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6月11日看完的,看完之后心里怪难受的。一直想认认真真的写一篇书评,但由于有些事情自己需要处理一下然后又要忙期末考试就拖到今天(唉,可恶的拖延症)
梦燃——读《骆驼祥子》有感
庄子曾经说道“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而我认为最愁的莫过于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过度到“萧瑟不称意,抑郁不得志”。而《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便是这样的人,观他的一生,我哀其不幸,怒天不公。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术安得闲?”于是在祥子20几岁的年纪他便带着他的梦想投入社会。那一年他也不过仅仅是这万千世界中的一粒尘埃,但也想将自己的人生书写为神话。
他是想靠自己自己努力赚钱买一辆车的祥子;他是想有了经济能力之后寻一知己度过的一生的祥子;他是想过普通生活的祥子。但就是在那个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生活的社会。祥子这般普通的梦想,也变得如此可笑。
他的“三起三落”何其悲苦,何其惨淡。这是对梦想的一次次破灭的鞭挞,亦是对祥子身心一次次的摧残。他最终也在这吃人的社会下被社会啃食得仅剩骨架,他最初的勇敢、坚强
、善良也随着精神灰飞烟灭。但是他也曾经坚守过他的初心,但终究抵不过腐朽的社会。他的经历若放在现今的社会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坚持的,所以我也赞叹他曾经翱翔天际的坚强。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压死祥子最后一根稻草的便是小福子的死。若是小福子没有死,或许祥子还可以回归当初的那个祥子吧!但在当时的社会这种想法何其荒诞。
虎妞她算是一个可怜人。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欺骗祥子确是我不认同的。起初我以为她对祥子是“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后来才知她不过是碍于自己30高龄未出嫁所以就想找个人嫁。虎妞也算是生不逢时了,若是放在现在的社会。以她的经济能力,劳作能力完全可以独自生活,岂不妙哉!也不至于最后落得个难产而死的结局。唉!究其因果,还是这黑暗的社会所造成的。也正揭示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有时候,不幸的事也会发生在善良的人身上。所以这枚陨石炸中了小福子,陨石身上散发的酸雨,慢慢的的腐蚀着小福子的灵魂。终于有一天小福子灵魂聚散,血肉横飞,离了这人世。或许是酸雨过于强大,或许是小福子的灵魂不堪一击。但我认为这一刻才是她的解脱。
她本大杂院中二强子的女儿,被二强子卖给一位军官,她的军官丈夫走了之后,小福子回到了大杂院。生活所迫,为了养家,小福子做起来暗娼。虎妞难产死后小福子来看他,说愿意和祥子在一起。这一刻,祥子再次燃起生命的希望。小福子也燃气希望。他们是对方的救赎,但是最后小福子没能等到祥子接她的那一天便香消玉殒了。从此天地人间不在有她的身影……
《骆驼祥子》可谓字字无毒,却句句诛心。阅读的情感直击心灵,久久不能平矣!那黑暗的社会不禁让我想起蓬勃发展的今天。
环境社会对人的影响是深刻巨大的,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神州奋起,国家繁荣;山河壮丽,岁月峥嵘的时代。我们享受社会权利,获得便捷生活,就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建设公共家园。社会责任伴随社会义务存在,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基石。不同身份赋予人们不同责任,承载这份责任前行。以自己的形式为社会贡献光热,美好生活环境方能形成。社会责任的主体是每一个社会中的人,看似微小的个人力量一日汇聚,社会进步便有了依托。国家才能得以强胜,人民生活才能得以富足。
我与初入北平的祥子同为二十几的青少年,但因为社会环境的不同。我仍未步入社会,但我却对社会充满无限的遐想与期待。我始终坚信这个国家充满了爱,这个社会充满了爱。
青年之所以谓之青年,乃因有青春为伴;而青春之所以宝贵,乃因它和种种的希望如影随形。青春像吊篮,吊在半空中,也能开出特有的花来。愿你我的希望梦想在这美好的社会环境下书写新篇章探索新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