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地球的红飘带》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1-12 07:16:08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地球的红飘带》读书笔记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作品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者——著名作家魏巍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严肃精神,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使诗与史融为一体。

本书主要表现红军湘江突围,强渡乌江,在遵义城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性深远意义的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回到了领导岗位。遵义会议后,红军转被动为主动,四渡赤水回贵阳,直指云南,接着北上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族区准备强渡天险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为实现一、四方面军会师,共同北上抗日的战略目的,穿过原始森林,爬越了几座终年积雪不化,空气稀薄的大雪山,越过了充满神秘的死亡地带——草地,北进道路也打开了。然而,利欲熏心的张国焘却制造种种借口不肯北进,擅自率左路军全部和右路军一部调头南下,重新回到草地,并另立“中央”,制造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而毛泽东、张闻天等领导人为首的党中央和一、三军团的红军则越过了长征路上最后一道天险——腊子口,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家”——陕北根据地。从此两万余里的长征即将胜利结束。

魏巍,本名魏鸿杰,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逝世。

读书心得

悟以往之鉴,开理想征程

蒋陶慧

飞扬的红飘带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从失败出发的军队,奇迹般的抵达胜利的远方。岁月的流转,不会停留或倒退,她似不染烟火气的民国美人,从容地走着,转眼间,我们进入了大学生涯。即将开启“新长征"的我们,忆往昔熠熠生辉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否会有不同的感悟?

一切事物的开头总是艰难,但英雄的风姿绝不褪色。二万五千里的革命史诗,似浩瀚历史中的一颗明珠,照亮无数精魂。长征精神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血战湘江,征服铁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舍小我顾大局,视死如归的集体主义精神。红军战士那从容果敢的身姿,坚毅决绝的目光,饱经风霜的面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从江西瑞金到甘肃会宁,红军翻过寒风凛冽的雪山,走过无边无际的草地,饥饿压不倒他们的信念,寒冷冻不住他们的赤血。所以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远大征程”。回望为理想而奋勇拼搏的英雄风姿,感悟长征精神。我们不忘来路,继续为理想出发。

感悟长征精魂,只为开启新时代的理想征程。长征的胜利在人类精神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精神薪火相传,不断书写着时代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向前。”光明与黑暗的搏斗,长征精神鼓舞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它不仅是红军胜利的根本所在,更是我们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长征初心,早已在一代代中华儿女心中刻下不灭的烙印。新的长征路,我们要延续长征精神,走到充满理想主义光芒的未来。

感悟长征精魂,把握理想征程,需将长征精神落到实处,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于刚迈进大学的我们而言,未来的人生路漫长,理想的远征,需要有强大的信念。追逐理想,就要不畏坎坷,迎着风雪攀越高山;追逐理想,就要意志坚定,哪怕风雨兼程,不达目的不罢休;追逐理想,就要脚踏实地,以长征精神为指导,让火种不灭,走向我们的“新长征”。

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如今的盛世太平,这一切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自觉传承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我们需要树立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传承长征精神,我们需要把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联系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感悟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悟以往之鉴,开理想征程。

好句欣赏

雪愈下愈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北风也更加峭厉。对面那四座尖尖的山峰已经消失在浓雾里。江面上混沌一片,乌江显得更加宽阔也更神秘莫测了。

现在他像大蜥蜴一样爬得相当迅速,高高地仰起头颅,究竟是故意不看那轰鸣的流水以减少恐惧呢,还是蔑视死亡。

同志们!这是胜利的关头呀!犹豫不得呀!冲过去!冲过去!冲过去就是胜利!……

而历史的昭示决不止此。长征留给后世的是无价的精神财富。中国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是人间罕见的;他们所显示的勇敢和坚毅,是人类美好品质最辉煌的范例。

当追击敌人的枪声在晚风里最后飘失的时候,东方升起一轮明月,静静地照着泸定桥。 这桥虽然还是寒光闪闪,但看去却像是软软下垂的吊床,不再令人惧怕。

读的书多了,读的速度就快了。尤其是小说,越读越快,越读越喜欢。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是有一种幸福感、成就感在里面的。有人说,我们要做到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这是一种能力。我发现在自己也在慢慢获取。

这是一本小说,总共600多页,为了买他,前后等了两三个星期吧,但是两三天就读完了。读他的缘由因是在网上看到教科书事件很是愤慨,进而延伸到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进而延伸到魏巍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他的人生,进而延伸到魏巍的作品,然后就看到了这部小说。原以为是写抗美援朝的,也没对书名做过的联想,直到书到了打开一看,才知道写的是长征。这部小说的前言是聂荣臻元帅写的,后面附了一封胡耀邦同志的信。前后两位重量级的党内人物算是为这本小说作了背书,在小说史上应该也是不多见的。因是网上对长征的表述越来越多,自己也间隙看了不少,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有了大致的轮廓,所以读起来很轻松。这本小说读下来就觉得很薄,读了好多一回头就感觉跟没读一样,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正常的。好多的历史细节,在小说里并没有体现,当然,我也不知道这些细节是不是真实存在。但是,小说并没有着重在恶劣环境的描述,对红军经历的苦难做深刻的描述,对我印象最深的仅是过雪山。我不敢妄自猜测,但是作者仅是用娓娓道来的语言来表说长征,对于战争的表述、攻防的体现并没有过多的去展示他们的历史意义。也有可能这是一部小说,写的沉重了,或者激昂了,可能都不好,不利于受众的阅读。但是这本书的最后,写了张国焘在四方面军开展的党内斗争,读来很是让人愤慨。

事物的发展很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拿党的事业来说,他是一步一个坎,一脚一个坑。党的幼年失去了太多的惊才艳艳的英杰,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是如此的无怨无悔,为了民族和自己的理想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我们现代人看来是如此的傻、如此的不开窍,但是他们却甘之如饴。我们发展到现在核心的竞争力虽已不如从前,但是核心的要素仍然存在。即使有些人变成了恶龙,但更多人的心中埋有种子,这种子经风历雪来春仍会破土而出。我们不要怕,短暂的曲折并不能吓倒我们,前方的曙光仍在照耀着我们。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党员对组织的信任是如此的不设防,对组织的付出是全部的、毫无保留的,也正是这种全部的、毫无保留的导致了党的事业发生了曲折。我们在发展中要做到不盲从、不迷信,但是在面对组织决定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这种握有最终的解释权、拥有着不受监督的权力时,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可见任何组织内都会有腐朽的机体,我们要做好预防,避免这种人窃居高位对我们的事业造成大的打击。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种苦难是由外界带给我们的,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能够做到警惕而敢于斗争,但是内部的呢?就拿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后是南下还是北上的问题,领导层的难以统一,私欲的膨胀导致的是基层普遍的无所适从。思想的混乱是最大的混乱,这种有党内斗争引起的争论,对我们事业的打击是比外界还要沉重、还要黑暗。我们很是可惜那些无辜牺牲的勇士,他们本应该是建设我们国家的栋梁,最终都成了斗争的牺牲品,可悲耶夫!

权谋厚黑是走不远的。一时的胜利并不叫胜利,一时的失败并不叫失败,这是我看了写书的感悟。只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才是论成败的时候。我们待人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顿而谄媚,也不能因一时的强盛而凌人。我们要拿出自己的真心,用思想去改造人。这就要我们站在思想的制高点,用我们切实可行的理念去吸引人。权谋并不是人生大道,这是有损阴德的。当然,一时的伪装可能会迷惑人,蒋公在这部书里面就是这样的角色。若因时局困顿而俯身下士,一待时局好转便弃如弊履,这便是小人做派。可能背信弃义者会获得一时的胜利,但是一种样板是会衍生出无数的野心家,最终导致事业的失败。我们要行大道,虽然这很累但终将熠熠生辉。这世上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我们的经历平淡而又无奇,所以我们更要行大道,这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自我提升。一定要记住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这世间的享受除了声色犬马、灯红酒绿,还有更高级的被需要。

政治斗争是十分残酷和无情的。无论是党派斗争、阶级斗争还是党内斗争,都是十分残酷和血腥的。我们在面对严峻的形势时,不要抱有理想化的幼稚病,更不要对敌人仁慈,对敌人仁慈是对同志最大的伤害。这在战争年代显得尤为显著。幼时听老人讲,国民党杀共产党是用麻袋装的,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就是如此。斗争不会因为你的软弱就会松劲,他只会变本加厉,大开杀戒。你不成长外界会逼着你成长,如果还不成长那就只有毁灭一途。党外的斗争残酷,但是同志们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死,那是一种“幸福”;党内的斗争也是十分残酷的,但是同志们的呢?路线斗争、队伍整顿,这些都加强了党的力量,但是政策执行者的不深入不了解而导致的扩大化却给党带来了伤害,这种伤害有创伤性应激反应的因由但更多的是一腔热血盲从的莽撞。我们不能苛求先烈们的十全十美,在那个斗争年代,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是杯弓蛇影;他们对自身理想的宗教式信仰、圣徒般的虔诚是不容任何沙子和打折扣的。我们后人要怀着最大敬意去看待他们,并有意识的去吸取并加以改正。历史上的残酷年代,我们很久没有经历过了但不代表他就不会永远不发生了,可能他只是换了一个方式依然存在着。

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那些兵啊。他们在长征途中,宁愿饿死冻死也没有犯一条纪律,他们在困难重重中拼死也要完成任务,他们无惧风雨、视死若生。这些在旧社会被压迫的人,谁管过他们的死活?谁听过他们的呐喊?他们像蝼蚁一样,是党给了他们希望,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给了他们当家做主的权利。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东西,却是那时候他们奋斗一生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我们要珍惜,要感恩。红军是干人的队伍,干人就是榨干了的人。但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幸福的,他们拥有了做人的权利,知晓了自己的事业。他们不但是精神的幸福,物质也是幸福的。他们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平等的,他们的物质条件是要高于同时期的其他人的,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头一遭的。如果你对我们子弟兵的历史了解的越多,你就会越为他们所感动,这种精神他们保持的很好,一直保持到了今天,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基。红军从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至到陕北的七千人,这些经历过长征的人们,是中华民族最精华的火种,他们随风而散,终将染赤了这华夏大地。

小说读完了,掩卷而思,有所悟又无所悟。可能要待到春暖花开时,再会触碰到那现在无法忆起的章节。我的国很大,有很多历史的脊梁,我们要好好的保护他们,时刻铭记着我们来自何处将要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