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悉达多》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9-25 08:29:2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悉达多》读书笔记

       2023年9月24日,我们在浙江图书馆举办了《悉达多》共读交流活动,包括分享环节、问答环节和讨论环节。在分享环节,6位领读人先后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其中,2号领读人杜方正准备了发言稿。在征得杜方正的同意后,我们发布他的发言稿。

悉达多与浪漫主义

我想结合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来谈一下对《悉达多》的理解。为什么悉达多要告别所有人,包括佛陀,不愿意接受先辈的经验教化,而独自走上自己的探索旅程;为什么他要陷入俗世与欲望之中来找寻自我,最后找到的的这个“唵”又是什么。黑塞被称作“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而这部作品虽然副标题叫“一首印度的诗”,但我觉得在精神内核上可以追溯到德国狂飙突进与浪漫主义运动,二战和越战结束,美国青年中会掀起一股“黑塞热”,也深深影响了嬉皮士运动以及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亨利米勒,所以我的分享想通过思想史上的浪漫主义展开。

一、浪漫主义的内涵是创造与激情

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思想史上的浪漫主义不同于文学中对于浪漫的理解。文学上的浪漫是用生命中旺盛的情感与诗意对抗生活的琐屑、平庸、桎梏,像《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代表,而思想史上的浪漫主义,围绕反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学说展开的。启蒙运动者认为真理具有唯一性、普适性和可传导性,强调理性和普遍秩序,而德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国家,面对法国有自卑感,为了实现对邻国的超越,也需要从思想观念上掌握优势,德国掀起的狂飙突进和浪漫主义运动就是强调天才、创造和激情,有着深刻的内省和事物之间的差别性意识,代表作则是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和席勒《阴谋与爱情》。《悉达多》是一段寻找自我的旅程,也是有着浓厚的德国浪漫主义精神。开头 “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可是他,悉达多,无法让自己喜悦。”因为获得了他人的赞许只是满足了启蒙运动中强调的普遍秩序的规训,而它的内在生命(苏珊朗格)在这个过程没有发展起来。他在修行的早期就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果一个人扼杀了感官意义上的偶然之我,却喂养思想意义上博学多能的偶然之我,他是不会寻得自我的。” 头脑和理性存在于我们与真实世界之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真实世界,同时也阻碍了我们深入认识真实世界。黑塞非常喜欢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的核心也是探索人的压抑机制,而文明、理性是建立在压抑原始的欲望和冲动的基础上的,我们虽然是所谓的文明的现代人,但力比多,暴力,关系,自恋这些生命力是亘古不变的,理性与规训可以压抑,但不能使生命力消失,生命力的合理展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世界和自我,这就是《悉达多》的故事,生命力没有通过合理的方式展开,那么要么我们的生命力会衰弱,要么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展开,比如20世纪高度文明的欧洲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就是黑塞另一本小说《荒原狼》的故事。这是悉达多为什么要离开所有人的训导,让自己陷入俗世之中,因为内在生命的成长过程必须通过自己的激情去创造,而不是理性与规训。

二、浪漫主义无需客体

浪漫主义运动之所以发生在德国,宗教上有个重要原因,德国历经宗教改革之后之新教国家,本身强调因信称义,取缔了教会的中介,人与上帝直接通过信仰进行沟通,强调个体间的差异性和个体体验的正当性,所以这时候信仰本身就比信什么更为重要。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想寻找一个信仰的对象,所谓人生的意义,但在小说中,悉达多他经历的这段旅程他从没有一个特定的信仰客体,而是一段有一段的告别,他先是告别了双亲和家园,之后告别朋友和导师,再告别佛陀和挚爱,最后告别自己,与佛陀所达到的“无我“的境界殊途同归。当信仰只是信仰,而不是信仰某个特定对象,可以让我们不会被这个客体控制和异化,从而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专注于信仰本身。这个也是康德一直捍卫着自由意志,在他看来自由意志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若一定要找个对象,那我觉得说“自然”会更加合适,康德“头上的星空”说的也是不能认识的”物自体“,从浪漫主义早期的歌德、贝多芬到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都是比较崇尚自然的,海德格尔支持纳粹有一个原因就是痛恨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自然、本真的破坏。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对信仰、对行动优先性的强调,和萨特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是逻辑一致的,所以伯林会说”存在主义是浪漫主义的真正继承人。“这就是悉达多为什么要离开佛陀,除了远离理性,因为他专注于信仰本身,而不是特定的对象,比如佛陀和教义。

三、浪漫主义的尽头

悉达多在告别佛陀之后,让自己深陷俗世之中,去凝视欲望的深渊,深渊同样凝视着他,他体会到了本能与欲望带来的欢娱与痛苦,满足与失落。但他没有沉浸于欲望之中,让其吞没,而是一直保持觉知,始终是个“沙门”,并通过生命力的展开丰富自己的生命和对世界的理解。这是浪漫主义对理性启蒙的反叛,正在这个过程当中,悉达多的内在生命与现实存在的一切有了联结,体会到了生命中所有的境遇与情感,而这些境遇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从而让内在生命与外在生命达成了和解。黑塞是荣格的来访者,荣格有一句话“我宁可完整,而不是完美”,什么叫完整呢?用荣格的话来说,“就是将整个世界,聚于己心”,整个世界呈现出来的所有故事,其实都是人性的完整体现,而这外部世界的一切同样都藏在你的内心。这也正和悉达多的自我探索的旅程有了呼应。小说的最后,悉达多去掉了我执,去掉了分别心,开始领悟到倾听的意义,“首要的是学会抛弃激情和期盼,不论断、无成见地以寂静之心、侍奉和敞开的灵去倾听。”,也领悟到“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所有的将死之人都孕育着永恒的生命。“当乔文达亲吻了悉达多的额头发生了奇迹,他看到了世间所有形象和脸,它们彼此融合,这些脸又都是悉达多的脸。其实在佛学思想体系中,”缘起“思想的关键,是指出无论个体生命,还是宇宙星辰,都是依条件而成,既然要条件,那所有人、事、物都无法自己存在,所以万物是并存而不对立的。佛教中的”慈悲“,不是简单的主体对客体的施舍和怜悯,而是感受到身处世界中彼此连接,相互作用,并且依着因缘相互成就。这个我觉得就是“唵”的内涵,悉达多看到了万物彼此的连接与融合,这个时候,悉达多的小我也与自然、乔达摩的大我融合,从而破除掉了生灭的轮回,只有当下。这也是河的隐喻:万物的融合和流动形成的永恒的存在。而伯林在这一系列演讲的最后,谈到浪漫主义的深远影响,说到“多重价值并存并不兼容的观念;多元性、无穷性、人的一切答案和决定的非完满性的观点,这些都是浪漫主义给我们的馈赠。但是,如果不同的理想不相兼容,那么人类迟早会明白他们如何去妥协,我们最终会赞同有必要容忍他人,有必要在人类事务中保持并非完美的平衡。因此,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的得体以及对不完美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一定程度上的增强。“这个就是浪漫主义的旅程,从激情和创造到理解和宽容,这和悉达多的故事以及佛学中的缘起和慈悲有了呼应,在这里东方和西方的实践和智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为什么黑塞要在这个时候要重新找回先辈们的浪漫主义精神?因为在黑塞写《悉达多》的年代,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和理性的膨胀有着深刻的链接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理性对人性的压抑,还因为理性的发展催生了官僚制,带来的分工的细化,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让处在官僚制中的人认知的狭窄化,没有人知道全局,愿意对全局负责。所以这时候浪漫主义强调的激情与创造以及存在主义所强调的人要对自己去选择,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理性膨胀的社会就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