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传习录》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10-02 08:27:03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传习录》读书笔记

适值双节,静心品读了一下《传习录》,一本被誉为“知行合一之心学智慧”的经典。读来颇有所获,尤其对“知行合一”的认知又加深了一层。
书此篇,渴求同爱读书之友予以点拨。

刚读开篇的序,就深受启迪。更神奇的是,我不仅被这段序所点明的内容所启发,同时还在后面的阅读中有所践行,竟然不知不觉地“知行合一”了,此书着实很有魅力。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
“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而用药,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
《传习录》序
阳明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点破了我的迷局。我常喜欢读圣贤经典如《论语》、《传习录》等,这些均为门生对圣人言行的记录,流传在我们后人手中时,常愿将其直接引用并作为“准则、规训”来约束自己。但有些言论看上去是有点矛盾的,比如说“人不可貌相”,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再比如“大丈夫能屈能伸”,又说“大丈夫宁死不屈”;还有“退一步海阔天空”,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这个时候,圣人话就不知道该听哪句了。这段序完美的诠释了这个迷局,那便是《传习录》以及其他经典所记录的言论,均与当时对话的背景、人物的性格脾性相关,所述言论只是针对对话的人物,而不能一成不变的作为所有大众的成训。这些言论就像医者治病时的药方,是针对当前看病的人开的,并不能直接照搬给其他人,否则不仅治不好,甚至会要了他的命。
故而,面对经典书籍,或者权威人物,针对他们的言论、传达的思想,仍然要从前提条件出发去审慎判断,日后再引用古言为证时,就不能直接说某子曰“XXX”,而应该说,某子在某背景下说“XXX”。只有这样才能完整的表达古语的含义,否则就是张冠李戴。
这对于我们日后判断权威、引用经典提供了一种严谨的态度和风格。

读了前【五】节,知行合一的思想被反复阐述。书中提到了一个“知行合一”的典型难点,那就是“知而不能行”,我摘录出来一起看看。
徐爱问“现如今许多人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做不到孝顺、友爱,这样看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阳明说“没有知道了却不去做的情况,知道了不去做,就是不知道。比如知道痛,一定是自己痛了才知道痛;如若不然,只是说些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话,怎么可以称之为孝顺、友爱呢?”
阳明先生指出了“知行合一”的宗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即知与行是一体且不可割裂的,而非孰前孰后孰重孰轻的关系,当代人大多曲解为“心里有这样的理论了,然后要在行动上践行”,这其实有失偏颇了。而阳明先生说,“知而不能行”是不可能的,那说明还没有达到“知”的程度。
知与行的关系类似阴阳的关系,如果说天地自然的运行是依靠阴阳往复更迭进行的,那么人生百态的发展就是依靠我们的知与行往复更迭进行的。我们获取“知”的方式很多,比如从书本上获得理论,从家长、老师、朋友那里获得经验、从历史、今人的人生传记中获得经验教训等,这些“知”并不需要每一个我们再去践行一遍,正如俗话所示“别人踩过的坑,就没必要自己重新趟一遍,没有意义”,但这种“知”就如同我们已经亲身践行了一样。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没有渠道获取“知”时,那么就要通过“行”的方式去补充缺失,诸如“摸着石头过河”、“车到山前必有路”,都是行出来的道理。而且,很多东西当自己亲身经历后,总会有不同的体会。
故而,知与行,万不是在校时那种学了书上的理论,要把理论应用一遍的浅薄概念,应用只是“行”的非常浅显的一面。正确的理解应当是,就如下面的八卦图一样,已知领域(白色区域)是学习别人践行的经验加自己已有经验(白色中的黑点)的推测预判,未知领域(黑色区域)是依靠自己亲身尝试加别人的点拨(黑色中的白点)传授来获得真知。“知行轮回”造就了我们人生中对所有事物的“知”与“行”。
图片
从这一点上,我将打破在校时老师常说的“学了要用,只有用了才算真学到了”这种常规思路,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比如知道了“被眼镜蛇咬一口就会没命”,我们并不需要亲自被咬一口来验证,需要我们亲自经历的,一定是任何渠道都学不来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要打破“还没学到位,没有那个能力去做”的退缩思维,而要知道做了也就是学到了。

在读的过程中,意外启发了我一些关于日常的行事方法。
第一,是旅游。“到一个地方,就将当地的史志收集过目一遍,唯恐落下什么名胜。”相比之下,我之前的旅游大抵是跟风浪荡,别人去过什么地方,自己也跟着人家走一遍,至于为什么去,答案大概只有一个:“因为大家都去那儿”。日后再去到一个地方,必将此地的历史发展、名人古迹提前预览并熟记,唯有此方能在游玩中有所获有所感,否则就是走马观花过过场子而已,严重一点说,无异于景点的“提线木偶”。
第二,是博学。“学可以无术,但不可不博”。什么叫做“见识”?问你吃、问你喝时,讲不出个菜系饮品的门道,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弓马骑射等,如果不博闻强记,旁人跟你提及时一问三不知,这不就是没见识吗?人在解决温饱存活之后,不能不有点追求。最简单的追求,就是增加自己的见识,正如之前常说的一个词“做一个完整的人”。研究研究吃喝玩乐,看似不务正业不学无术的东西,实则是扩充自己生活、见识的不二法宝。
第三,是赏景。前天是中秋,朋友圈中到处是晒拍月亮,或者月亮特效图、美图等,真要你坐下来赏赏月时,谁知道如何去赏、赏些什么呢?赏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天时要好,一轮清月,最好再来点轻薄云彩,是最好不过;其次是地利,在光污染严重的大城市中,寻一处灯光暗淡之处确实不易,但也无妨,既可以在人间烟火下观赏,也可以在僻壤之地上;最后是人和,那就是要有观赏的爱好和心情,没有急事杂事,可以是孤身一人,也可以是佳人陪伴。说完赏月的条件,就该赏月的过程了。抬眼盯着月亮看一会儿,初看时心神不定,不知道该看些什么该看哪里,也看不出名堂,别着急,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如果有条件可以躺在躺椅上或者草地上,辽阔的天空看久了会让人的心神很快放空。接下来,心神放空了,赏月就有境界了,此时开始神游,你开始由月思及他物,可能是想起小时候也是同样的盯着月亮,想起以前过中秋的场景,也可能会结合月的诗句联想古人的心境。第三重境界,就是脱离月亮,进入自己的内心神游,审视自己的过去,惆怅或者畅想自己的未来,悲喜的情绪就开始涌现了,慢慢的就从赏月中回过神来,也便了解了这一过程。将这份所思所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赏月就算真正结束了。
赏月、观海、眺山、或者等日出、留夕阳,每一种美景的观赏似乎都是同样的,只是不同的景象带给人的心境不同,日出的蓬勃带来朝气,月亮的清冷带来孤寂,看得多了,也便能理解文人骚客笔下的借景抒情、景中的意象了。

此书的另一大魅力,还在于独特的观点视角,颇有益于平常。
“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这句话是说,“如果懒得看书,那就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把疲懒当作病一样,从认知上就会加以规避,认为是对的事情,越不想做就越要努力去做,这是在给自己治病。这种观点蛮有趣的。后文还有一句“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
在谈志向的时候,有人立志当教师、当医生,有非常明确而又坚定的志向。但是孔子却认为这样的人并不算足够好,反而赞许“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人。这是因为,前者的志向属于绝对且主观的意愿,在践行的过程中就难免少不了偏执。如果未来没做成这些职位,或者是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时,他们是否会偏执于自己当初的志向,而埋怨自己身边的环境、人多么的不尽人意?而后者则不同,随机应变,到了什么职位,就做什么职位应该做的事情,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应该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情;处于贫贱的地位,就应该做贫贱人应该做的事情;处于夷狄所居住的偏远地区,就应该依照当地的民风习俗做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应该做患难之中应该做的事情。

从这一点看,随机应变的人似乎更胜一筹。

知识不长进,如何?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

这段话也非常受用,针对的是急于求成的人。用功就像种树,有了根芽才能长树干,长了树干才会发芽,发了芽才会有叶子,有了叶子才会有花和果实。而我们在下决心准备做事情的时候,刚有根芽的时候,就老想着枝叶花果实的事情,空想这些有什么用?只要不忘灌溉的工夫,何必担心没有枝叶花果实。因此学习的时候,要把心思放在如何用功上,而不是放在学成之后会得到什么。

若到武王伐纣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这段话是说,若武王伐纣时文王还在,或许不需要兴兵,那三分之一也会归顺。文王只是善于与纣王相处,使他不能肆意作恶罢了。武王通过伐纣的方式,不如文王,也侧面暗喻,武力的方式,仅仅是下下策的无奈之举罢了。看到这段话,我想到了现在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态度“小日子就应该从地球上抹掉”,或者是“什么时候把小日子也并到国土里”。一遇不顺心就提这种“谁不服就揍谁”的言论,看似深明大义气势逼人,实则是未经智脑的下等策罢了。

我还欣赏传习录中所提及个人修养的方面,官方来说叫做“致良知”,我摘几个感兴趣的话题。

“执中无权犹执一”
中即中理、天理,我们都知道知识、道理千变万化,永远无法穷尽。但是古人一直在追求一件事,那就是要把各种道理都阐述的没有纰漏,这就是“执一”,执一需要一个固定的格式,这就是为什么万经之首会被归结到易经上,而易经的一切要归结到“八卦”阴阳图中。“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是能把各种道理都阐述的没有纰漏的瑰宝。我们中国的“中”字可以看成是八卦图腾演变而来的,一个中字,代表了中华文化和思想的结晶,《传习录》让我领略到了这里面的奥妙。

从心所欲不逾矩

既然要从心所欲,却又要不逾矩,这看似很矛盾的一句话,但其实只要做好一个字,就不矛盾了,那就是“度”。我们有食欲,对美食真的束手无策,但是不逾矩并不是杜绝去吃,而是建立在一种规矩上,比如你要减肥,那就要立定规矩多少天才可以吃一次,一次吃多少,不能坏这个规矩。从这里也能看出,规矩是用来在某种情况下规范自己以达到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对于个人而言,什么规矩可留,什么规矩可破,全在于规矩的出发点。如果不明不白的出发点,也就没有坚守的必要了。这似乎让我们对规矩、对纵欲有了新的态度。

致中和,只在谨独

这一观点与《大学》中的“君子必慎其独也”一脉相承。以前,我会认为慎独是一种优质的品质,愿做君子就应向往之。但是现在我发觉这其实有点偏颇。在独自一人时,我们会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性格和特点,属于真正的自我。而在大庭广众下,是契合集体或者他人的利益、价值观而选择隐藏自己身上的某些特点,属于他我。只有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高度一致时,我们方能毫无怨言的保持公开场合、私密场合自己都言行如一;但倘若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并不投合时,可能就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状态,而这也无可厚非。比如我觉得衣物在身上非常不舒服,喜欢光着身体在家里看书,这可以被称之为“不慎独”吗?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这种情况肯定会围观指责的。

因此我并不认同慎独的狭义解释,更赞成的观点是,如果自己的行为习惯有悖于主流,或者不利于自己时,应当适时的自我改正,并做好自己监督。比如自己喜欢熬夜,但是实际上该行为对身体有害,因此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要保证自己按时睡觉,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要做到这一点,这便是慎独最直接的解释了吧。

《传习录》一书读完,给人以诸多启迪。我一贯认为读书最有价值的,并不是书中的内容,而是内容所引发的自己的思考。内容只要看了,大众的总结归纳都是接近的,但是只有这份思考,是独属于自己的,是最珍贵的东西。书中还有很多让自己深受启发的内容,但过于零散而无法一一穷尽。如果你是一个追求优秀的人,强烈推荐品读此书(王阳明在世的话得给我打钱付宣传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