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吾意独怜才》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5-31 07:25:3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吾意独怜才》读书笔记

《吾意独怜才》的副标题是“五常谈教育”,是一本张五常教授结合自身成长、培养学生、养育孩子的经历,以及多年见识和思考,而发表的一些对教育的真知灼见。通读过后,很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也有很多精妙的方法是普通人也可以模仿,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自己读到的太晚了。

简单介绍一下张五常教授,其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我自认的老师——唐朝老师——自认的老师。用一位书房学友文章里的话来说,张五常之于经济学,类似巴菲特之于投资,他们都不被主流圈子所认可。

可巴菲特自己无可比拟的财富,压着那些所谓主流圈子,即华尔街专业投资人士无法辩驳;而张五常的经济理论是最能达到经济学的最终目的:“解释世事”,这使其他理论变成了一种象牙塔里的学术游戏。

言归正传,书归正文。《吾意独怜才》是张教授发表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合集,从书的目录可知其大概。自序和引言之后共七章,分别是学习的方法、个人经历的问题、教育制度、语文怎样学才对、养之道、教之道、天赋与成就。

我按照自己的习惯,从书中选出对自己触动最大的四点,分别是学习要从假设大师是对的入手、读书、思考、写作。因为张五常教授说的太精彩了了,我只好多复述,少自我发挥。

张五常教授的方法核心是学时有趣,见到成果,走少了冤枉路(文中带颜色的文字是直接引用原文)。因张教授语言风格是半白话文半古文,母语是粤语,文中很多词汇和语句读起来是别有一番风味。

学问要从兴趣入手,在重点出击。脑子要多休息,但读书时要集中,心领神会。任何科目,值得读的文章不多,所以选文而攻之所花的时间应该比读的时间长。读不是信,而是考虑,所以每有会意就要停下来细想。选老师的唯一准则,是学问的水平,不顾其他。发问很重要,所以要想好题目,一见到老师就问。

这是张教授学习方法的大纲,涉及兴趣、读书、选文、思考、选老师、发问。

我这个见人家在造诣上没有成就就视其言论如粪土的观点,错的机会是存在的。评画的高手,自己不一定懂得画。但从或然率的角度看,要避免费时失事,要有相当的可靠性,我的观点是可取的。你要信一个在书法上没有建树的人的书法理论,还是一个书法大师的经验之谈?

一般很少会有老师提出来这样现实主义的方法(为啥呢,请朋友想一下哈),这和我们学习投资一样,要向有优异理论和实践成果的人学习,而不是随意地学习,这对少走冤枉路是很重要的。

一、学习要从假设大师是对的入手

记得昔日拜艾智仁、赫舒拉发、普纳等高人为师,我的学习态度,是无论自己怎样不同意,永远是假设他们是对的才细想。这些高人当然会错,但机会不大。动不动认为他们错,不同意,我还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得什么呢?

假设他们是对的,我就会想,为什么他们会说那样的话?究竟他们是对在哪里呢?这样考虑,九成以上的机会到最后我发觉他们毕竟是对的,是自己低估了老师的本领。是的,假设一位专家是对而后想,比认为一位专家是错而不想下去,学习的收益远为可观也。

在这方面我是有重大惨痛教训的,可以拿出来作为一个笑资,供君一乐。话说,我上学的时候,大概是从初中开始的吧,经常会有一个惊人的举动。我常常会在考试的过程中,向老师发问,“老师,这道题是不是出错了?”老师大都是善意地一笑,说“你自己再想想。”

勇气可嘉吧,并且这可不是一次两次噢,尤其我经常问的就是数学和物理这两门课。结果嘛,当时我当然是很郁闷了,这题是错的我还能怎么做。最后的现实结果嘛,包括高考成绩在内,已经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在我所有课里,物理和数学这两门课学得最差。

我这是什么?愤青也!关于愤青,张教授在书中也提到过,描述得的确很像以前的我。

愤青——是不喜欢提出问题的。他们给我的感受,不是高傲,也不是无心向学,而是自以为是,以不知为知之,把世界看得太简单了。他们通常不知道问题的所在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对错分明,不考虑灰色地带,推理逻辑一塌糊涂。

现在我是这么看“与大师意见不一样的”,首先一定会先问自己,他会错的那么明显吗?一个大师名家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肯定是有原因的,是不会轻易犯很低级的错误的,而我能看出的大多是低级的错误。

其次,我可以先假设大师是对的,如果他真的是对的,那么我没有浪费时间,也学到了知识,揣摩了他们思考的方法。

走完上边这两步,95%以上的情况下,他们真的是对的,剩下的5%,我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那就暂且存疑,找人问问。

最后,我可能会通过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认识一位导师。我们学习时要考虑,要拜师,要有高手指点迷津。假如上来就是这个人不对,那个人是错的,很可能就会陷入“达克效应”,一事无成的概率非常大,还可能与自己的贵人失之交臂。

世界很复杂,我们要花很多年的工夫去做学问,才可以把世界较为简单的看。

思想是一条路,你没有走过,不容易知道怎么走。胡乱地摸索是愚蠢状态。如果你跟着一个思想大师走过一次,走通了,学得怎样走,就聪明起来了。

如果有一位老师带着你走,那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二、读书

先插一句话,我理解张教授书中说的读书,既指一般意义上读书学习,也指做学问、做研究。张教授首先声明,他要谈的是为了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知识是读书的目的,考试只是一个方法。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读到这,想起之前看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里也提到过,大意是说看一个人智慧不智慧,就看他能精准地掌握多少词句的准确含义。并且读书就是把一个个知识点,连成线,编成网,融会贯通,之后才算懂得了某个科目。

(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

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我理解张教授这里说的“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指的就是专注。对于专注,我之前理解得非常浅薄,直到读到一个小故事后才恍然大悟。故事(这是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一个大学里开讲座,讲完之后的提问环节,有个学生问道“你们觉得,你俩事业这么成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请你俩先写在纸上。”他俩不约而同地给出一个词:专注(focus)。

曾国藩也说过类似的话,“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意思是说,做学问就好比挖井一样,如果学得多而杂却都不精通,就好像同时挖了很多口井,却不能挖到泉水;不如只专心攻读一门学问,把它学深、学通、学透,就好像专心挖一口井,最终肯定会挖到泉水。我认为一个人到了二十五、三十岁之后,一定要选一个方向用功,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朝秦暮楚,而要潜心聚焦于一个既感兴趣又能养活自己的方向和手艺,五年十年之后大概率能给自己带来不错的回报。

(三)问比答重要

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

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

问,是一个人思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所有的思考,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每个人问题的提出与解读,是一个人进步最快的路径。用唐朝老师的话来说,产生疑问是研究投资和企业中的关键,千万不要把自己好不容易想出来的问题给浪费,自己一定要尝试自己去解决,真解决不了再向高手请教。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书要分三读。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我很同意张教授的做法,因为很多书,尤其是一门学术之内的专题,大部分人云亦云,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没什么深度,创意更谈不上。其实这是不值得花费很多时间去读的,选书的时间(我理解是包括浏览书刊在内)是应该超过读书的时间,较为可取的办法是听老师的介绍。

在吴军教授《阅读与写作》那本书中也提到这点,吴军教授把书分成三类,第一类书是用来浏览的书,是为了知道现在都有什么观点,其大部分是不值得花时间细读的,读这些书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量,因为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没有质量,同时也是为了挑选好书。

第二类书是工具类的书,这需要精读、细读、研究透,它们就放在床头桌案边,有疑问随时拿出来翻看。比如现在唐朝老师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就是我最重要的工具书,在阅读财报中常常拿来翻看。

第三类书是经典类书,这些书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常读常新,我们每当有时间或者有疑惑时可以随时翻看,比如《理想国》、《论语》等。

我当然没有张教授的能力,做不到“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一目十行),但是还是应该刻意练习,尽量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网上有很多快速阅读的练习方法和技巧。但不能本末倒置,只为了数量而数量,有一个实用的办法是每本书读完后最好写一些文字,哪怕一段话,一句话也行。

如果一个人读书量很少,很多典故和故事都不知道,很多字词都拿不准意思和读音(我读古诗文时常有),那卡壳是正常的。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这些问题都会慢慢解决,关键还是“尽你所能,阅读一切”。还真别说,最近随着这两年我看书的增多,投资方面的书我已经看得越来越快,其他一些我感兴趣科目的阅读速度也在变快。

三、思考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试都考过了,我就转作旁听生。有一次,赫舒拉发(J. Hirshleifer)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知识,书上都有,而向一个人学习,最主要是学习他思考的方法。

(一)谁是谁非毫不重要

在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张教授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们不要仰慕和迷信偶像,偶像是需要供着的,不容置疑的;我们需要的是榜样,学习他们的思维和方法,启发自己去探索。

(二)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关于这点我暂时从张教授这里学到的是,要试着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问,务求找到重点的所在。不要担心自己问得问题浅,这些浅问题说不定就是对问题最本质的思考。

(三)不要把预感抹杀了

逻辑是推理的规格;但若步步以逻辑为先,非逻辑不行,思考会受到压制。

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或见解的根源。

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复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

我目前缺的就是逻辑和证实。我脑子里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想法和观念,这都需要用逻辑和事实来检验一下。

(四)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五)例子远胜符号

善用例子的人是有方法,法门如下:第一,例子要简单而贴切;第二,例子要分真假;第三,例子要新奇(novel);第四,要将例子一般化(generalise)、典型化。

事实不可以解释事实;太多理论等于没有理论。

第五,要试找反证的例子

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证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证要找反面的例子。有实用性的理论必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可取的理论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证例子——如果反证的是实例,理论就被推翻了。

这部分比较难,先放这里吧。我知道的是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是不断地推翻以前的结论从而形成新的结论。

(六)百思不解就要暂时搁置

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间并没有白费。将问题搁置一旁,过些时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会在无意间得到的。

哝,我对“思考的方法”这部分理解得很浅,对“思考”这方面的阅读也很少涉猎。这部分大概是专业学术或者有科学素养人士熟悉的内容吧。我先把这些内容放这里,等有一天我需要了再回来翻看。

关于思考与阅读,我记得唐朝老师有一段精彩的总结,是我目前的“行动指南”。

“没有大量阅读为基础的思考和实践,很多都是重复踩踏别人踩过的陷阱,重复发明已经发明过的轮子,是对宝贵本金的浪费,也是对争胜的浪费。

“书籍是原料,思考是加工厂,验证、实践和反思是质检部,一个完整流程走完才有合格产品。”

这两段是鼓励我争分夺秒阅读的动力,因为我脑子里的原料太少了,我现在所遇到、想到的问题,大部分前人都已经有了答案,并且是非常棒的,拿过来用就行了。

可能有人会说,只会吃别人嚼过的馒头,那有什么滋味?智者查理·芒格帮我给出了答案,“我始终相信从别人那里学到现成精华的道理,不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空想,因为还没有人能聪明到那种程度。”

四、写作

不把思想写下来,不可能清楚自己想的是什么。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是在唐朝老师那,这立马让我对其佩服三分,当然现在是更敬仰了,不过后来才知道这句话是张五常教授说的。也正因为这句话,我才决定一定要练习着写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脑子变得清晰一点。

关于什么是好的文章,怎么写好,张教授早都说过了行之有效的办法,我需要的就是按着做就行了,但求清楚明白,逻辑井然,读来通顺,只此而已。

以短句串连成长句很多书有教,教得好。标点重要,书本教得好。动词的位置书本也教得好。书本少教的是重要的字要放在句首或句末,尽可能不放在中间。分段的方法书本也教得好,少教的是一段的首句与尾句不应该太长,以短句起笔或收笔读来有力量感。不是明显的短,是要有短的力度感受。我说过了,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文章要讲文气,而文气最容易是从背诵前贤的大作学得。

有些人在言谈间的思想表达够清晰,但文章写来却不清不楚。这种人的困难是不懂得怎样直写。直写就是想通了,自己怎样想就怎样写。做不到有三个原因。

其一是作者要卖弄一下文笔,或试行转转弯。这是为文的大忌。除非作者是文学高人,不懂得卖弄就千万不要卖弄。其二是下笔时左顾右忌,顾文法,忌错字之类。记着,初稿不要管这些琐事,写了出来再算。自己怎样想就怎样写出来,跟着慢慢修改。我说过了,好文章是回手棋。其三是文章写得不够多,以致想得清晰但不惯于下笔。熟能生巧,文章是要写很多才开始像样的。

那我现在练习写作是为了什么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自己思路捋清楚,同时也做一些记录,记下自己曾经在思考些什么问题,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走的,哪步对了,哪步错了,以供反思。如果再能给读者们提供一个正面或反面的例子,那就有一些意义和价值了。

写文章不是我的主业,当然我没有想过写个什么10w+的爆文,或通过文章建立一个自己品牌,或通过公众号发文最后实现流量变现,等等(主要是自己能力不也允许,哈哈哈)。我主要精力是放在投资上,公开发文这么久了,却从来没有聊过投资,这的确是个问题。

一方面是自己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欠缺,很多意思表述不出来,写出来的话误己误人;一方面最近一年看投资方面的书也不多,主要精力集中在读财报上,这些枯燥的财务报告想说出些东西,我还是“臣妾做不到啊”。

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梁山伯与祝英台,每个人对同一本书、同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一本好书就像一面镜子,可以从镜子的反射中看到自己真实的想法。

回到《吾意独怜才》这本书上,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比如教育的制度、教之道等,都很精彩。我想分享,但公众号也不让我发表啊,所以推荐大家“想办法”都去看一下这本书,对自己,对下一代的教育都很有价值、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