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超级结构》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1-27 09:34:3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超级结构》读书笔记

如果在第三幕中出了问题,那么真正的问题应该在第一幕。

在写作过程中以及涉及结构问题时,会强调一部小说的总体情节取决于里面的某一位人物面对死亡的方式。

如果没有涉及生死,人物关系就不够复杂。

到目前为止,有三种类型的死亡:肉体的、职业的、精神的死亡。

第一类死亡是恐怖小说的材料。

第二类死亡出现于主角的职业是其行为发生的原因的场合。

第二类死亡也可以是这个人物身负的或者强加于他身上的某个角色的死亡。

精神上的死亡,这种死亡的主战场在主角的内心世界里。这个人物正在追求自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品质,追求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属性。如果他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这件事就像是“精神”的死亡。

不管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东西,以它为开头去写一份文档,当故事和人物出现时,快速地把它们记录下来。放手去写,不需要思考太多。让你的潜意识把你远远地跑出去,抛到它想要让你去的任何地方。

写很多很多。

跟着那些已是离题万里的思路下去。

然后把这个文档放到一边,一天后再重新拿起它,为它做注释。你仔细地审视它,找到写得最好的部分,把你喜欢的部分标示出来,深化最初的那些思想,等等。

然后,把脑海里涌现的那些源源不断的粗略想法再添加进去。

第二天,再次拿起这个文档,再为他做注释。这个做法你重复多少次都行。

三句话就可组成一次电梯游说。

第一句描述故事中的人物、他的职业和最初的环境。

第二句是不归之门。

第三句是死亡赌注。

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让主角和读者之间建立起联系。

然后为这个故事设定目标,这个目标需要通过奋斗才能达到,还会伴随着某种形式的死亡。

对抗产生冲突。

最后,在结尾的地方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是内心的和/或外部世界的、精神的和/或肉体的战斗。当我们到达超级结构的最后的战役部分时,还会发生一些事情。

节拍:

第一幕:困扰、1号不归之门

第二幕:镜像瞬间、2号不归之门

第三幕:最后的战役

一个场景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目标:每个场景都必须有一个场景目标。就是说,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出发,这个场景里都必须有一个动力,它让某些事情得以发生。

读者需要知道的是,在这个场景中,提供叙事视角的角色想要的是什么。哪怕这里只有他一个人,这个人物也会需要某些东西:安慰,宁静,一杯冷饮。

这个目标可以明确表达出来,通过语言。或者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达。

对立物:是什么样的人物、地点、事件或者环境导致提供叙述视角的角色无法实现他的目标?

对立的要素可以是外在的(例如另一个角色),也可以是内心的(例如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模式)。

也可以设置社会性的反对力量。任何一个想要维持现状的群体都能提供这样的对立面。

自然本身也会在场景中提供对立物。

当时间是极重要的因素时,自然或者环境就会成为巨大的障碍。

结果:每一个场景都必须在某一个地方结束。一个场景大体上会有这么几个结局。

1好

2不太好

3非常糟糕

就虚构小说而言,无论场景是明显的还是隐蔽的,场景的结尾越糟糕越好。

因为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会感到担心,他们想要看到他们牵挂的主角能通过故事中苦难的考验。主角做得越成功,他们就越放心。

在多数情况下,你在设计场景时,要让主角在这个场景结束后处在一个更不利的位置上。

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场景不能有好的结尾。有时候,为了留一点喘息的空间,可以发生一些好的事情。

但要让这些好事导向不好的事。或者预示着更多的麻烦。

意外:一个大场景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可以是一段曲折的情节,一个新的人物,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描述,甚至一行对话。任何出乎读者预料的都是好东西。

看着它

打算写一个场景时,先花点时间在大脑影院预演一下。注视着场景一点点地展开,让各种角色进行即兴表演。

就这么注视着,直到有所感觉。

感觉它

全神贯注地体会这种感觉。

信任它

写下这个场景,不要思考,相信自己的感觉。在写这个场景的时候一直用心去感受。

当心里有疑问的时候,去重写那些情感,让它们破坏已经写出的那些内容。高温总比不冷不热要强。在修订时你可以不断地回头去重写。迈出第一步,尽情地去发挥。

修改它

在修改写出的场景或者底稿的时候,你要分析情感结构,让它以最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

给自己提出以下问题:

1这种情感让人觉得舒服吗?

2它与那个人物的形象一致吗?

3它揭示了这个人物的新的面貌吗?

4它使这个场景增色了吗?

5它对整体情节有助益吗?

接着,审视向读者展现这种情感的方式。把情感呈现在纸上的方法大体上有五种。

可以为它命名。可以通过行动、身体的反应、内心的想法、对话、来呈现它。

1、困扰

开头的困扰,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我们确切知道的是,她正面对着一个日常世界里的巨大麻烦。

巧妙地让一名读者去关注一个角色,靠的不是人物多么美好,而是那些对他们构成威胁的麻烦、挑战或者改变。

从第一段甚至第一行就应该用困扰。

改变是一种困扰。

也可间接地提到尚未到来的麻烦。

或暗示一件已经发生了的麻烦事,后文将对此做出解释。

在第一行要尽可能使用令人琢磨不透的句子。

也可以把麻烦放在第一段话的结尾,提供一个“令人震惊”的因素。

开头要快速、积极行动。

困扰并不一定非得在最开始的时候发生,可以从头到尾都安排一些。当关于下一步写什么成了问题时,那就去制造麻烦。

只要带一个拿着枪的家伙进来就成了。

2、爱心包裹

可能极大地提升读者对主角关切程度的故事元素:爱心包裹。

爱心包裹:主角与其他人的一种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他的语言或者行动表明他关心那个角色的幸福。这使得主角变得有人情味,能激起读者的同情心。

一个由爱心包裹建立起来的关系让一个角色不会沦为一个完全自私自利的人。我们不喜欢这样的人,我们也不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

主角在故事发生之前就有的一种关系,因此,在第一幕早期的某个时刻就能让我们大致地了解到这种关联。

一部小说产生的主要影响应当是情感方面的。

在表现一个角色人性的一面时,你要把他与读者的集体无意识连接在一起。不要害怕袒露人性:关怀、缺点、怪癖、疑虑、内心冲突、爱、激情、愤怒、脆弱以及力量。

3、反对转换的论点

设置主角姓顾弧线反对转换的论点,然后在结尾转变,可以向好也可以向坏。

读者期待有明确的开头、过程、结尾并且在故事结束时带着某些寓意的旅行。

主角有自己的信念,而这些信念会受到故事中形形色色事件的挑战。

4、制造麻烦

在第一幕的中间部分的场景,我们会闻到一丝让人不安的气息,那就是要有大麻烦了。这还不是故事的主要冲突,因为我们还没有进入第二幕。

不过我们能感觉到它就在那里,并且在逐渐逼近。

这有点像是一个预兆,不是这个麻烦本身,而是指关于它的一种感觉。

开头的困扰出现之后,就有了一个引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机会。

让这些人物在一定的空间里行动起来,描述日常生活世界,确定整本书的基调,等等。应当在这里展示一些人物之间极小的冲突和张力,它的意义仅仅在于它是一个麻烦的时刻,提醒读者将发生更大的冲突。

麻烦经常会通过令人惊讶的消息制造出来。

画面之外的场景:当你不知道下一步要写什么时,花一些时间就其他主要人物此刻的活动进行头脑风暴,想想他们想干什么我们看不到的事。

5、1号不归之门

小说在开头就告诉我们主要人物是谁,即将到来的局面如何。它让我们置身于即将出现混乱的小说世界,还暗示了就要到来的某些主要麻烦。它具有冲突和张力,因为它对于所有优秀的场景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样的小说不会成为“故事”,除非我们进入第二幕的对抗中。

要想到达那里,主角必须通过一道不归之门。必须让人有这样的感觉,你的主角一旦跨过那道门槛,他将再也不能回头。这道门会砰地一声关紧,他不得不面临死亡的威胁(肉体的、职业的或精神的),要么他战胜它,要么他死掉。

一部成功的小说,会涉及巨大的麻烦。真正的性格特征只能在危机中才能被展示出来。

如果你在第一幕花费了太多的时间,那么故事会变得拖沓。读者不会带着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它。他们用的是感觉,故事在1/5之前就要开始高速运转。这道门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界点和确切指向事关存亡危机的通道。

建议:提供了一个值得效仿的角色吗?在开头的几页中创造了一个困扰吗?知道故事中的那个使馆存亡的危机吗?创造出的那个迫使人物进入第二幕的冲突的场景了吗?它足够强大吗?主角能坚持得住不进入这场景斗争吗?出现在总页码中的1/5之前吗?

换一种方式来描述一部小说,它是关于一个人物遇到了意志力量挑战的故事。如果这个人没有采取行动,那他就不过是一个懦弱的人而已。你的主角绝不能是一个懦弱的人!但是有些事情会超出他的控制,就像是在一间闹鬼的屋子里,一扇门在他身后砰地一声关上了。我们可以把这些事件看成插入的情节。

6、踹小腿

穿过1号不归之门后,这个人物必须面对一处障碍,它是第二幕事关存亡的危机中的第一个真正的考验。

这个新的麻烦与整个故事有关。它是主角走向前台、卷入主要冲突时遇到的首个挑战。

不要让人等待这个场景太久。读者知道你已经身处事件的中心了。如果你把踹小腿的动作拖延得太久,读者就会开始怀疑事情是否真的到了看上去那样糟糕的程度。

踹小腿的动作也可以是一次情感上的震荡,一次内部风险的加深。

一个踹小腿的动作是故事构建过程中的一部分。小说情节向前发展, 就需要持续增加麻烦。这个节拍是第二幕中的第一次出击。对于将要经历整个故事的读者来说,它是很重要的。它让他们开始相信,这本书的其余部分为主角准备了更多以及更大的障碍。

列出一份可以阻挠主角的障碍物和反面角色的长长的单子。尽情地去写。当你写出十五项或者二十项时,把里面最好的挑选出来,按照坏的、更坏的、最坏的顺序排列。

其中最坏的那一项,就是踹小腿的动作。

制造麻烦是你的职责所在,在书里的每一个场景里,都要毫不犹豫。

7、镜像瞬间

主要人物在某一时刻不得不象征性地审视自身,就像在照镜子一样。他正面临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改变或者死亡。

精神的生存和死亡;肉体的生存和死亡。

两类镜像瞬间:

1我是谁?我变成了怎样的人?为了做出改变,我需要做些什么?

2我不可能在这场斗争中取胜。我要死了。

第一个类型的镜像瞬间告诉这个人,他必须成长为另一个更优秀的人(如果他没有做到,我们将看到一个悲剧)。

第二个类型则要求这个人为了生存而变得更加强大。

镜像瞬间帮助作者确定想要写的小说的类型。

当我们深陷危机时,我们会做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改变。不朽的小说同样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它描述了一个人如何凭借意志的力量接受那些危及生命的挑战,并由于这种不懈的抗争而脱胎换骨。只有在我们感受到必须有所转变时,才会发生转变。镜像瞬间为小说中的人物,最重要的是为读者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

8、抚摸小狗

到了第二幕中的某个时刻(通常就在镜像瞬间的前面或者后面,抚摸小狗的节拍说明主角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也许他心里不是很情愿,但他还是这么去做了。)

这会让读者的情感与主人公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抚摸小狗的瞬间对主角构成威胁甚至直接让他身临险境时,它是最棒的。

抚摸小狗与爱心包裹之间的区别在于,爱心包裹与故事开始之前已经存在的关系有关,而抚摸小狗涉及的是突然出现在第二幕麻烦中的一种出人意料的新关系。

作品中如果有了爱心包裹,我们会因为同情心而被那些不会只顾自己的人物所吸引。一个抚摸小狗的瞬间会强化读者的这种感受。

可以利用抚摸小狗来塑造一个新的角色。

在提纲逐步扩展的时候,可以自由地移动这个场景,给予它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例如你在写一个特别紧张的场景,然后在一个充满悬念的地方中断了,这个时候,一段抚摸小狗的节拍表现了主人公的仁爱精神,同时还能延续这种张力。

如果主人公一门心思只为自己着想,就会给读者带来负面的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可能不太明显。抚摸小狗的举动增添了一个极为必要的对立物,抵消了这种不良氛围。它既可以是像救人一命这样的大事,也可以是像给予某人一句很有必要的友善的话这样的小事。

9、2号不归之门

主角又一次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主角穿过这道门,那里有他无法回避的最后的战役,他要进行彻底的解决。

主要的行动发生于第二幕,赌注是死亡(肉体的、职业的或精神的死亡),主角不得不去参加战斗。

第二幕由一系列事件组成,在这里,人物要直面和抗拒死亡,有敌对力量与他作对。

在一部小说中,第二道门是一个重要的危机或者挫折,或者是某条线索或者是某种发现。无论它是什么,它都会把整个行动引向最后的战役。

除非有进入最后战役的方法,否则第二幕将永无止境地延续下去。三幕式结构自身的节奏告诉我们,这第二道门大概会在这本书余下的四分之一或者再晚一点的地方打开。

读者不喜欢看到主角通过机缘巧合的方式帮助他人摆脱困境。因此,不要让第二道门有提供这种可能的机会。危机或者挫折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出现,是因为它不是一种帮助,而是一个麻烦。但是,应该安排一个发现或者一条线索,是因为主角做了什么事情才发现了它,或者赢得了它。他费尽心力或者经过深入思考后,才打开了这道门。

10、增长的力量

通过第二道不归之门,很快就要参加最终战役。

知道最终战役将很快来临,反对者会集聚他的力量。

第三幕中,冲向结尾的势头丝毫没有减退。第三幕就像是奔向一处瀑布,你不能停下来。反对者知道这个情况,他积蓄力量。他知道即将面临哪种乐星的死亡威胁,因此,他为最终战役做准备是合情合理的。

增长的力量应当是一个“更坏的”环节。

无论写的是哪一类小说,写出来的故事感觉都应当给人一种像《星球大战》中的垃圾压缩机一样的感觉。你们的主角被推入小说的情境中,然后他注意到那些墙壁开始将他围困起来。在第二幕中,他还有时间去逃离危险,但在第三幕,时间都用完了,四周的墙壁即将把他压成碎片。

11、熄灯

最深沉的黑暗,似乎一切都已经消失的时刻。

这就是熄灯,这是一个看上去主角似乎不可能在与死亡的抗争中取胜的时刻。

也许是那些与他正面交锋的力量过于强大。

或者是他没有更好的选择,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这儿是你让读者去咬他们比喻意义上的手指头,甚至去咬真正的手指头的地方。

你要让他们意识到“无路可走了。”

主角心中也要升起这个念头。

熄灯通常发生于临近最后战役的时刻,因此,书的结尾部分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列失控的火车。

它是一种“死亡和再生”的节拍。英雄人物必须“摆脱这段旅行中原有的个性,建立起一种新的能适合人物回归平凡世界的品格”这是作品中的一个决定性的“净化环节”。

这会在作品的受众心中完成一次宣泄。在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里,读者会超越纯粹的叙事层面,转向一次真实的“意识的扩张”。

人们总是会在灯光熄灭的时候最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

再生只能发生于死亡之后,死亡常常是指主角最想拥有的事物的牺牲,它可能是他自己的生命。

12、Q元素

在小说中,主要人物在似乎丧失一切的时候逼近了故事的结尾。

灯光熄灭了。

眼下他需要的是勇气和动力,以奔赴最后的战役,就在这儿,Q元素来了。

Q是第一幕中准备的一种情感动力,在第三幕的关键时刻,它再度出现为小说提供灵感或者指导。

有时Q元素是一个象征符号,它以实体物的方式出现。

有时Q元素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导师的回忆。

有时Q元素可以是一种负面情绪。

伟大的故事都与死亡有关,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人物必然要面对恐惧。当所有的力量都集结起来反对主角时,恐惧会表现得最为明显。恐惧和常识想让主角甘拜下风,然后逃之夭夭。

是什么让他留下来进行战斗的?是Q元素,这种情感因素会在最需要它的时候出场。

选择一个Q元素,在第一幕的前半部分写一个场景,把这个元素从情感上固定在主角身上。在第二幕中当作一次提醒而再次提到Q元素,也非常有用。你的手段一定要巧妙,应当几乎像一张看完就扔掉的广告传单一样不引人注意。只要它在取得最后的成功时让读者在心里对它有一点印象就足够了。

一部小说写的是一个人运用意志力与死亡的力量作斗争的故事。这种战斗的缘由不能仅仅是分析性质的。我们会出于情感的原因而行动起来,而不仅仅是因为逻辑推理。

13、最后的战役

每一个伟大的结尾都是一次最后的战役,它发生于主要人物的内心或者身外世界,有时是二者的混合。

身外世界的战斗,指的是物质力量集结起来反对主角。

人物内心的战斗,指的是他不得不解决的心理上的战斗。主角表现出促使自己改变的勇气吗?

最后的战役是小说的关键之处,一切都要引导到这里来。没有它问题得不到解决,事件不会得到妥善处理,我们读完这个故事也不会有一个完整的感觉。最后的战役能发挥作用,只是因为它必须在这里,否则压根儿就不会有故事。

如果男主角已经体验过一次“我可能会死掉”这类时刻,那么你笔下的最后的战役十之八九会是与肉体上的死亡相关的。

如果体验过的是“我是谁/我变成了什么样子了?”这样的时刻,那么这个最后的战役将有可能是内心的斗争,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

描述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的曲线发展的方式之一,是在最后表现出对勇气的追求。在一个外力型的结尾中,例如在恐怖小说中,主角必须鼓起勇气,与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对手作斗争。如果他死掉了,就是悲剧。

如果战争发生于内心世界,主角必须找到一种道德上的勇气,去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他没有找到,这个故事就会成为另一种类型的悲剧,主角留下来承担后果。

14、转换

人物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或者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或者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人物打量自己,沉思我是谁?这说明他必然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如果他打量自己,想到是我可能会死掉,这说明他必然会为了生存而变得更加强大。

请记住,故事里发生的事件都与战胜死亡有关,没有人在摆脱它之后还会保持原样。

在一个人物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例子中,最好通过展示这种变化的方式来证明这种转换。

只有人物发生了改变,故事才能结束。

在一些例子中,也可能发生拒绝改变的情况——这就会造成悲剧。

读者会为了两件事情而买你的书:情感投入和故事完成。你把他们带上路,让那个他们和主角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然后结束这个故事线。

读者们喜欢担心。他们喜欢为那些他们关心的人物担心。他们为主角如何才能或者离开这个故事而忧心忡忡。从头到尾都要把这些问题放在你的脑子里,在故事结束时,给他们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

对结构的深刻理解,能够让故事写的更好,更明白易懂,更强烈,更有影响力。

声音、想象、人物、对话、场景、出人意料的事件、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