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活着》有感12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7-12 12:25:1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活着》有感


凝视着在书架上那本深黑色的书,它已经被我冷落了许久,如今我又再次拿起。

又一次读完余华的书《活着》,我惊奇地发现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感动和悲伤,而是无限的震撼。

《活着》讲述了福贵一生的悲欢,让我们见证了福贵一生的起落。这本书以第一人称开篇,以一位旁观者的视角诉说了“我”遇到一位乐观的老人福贵,他讲述了他的生平。

福贵当初和父亲是两个败家子,败掉了200多亩地。后来,父亲被福贵气死了,母亲也因此生了病,福贵去城里找医生,结果被抓去当国民党,艰难地回到了家。结果母亲死了,女儿也哑了。他唯一健康的儿子有庆,为了给县长的夫人输血而死。

随后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相继离他而去,留下他孤独一人还坚强地存活,忍受着痛苦中漫长的寂寞。但这些并未将他打倒,因为他救下了一头要被杀死的老牛,在孤寂的岁月中,他和老牛十分有默契,他们就这样愉快地生活着。

这一幕幕人间悲剧全发生在福贵的身上,而老年的他却如此的乐观。用“活着”这两个字来当做书名,实在太恰当了。

我感叹着主人公福贵命运的坎坷,他有着震撼的心理承受能力。当生活一次次要击垮福贵时,他又一次次顽强地站起来,继续好好地活着。

活着对所有人而言都很艰难。每段人生也充满着苦难。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可能是为了痛苦而活着的吧?我认为这种来自人生路上的痛苦才使人活着的感觉更加强烈。

在你的希望破碎后,这种难忍的痛苦却使以后的希望更加真挚亲切,使原本难得的幸福显得更加珍贵。

人生来就注定会发生悲剧,但这使我们更清醒地活着。

《活着》向我们讲述着无数弱小生命中的脆弱与顽强,它让我们懂得卑微的生命中,还蕴藏着看似微不足道的光芒,让我们懂得纯善的人性能够学会隐忍,能够把无边的苦难变成前进的力量。

《活着》用最朴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真谛。其实,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坦然面对一切令你感受到命运不公的事。那层出不穷的苦难袭向我们时,忍耐,才会让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自身坚韧的品质。生命虽脆弱,但在这本书中,却充分的体现出那份接受了命运的坚强。

命运是可以感激的,也是可以仇恨的,但是它却有不可违抗的神力。生命的意义与幸福的标准,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

经历的越多,彻悟的就越深。在人明白了死亡的必然,明白了死其实是另一种的高尚的生时,那么人就可以活的更真实、更淡然。

在中国最灰暗的时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们有着太多的躁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命运在时代更迭中显得难以捉摸,这导致了那时的人心惶惶。没有多少人学会忍耐,按捺不住反抗的情绪。

人越惧怕死亡,人就活得越怯懦。而坚强乐观是对死亡的超越。福贵在那个悲摧的时代里好好地活了下来,身上散发出一种别人看不懂的释然。现在人们活在这个时代,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越来越进步了,不会像福贵那些底层人民,他们天天为吃穿而发愁,使自身的精神生活因之逐渐空虚和失落了。

可是有些人在生活上的没了目标,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了;有的人被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所击败,甚至会自寻短见。

福贵跌宕的一生告诉我们,人活着就有其存在的意义,活着就是你在这世间最美好的事。

请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着的一切吧!

活着,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不要总纠结“我为什么而活着”、“我为谁而活”、“我活着有什么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很好的活着,不论是光鲜亮丽的,还是贫穷落魄的;不论是志向远大的,还是平平淡淡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你放弃活着。

余华在韩文版自序里说过:“‘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生命中,悲苦是少不了的,活着的意义,就是忍受这些苦痛,为自己而快乐地活着。

这是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代表着对生命本身的尊敬。

一个尊敬生命的人,他一定活得很快乐、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