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赤水河北岸的斗争》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3-23 08:13:27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让孤本不再“孤读”
——《赤水河北岸的斗争》读后感

李定林

当我拿到《赤水河北岸的斗争》这本黄皮草纸“孤书”时,心情分外激动,因为我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只是从未见过。记得读小学时,每年清明节,老师都要带同学们到烈士塔去为烈士扫墓,听老一辈们坐在台阶上讲述熊家麟、赵瑞林等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我们常常被他们英勇悲壮的故事所打动,这些故事激励着每一个少年茁壮成长。后来,听说这些故事就在《赤水河北岸的斗争》这本书里,所以一直想读到此书。几十年过去了,竟也未曾读到。
图片

《赤水河北岸的斗争》1960年4月古蔺县委文艺采风办公室编印(图片来源:古蔺同乡会)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微信朋友圈发现了《赤水河北岸的斗争》的踪迹。一位退休大学教授,一位热衷于研究古蔺历史文化的泸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董代富先生,公布了它的影印件,寻求这本“宝贝书”的新生,希望能把它整理再版,把当时开展古蔺地下工作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以此激励后人。我眼前一亮,决定帮助董先生完成这一工作。

民国时期古蔺县行政区划示意图。《赤水河北岸的斗争》中的故事,就是在这个版图中发生的(图片来源:古蔺同乡会)
于是,我追根溯源,终于在正写作太平、二郎镇史的胡良伟老师那里,见到了这本珍贵的书。古蔺,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赤水河北岸。那时,全县人口50多万,面积5000多平方里(包括后来划归叙永县的水潦、关兴、云山、金尼、赤水、海风、麻城等乡镇)。据古蔺党史资料1949年的统计,全县地下党员共2379人,当时被称为“小陕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使古蔺的一批青年志士离开家乡,四处奔走,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走上革命道路。

退休教师胡良伟

1927年,古蔺镇龙山的邓伯民(丁伯夫)、乐用的熊正阳,在重庆读中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冬被派回古蔺工作。1933年秋,邓伯民由团转党,负责领导古蔺党团工作,建立了古蔺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共青团千户庵支部。1935年初,中国工农红军进入古蔺,古蔺地下党团组织积极配合,团结群众,支援红军四渡赤水河,取得了战略转移上的伟大胜利。

1938年初,中央特派员和四川省工委派北上延安途中的熊少阳,返回古蔺领导地下工作;同年秋,重建中共古蔺特支。1939年2月中共古蔺县委建立。1941年,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古蔺县委贯彻上级“长期埋伏,隐蔽精干,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有计划地组织党的骨干和已经暴露的党员,转移到重庆、彭水、叙永、毕节、大定等地开展地下活动。1941年8月,叙、蔺、宋三县特区委转移到古蔺岔角滩,古蔺地下组织由特区委直接领导。

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中共古蔺县委恢复,并积极建立武工队,开展地下武装斗争。1944年7月,为迎接全国解放,建立了中共古蔺中心县委,领导合江、赤水、习水、金沙、遵义、大定、叙永、古蔺的党组织。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贵州挺进古蔺边境亦水河,中共古蔺县委当即与之联系,配合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12月10日和平解放古蔺县城,开创了古蔺历史的新篇章。

《赤水河北岸的斗争》于1960年4月成书出版,由中共古蔺县委文艺采风办公室采集编写。全书共8.5万字,收集文章21篇,反映了1935—1949年12月解放以前,古蔺民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地下斗争的英勇故事。此书比1961年12月出版的著名小说《红岩》还早,是当时古蔺人民为我党40周年诞辰奉献的一份特别礼物。

孙应举(古蔺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召集王海清(古蔺县老区建设促进会文史部主任)、李定林(泸州市交通路政支队退休职工)研究翻印事宜(左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古蔺民众与敌人的斗争非常惨烈。在艰苦的岁月里,党组织和党员们直面险恶环境,如黄铁才、余辉、熊家麟、赵瑞林等等,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表现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谱写出一曲曲山乡里的英雄壮歌。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古蔺民众的心里。

收入《赤水河北岸的斗争》中的都是一些经典文章,有红军团参谋长刘湘辉的回忆,有邓伯明、石建维、熊少阳、邱逸生、邓应祺等老地下党员亲自撰写的文稿,还有通过采访其他老地下党员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记录下的真实故事。他们都是亲历者,有的是从江西过湘江,四渡赤水负伤流落在古蔺的红军战士;有的是从古蔺出发,爬雪山过草地的古蔺战士;有的是当时地下组织的领导者……他们所讲述的故事,真实而生动,极具感染力。

  2018年11月3日《川江都市报》第7版刊发《让孤本不再“孤读”》一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书在档案馆得以保存,留住了历史的印记。自此以后,古蔺县在整理和撰写当地的地下斗争时,许多相关文稿的史料线索,都源自于《赤水河北岸的斗争》。可见,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