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比世界晚熟》读后感12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7-19 10:10:16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我比世界晚熟》读后感
       昨天读完了胡安焉先生的《我比世界晚熟》,阅读过程中,作者的多次经历与心态和我的生活不谋而合,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这种复杂而又强烈的情绪几次使我中途了阅读,转移注意力去平复这种心情。可能是这些想法对我的影响不如作者那么深,也可能是在那些被情绪左右、无法入睡的夜晚我已接受和改变了这些根植于家庭和过往的痼疾。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虽然同感,同理,但是我并未将自己直接代入。我承认,我理解这些想法和缘由,但是我不会像之前一样去反省自己,去责问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不足而奋进!

       除了阅读这本书本身给我的思考,还有一点宝贵的发觉是:我读这本书用了10个半小时!15.2万字!也就是说,我利用了仅仅10个半小时就读完了一本令我深思,感同身受,很早就想读的书了,时间是如此宝贵,如此可用。如果我不读这本书,这十个小时可以是什么呢?可能是毫无感触,毫无记忆的一些短视频;可能是和朋友的闲聊;可能是对生活的抱怨;绝不可能是对生活连续的思考和对情绪的抚慰。所以,只要时间在继续我就一直有做想做事情的机会,只是有些时候被情绪或者其他的无效无味的事情占据了时间。

      同时,书中作者的一些生活和过往经历让我也意识到了人生的相通性,我和作者一样喜欢看书和跑步。但是同时让我有了一个思考,为什么天底下有很多人在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最终的人生却是不尽相同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有隐隐约约的感受但是却无法将其清晰明了的阐述出来(只能上下求索,期望在日后的生活中准确感知)。算了,现在就将心中所想尽量表述吧,虽然才疏学浅,但是能说多少说多少。

一、目标感,如果没有目标,人生将只是飘在海洋上的一叶扁舟,目标像灯塔,有了方向船只才有了岸上的风景,不然一切都只是过往。

二、真正的改变是脱胎换骨、痛彻心扉的,我总期望通过一些行动去改变生活,但是同时我却忽视了思想和生活细节上的惯性。习惯的力量是很轻的,让你感觉它在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不就如此而已、这样没事儿、小事儿……但是假以时日,习惯会像地心引力一样重,重得你拿不起来,重得你不再可以意识到它,重得成了你的生活应该是的样子,无力去改变,这是最难的部分。改变需要伤筋动骨,需要劳神伤心。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

人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明 王守仁《传习录》

三、坚持,水滴石穿,重复的力量。当在一件事情上取得进步并未得到外界的肯定和目光的时候,自身会趋于懈怠。任何事情想要精进,想要有质的飞跃,离不开一次又一次的练习,量的积累。在一次结束和一次开始,都应该问自己目标为何,耳提面命才能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改变潜意识下的习惯。同时坚壁清野,杜绝掉来自外部的诱惑,人生是旷野,世界形形色色,但是一个人只能有一种命运——《教父Ⅱ》。不能贪心,选择得到一件事,一条路,一个人,那么就要明白失去其他的事情,不能既要又要。明白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什么好,怎么要是聪明,但是明白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是智慧。所有事情是多面性的,得到好的一面必得到坏的一面,比如这一主题是坚持,坚持好的一面是可以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但是坏的一面是枯燥,重复。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四、持之以恒。当我们说起持之以恒,很多时候会将它默认为要求坚持,但实际上我们应该在准则和目标进步要求上如此要求自己。比如在跑步从6′配速到5′配速,5′配速到4′配速这两个阶段,个人对训练的要求准则会不一样,应该越到难处要求越高,而不能发生妥协。应该保持和曾经进步过程中一样精进的心态要求,严格恪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五、对自己和对世界的诚实。在生活中为了面对不同的人和处境,我们需要学会变通和圆滑,但是不能让这种行为影响心态和思维,这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和顺从,而不能是内心的真实写照,装得了一次、一天、一年,但是一生呢?区分心与行。保护良心和理想。不能因为走过了暴雨,便让身体一直潮湿。

以上便是我阅读后的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