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医》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4-10 09:04:08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大医》读书笔记

“ 从中国红十字会筹办(1904)到新中国建立(1949)期间的大医故事”

看完马伯庸的《大医》上下两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还有一些名字和故事仍然让我记得,以至于好像不太能全身心沉浸到下一本书的阅读当中。整理完阅读过程的种种素材,发现可以记录的内容有很多。在这里留下一篇笔记,以为告别。

01

破晓篇

方三响在1904年的东北经历日俄战争的同时,孙希已经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伦敦体验上了现代广场政治生活,在同一天姚英子凭家世和个性在上海制造了“旧中国的第一起车祸”。从瑞士日内瓦发出的一封电报经过伦敦,上海,最终到达沈阳,由此将三人的命运串起,也开启了国际红十字会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本土化过程。

红十字会在本土落地进程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内几位开创者的身份值得一提,中国红十字会官网上(https://www.redcross.org.cn/html/2018-01/53212.html)创始人写的是吕海寰,盛宣怀,沈敦和三位。三人的身份分别是官员,商人,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对应的作为又分别是出名,出钱,出力,三人的合力奠定了红十字创立事业的基础。《大医》红十字会的故事主要背景是以沈敦和的前期筹备而展开的。

红会医院建立之初,回想起他们三人第一次入院报到的割症室救人并没有深入的印象。

我代入《大医》这个故事最开始的红会救援行动是淮北水灾。在蚌埠集外,从淮北逃难至此难民聚集在城外,生活中淤泥中,没有食物,衣不蔽体,随时遭受着疫病的折磨,他们现代医疗知识的匮乏,而清朝政府基层组织的基本没有,唯一的做法是紧闭城门,施粥数日而驱逐之,避民如火。而红会需要自带明矾清洁用水,进行疫病筛查,倡导卫生知识宣传,在药品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把防止疫病的大规模扩散放在了首位。可以想见更多人在城外是来不及得到救援的,他们成了一个浓缩的背影,映着无数百姓的生存现状。

作者借以姚英子的视觉,深入淮北,在见证了匪患的猖獗和一位孕妇的亡故(因产婆无卫生知识的操作,在子痫无药的困难情况下)后,毅然坚定信念,走向妇科医疗的道路。

引出故事的另一大主线——以张竹君(真实人物)姚英子(虚构人物)两代女医生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先驱力量。

辛亥革命时期红会的救援将故事拉向了高潮,辛亥革命者萧钟英和红会外科医生峨利生在马亲王笔下充满了魅力,他们是能代表那个动荡时代为家国,为理想奉献舍身的人们。

看完上半部《破晓篇》时,正好在武汉转车,利用这个时间拜谒辛亥革命陵园“六大堆”,但并未找到峨利生墓址所在。

汉口沿江大道

当时写下:“距离那时(1911年10月10日),现在已过去了有近一百一十二年。书中的大医精神让人眼前一亮,于是我想将红会大医精神的普遍传播当作区分蒙昧旧时代与普世新时期的一个标志点。翻阅过往,希波克拉底誓言,大医精神,乃至当代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仿佛将人与人的心灵链接地紧密起来了。”

从书中再回头看,我更多的发现,辛亥革命这条线在本书铺垫了很久很久。从徐锡麟安庆起义行刺事件对安徽巡抚冯煦的影响,冯煦写下:“来日大难,对此茫茫百端集;英灵不昧,鉴兹蹇蹇匪躬愚”,展示了清廷守旧势力的动摇。到方三响因防疫结识的上海黑帮势力,再到救治掩护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陈其美(真实人物),这条围绕辛亥革命的线索,都在侧面反映着红十字能医治的群众十分有限,作者有意的从辛亥之前的时代背景出发,非常有野心,自觉的呈现当时这样一群“医国者”的状态。这段辛亥革命前期往事是书写的比较有跌宕故事性的。

在绍兴徐锡麟故居录下的一段视频


那子夏的故事线索我稍稍感觉到多余,最大的作用可能是借由他引入了日本侵略者的“国际视角”,成为这个故事中阴谋家的化身。


02

日出篇

下半部书中大段采用跳跃时间的写法,在各段时间集中描写红会主角医生某一阶段的经历。

在抗战前的历史进程有二次革命、五省大旱、关东大地震、淞沪会战,这些大背景下的经历一次又一次把方三响、孙希和姚英子等红会医生抛至风口浪,磨砺其技术,锤炼其心志。可以说是主角团的打怪升级阶段。

这个阶段印象最深的,是以关东大地震为背景下展开的是红会救护队第一次出国救援,而下方这张照照片将在全面抗战时期,以颇为讽刺的方式反复出现。

1923年9月12日凌晨,在关东大地震期间,旅日华工代表王希天遇难,在押往军营的途中被右翼宪兵杀害。

随着抗战爆发,中国陷入至暗时刻,故事中三个人原本迷茫的前路,在痛苦与抗争中陡然变得清晰起来。

主人公的人生也开始有了大转变,方三响在延安郭梁沟镇的传染病调查,在和老徐(原型为徐根竹)共同治疫的同时,见识到了基层管理对于防疫的重要性。方三响追寻多年的童年问题:“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命运伤痛与苦难?”的答案渐渐清晰,姚英子在武汉接受颜福庆(真实人物,主人公童年偶像,学医起因)的委托,将一百多个烈属的孩子送到了重庆(原型为蒋鉴女士),孙希也终于在上海完全继承了峨利生医师的衣钵,外科手术的技艺臻于完美,可又在技艺巅峰之时为救人而自废右手,这有马伯庸一贯制造转折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意味在,只是在此处真的没有必要,浪费了这么好的医生可能在后文中的作用。

另外有几位重要的人物,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介绍到,需要诸位读者从书中寻找他们的具体事迹。

一位是与主角团一起几乎贯穿全文的人物记者农月鳞,在故事中起到了揭露真相,针砭时弊的作用。后记中说他是多名民国记者的合体,这样合理一些,很难想象这样正派冲锋的记者,职业生命的周期会跨越近半个世纪......

一位是红会的会计曹主任,这位因胆小怕事,斤斤计较,政治眼光不足,为子女忧心的老上海人为红会操劳一生,最终却以最为英勇的方式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位是医药实业家项松茂(真实人物),他是上海五洲药店的创始人。他在见证医药短缺,国有制药缺乏的情况下,毅然决然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最终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背景下被日军杀害牺牲。

最后浅浅表达一下对作者塑造的川岛真理子与翠香的不满意,他们都带有先天的残疾和伤痛,是受到伤害的人,但他们扭曲的作为太过于明显了,有点过于彰显主角团的精神魅力而矮化。

总觉这样的故事背景下,真实人物的故事与事迹要比虚构出来新建人物出彩的多。

带着最后的记录向着这个故事告别,感谢两个多月的陪伴,也让我看到近代中国可能讲的人和事真的可以很多。


03

两点延申

土耳其、叙利亚地震的新闻让我知道了阿拉伯的“红十字会”组织名为“红新月会”,以具有穆斯林色彩的月亮作为旗帜。因为红十字的基督教色彩,也因为“十字军东征”带来的战争苦难记忆。

红新月会旗帜

可以想见东亚和中东两个地区因历史上曾经的遭遇,对基督教的吸收和接纳是有很大程度不同的。


追看了一部以前比较火的医疗剧《白色巨塔》,剧外科医生中财前五郎与内科医生里见修二分别有着极高的技艺和道德追求,他们的几乎偏执的执着追寻自己的医道可能在现实医生中并不常见。

剧中戏剧化借由医生职场升迁问题,医术与医德之争,医患关系,医生自己的生老病死等具体而又细节的矛盾,展示一个最为朴素的道理,他们是医生,也是一个普通人,面对着普通人将面对的一切。只有当白色大褂着身时将那白色巨塔的层层光环笼罩在了身上时,他们对病人有着以近乎神一般的存在,在拯救病人的同时也拯救自己,如同片尾曲《奇异恩典》所唱诵的那般。

摘录                                                                                                              

1.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2.我保证履行由于我的专业我自愿承担的治疗和帮助病人的义务。我的义务是基于病人所处的软弱不利的地位,以及他必然给予我和我的专业能 力完全信任。所以,我保证把病人多方面的利益作为我的专业伦理的第一原则。由于承认这种约束,我接受下列义务,只有病人或病人的合法代理人才能解除我这些义务:

  ①将病人的利益置于我专业实践的中心,并在情况需要时置于我自己的自我利益上。
  ②拥有和保持我的专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③承认我的能力的局限,只要我的病人病情需要,我应向我的各种卫生专业的同事求助。
  ④尊重其他卫生专业同事的价值和信念,并承认他们作为个人的道德责任。
  ⑤用同等的关切和献身精神关怀所有需要我帮助的人,不管他们有没有能力付酬。
  ⑥主要为了我的病人的最佳利益,而不是主要为了推行社会的、政治的或财政的政策或我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⑦尊重我的病人的参与影响他或她的决策的道德权利,明确地、清楚地、用病人理解的语言说明他或她的疾病的性质,以及我建议采用的治疗的好处和危险。
  ⑧帮助我的病人作出与他们的价值和信念一致的选择,不强迫,不欺骗,不口是心非。   ⑨对我听到、知道和看到的保守秘密,作为我关怀病人的一个必要部分,除非对别人有明确的、严重的、直接伤害的危险。
  ⑩即使我不能治愈病人,也总要帮助他们,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要帮助我的病人按照他或她自己的打算死亡。
决不参与直接的、主动的、有意识的杀死一个病人,即使为了仁慈的理由,或应国家的要求,或任何其他的理由。为了覆行我对社会的义务,参与影响国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决定,提供领导以及专家的和客观的证言。 将我所说和所信的付诸实践,从而在我的专业生涯中体现上述原则——后希波克拉底誓词

3.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爱丁堡宣言

4.余谨以至诚, 於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专业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及家属之秘密,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南丁格尔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