知道大女儿在鹿家守活寡,日子不好过,却从不主动接女儿回家,在女儿偶尔来到中医堂时,冷先生还冷着脸训诫女儿,女儿满腹苦水,一脸忧郁,却什么也不能说,只能默默地接受了父亲的训示,无可奈何地再回到那个让她郁闷窒息、生无可恋的鹿家院子去。

在得知大女儿由于长期无爱无望忧郁压抑而变疯后,冷先生不但依然不接女儿回家,而且还亲自开了几剂狠药,先是毒哑胡言乱语的女儿,最终竟然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就凭着这一点,冷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就一落千丈,冷先生对所有的人都有大义,却因为腐朽的死要面子的封建思想,得不到读者的喜欢,我也不佩服他。

第三个是朱先生。

朱先生是白嘉轩的大姐夫,在白鹿原上一直被当作“圣人”,当作神一样的存在,是白鹿原人精神的导师,是智慧的化身。他饱学儒雅,淡泊名利,为人谦逊,处事不惊。在村民心目中,他能慧眼看世,未卜先知,白鹿原上一直津津乐道着他“预知暴雨”、“今年成豆”、“指点寻牛”的奇闻趣事。

朱先生是人品清高脱俗的大儒,从不贪图功名利禄,言行举止浸润着儒家风范。朱先生曾经因为给父亲守灵尽孝错过了赴京会考的机会,陕西巡抚方升厚爱奇才,更钦佩其孝道,对其委以重任,但是公文往返六七次,朱先生都坚辞不就,婉言谢绝。

朱先生随后就在白鹿书院开馆收徒,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著书立论,拟写乡约,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这是朱先生的至理名言,白鹿原上无论贫富的庄稼人,都把这句广为流传的俚语歌谣当经来念,且深信不疑。

当某一个有钱人被土匪抢劫了财宝又砍掉了脑袋的消息传开,所有听到这消息的人就会慨叹着吟诵出圣人的这句话来。

人们用耳闻目睹的许多银钱催命的事例,反复论证圣人的圣言,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身体力行,他们每天拼命地去劳作,去挣钱,去迎接催命的鬼,在有可能多买一亩土地,或者再多添一座房屋的机会到来的时候,谁都不愿意错失良机。

但是朱先生却能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一次他去南方讲学,因为不满南方学人寻花问柳、醉生梦死的轻浮,就怒不可遏地离开并斥责:“君子慎独,此乃学人修身之本,表里不一,岂能正人正事!”

朱先生一向生活简朴,整天穿着土布衣裤,吃粗茶粗粮,一辈子一直到死,全身没挂过一根丝绸洋线。

在朱先生死后,他的妻子朱白氏给朱先生从头到脚一切穿戴整齐,接着用一条染成红色的线绳拴住他的双脚时,惊奇地发现朱先生的两条小腿微微打弯,伸不平展,以为是因为朱先生临终前坐在藤椅上,双腿弯曲的缘故,于是就使劲地揉搓两只膝盖,结果任凭朱白氏怎么揉抚也不下去。

朱白氏猛然间恍然大悟,对儿媳叫起来:“哎呀呀,给你爸把袜子穿错了!”随之赶快跑到后院屋里,拿来一双家织布缝下的统套袜子,让儿媳脱下错穿的那双白线袜,换上统套布袜子。

朱先生的双膝立刻不再打弯,平展展的自动放平了。朱白氏于是对儿媳说:“你爸一辈子没挂过一根丝绸洋线,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我纺线织布做下的土布衣裤,这双白洋袜子是灵灵那年来看姑父给他买的,你爸连一回也没上脚,刚才咱们慌慌乱乱拿错了,他还是……”儿媳听罢大为惊异。

朱先生在死后的遗言中还叮嘱家人一切从简,“不要喧嚷,不要吹鼓手,不要棺材,不要铺张”。

朱先生读圣人书又不拘泥于圣人之言,他一生品行方正,修身尊礼,但是当面对别人的大义善举时,他会激动万分,会天真可爱到亲自打破礼法,会为了黎民百姓和国家大义而甘愿自降身份。

当白嘉轩和鹿子霖修复祠堂,兴办学堂之后,两人一块儿去白鹿书院,让朱先生推荐一位知识和品德都好的先生,朱先生见了他们,完全不顾惜自己的身份,竟然打躬作揖跪倒在地:“二位贤弟请受愚兄一拜”,并且突然激动地热泪盈眶:“二位贤弟做下了功德无量的事啊!我替那些有机会念书的子弟向你们一拜。”

朱先生看到鹿兆海在中条山阵亡的讣告时,脸色骤然变得苍白如纸,当得知在白鹿原为鹿兆海举行吊唁公祭和殓葬仪式,鹿兆海所在的十七师师长让白孝文捎话:请朱先生到场并讲话时,朱先生不但答应,而且还自愿回到白鹿原亲迎灵车,亲自为他的弟子守灵,当白孝文提醒他说“兆海是晚辈”时,朱先生居然双手掩脸哭出声来说:“民族英魂是不论辈分的……”

朱先生虽然是一介文人,但是却心系天下苍生。为了救城里的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在两军对垒、剑拔弩张的危险时刻,他只身去方巡抚的行营,仅凭一张嘴、几句话,就让方巡抚带领20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不但救下了一城百姓的性命,而且还把光明正义和凛然正气带给了民众……

当“书院以外,啼饥号寒,阡陌之上,饥民如蚁”时,当赈灾救民成了当务之急时,朱先生亲力亲为,亲临本县原区山区和川道地区的30余个仓里,监督检查发放舍饭的地点,专司赈灾救济粮食的数目账表,堵塞营私舞弊的漏洞,争取灾粮一定要一粒不漏地吃到饥民口中。当舍饭场上的饥民被朱先生感动地一拨又一拨无声地跪下来,朱先生泪流满面地说:“谁忍心从饥民口里叼食,谁还能算人吗?”

朱先生有令人仰慕的学识,有让人敬佩的胆识,有凡人所无法企及的见识,更有悲天悯人的良知。他的言行举止,表里如一,永远让人心悦诚服;他的一生,襟怀坦白,永远受人尊敬。我对于朱先生佩服的五体投地,在《白鹿原》中,我只佩服朱先生一个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对于像朱先生这样具有让人敬佩的人品和德行的人,我们虽然无法望其项背,但是我们却可以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力争“学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