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传习录》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1-20 08:33:23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传习录》读书笔记

近一周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似懂非懂,主要做一些摘抄,也作部分回顾。
书的封面上写着这么一句话: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从这句话出发,这本书可以理解为何以立志以及立什么志。初读这句话的时候,就想起来开始上学之时,尤其是到了中学时代,老师们时常会做这方面的引导,例如让大家写下座右铭、学习名言警句、问大家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或者成为什么样的人,至今仍然记得小学三年级初登泰山之巅时的愿景。还有一次记忆深刻的事情,高中一年级的某个下午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她给儿子取了个名字让人无法忘记:杨上草原)让大家挨个站起来或者到讲台上说一下自己的理想,有人说要长大了要成为一名教师,有人说想去意大利看看,我说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站到世界杯球场上感受一下万人欢呼的氛围。马上也就到了卡塔尔世界杯时间了,去到世界杯现场的理想还要再等等了。理想、志向,于我来说特别重要,一直伴随着我读书的过程,带来坚持和不服输的决心,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其中多多少少含有冲动或者盲目的部分,无论如何还在路上。
广为熟知的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以下为书里部分摘抄。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守在存养,却不去努力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达到“无论静守还是做事,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定”的境界。”)

由此想到的是当下随随便便就可以看到的“焦虑”二字,根据这段话来理解,实际上焦虑就是一个字——空。为空而焦虑,因焦虑而空。无法从事情上磨练自己,就没有对于此刻的触摸感,无法沉到当下的土地上,如果一切都会随风而去,那么自己也会是这样。也正是在这种飘荡产生了无实之感,因而便有了虑。就是下面这句话: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图放心耳。

(只要时刻存养本心就是学习。过去与将来的事,想它又有何益处?只会迷失本心罢了。)

格物致知是广为熟知的,书中提到: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致,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功夫。”

(先生说:“现在许多学习我的格物之学的人,大多停留在口耳之间,何况那些喜欢空谈学问的人,怎能不如此呢?天理和人欲的分辨,在精微之处必须时刻下功夫,反省体察,时时克制,才能逐渐有所得。就我们现在说话的这点时间,虽然讲的只是天理,却不知心里一瞬间又夹杂了多少的私欲。对于那些偷偷地发生而无法察觉的私欲,虽然下苦功夫去体察,也不容易发觉,何况仅仅口头上说说,又如何能够全部发现呢?如今空讲天理,却放着它不去遵循,空讲人欲,却放着它不去摒弃,这怎么是格物之学呢?后世的学问,即便做到极致,也不过是个“不通过积极积累便想获得成就”的功夫。”)

空谈是最次的,随后无法体察到内心夹杂的私欲,这种存在似乎是时时刻刻都可能被漏掉的,这也就是圣人之所以为圣,对于常人来说,不管是无意间发现、主动省察还是有所代价之后的痛,都不失为方法,摒弃一个又一个的欲望,也得靠滴水石穿的功夫,这也是难的事情。

接下来一段中论证了关于知和行: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暗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之行并进之成法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即如来说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先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来信写道:“真正具备了某种认知便会去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叫作认知,这是告诫学者要切实用功、脚踏实地去实践才行。如果真的认为行就是知,恐怕专注于探求本心,不顾事物的道理,必然会有不明白、无法理解的地方,这难道是圣人强调知行并进的既定方法吗?” 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地步就是实践,实践达到明觉精察的地步就是认知。知与行的功夫本来就不可分离,只是后世的学者将功夫分作两截,认识不到知行关系的本然面貌,因此才会有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的说法。真切的认知就是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称之为认知。参照你信中所提及的“知食乃食”等说法便可明白,前文已经约略谈到了。这虽然是出于补救时弊才如此说的,但知行关系的本然状态便是如此,并非为了以一己私意揣度才这么说的,来达到一时之间效果的目的。 “专注于探求本心,不顾事物的道理”,这大概是失去本心了。事物的道理并不在自己的心外,向自己的心外探求事物的道理,是求不得的。遗弃事物的道理而探求本心,那本心又是什么东西呢?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因此有孝亲之心就有孝顺的道理,没有孝亲之心就没有孝顺的道理;有忠君之心就有忠诚的道理,没有忠君之心就没有忠诚的道理。理难道在心外吗?朱熹所说“人所学习的东西,无非就是心和理。心虽然主宰身体而实则统管着天下万物的道理;理虽然散见于万事万物之中,实则均在于人心”,在这将心和理一分又一合之间,却误导了学者将心和理看作两边了。后来的人之所以有“专注于探求本心,不顾事物的道理”的错误,正是由于不知道心就是理。在心外探求物理,才会有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这正是告子“以义为外”的说法,因此孟子批评告子不懂得何谓义。心是一个整体,就其全然都是恻隐之心而言称之为仁,就其处事得宜而言称之为义,就其有条有理而言称之为理。不能向心之外求义,难道能向心外求理吗?向心外求理,就是将知与行视作两件事了。向心中求理,正是圣人之学知行合一的教诲,你又有什么疑惑呢?)

————

先生曰:“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先生说:“凡是朋友间论辩,纵使有人显得浅陋粗疏,或者想要标榜自己的才智,犯了这些毛病,也应当对症下药,不能因此怀有鄙夷之心。鄙视朋友不是君子与人为善的心地。”)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交流的地方便是矛盾和误会的地方,这就是因为不仅仅是才智上的差异,还有就是心性之间的不同,如何做到相互理解,才是为人世间一切的美好和爱创造了可能性。

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比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长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先生说:“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一个’傲’字。做儿子的如果傲慢一定会不孝,做臣子的如果傲慢一定会不忠,做父亲的如果傲慢一定不会慈,做朋友的如果傲慢一定不会诚。所以象和丹朱都不贤明,也只是因为一个傲字,便断送了自己的一生。诸位要时常体会这一点。人心本就具备天然的道理,精确明白,没有丝毫沾染,只是一个无我罢了。因此,心中绝对不能有我,有我就是傲了,古圣先贤许多长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然能够谦虚,谦虚是所有善德的基础,傲慢是所有恶行的根源。”)

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便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小时候留下很深的事情,至今我不记得到底我是在哪里骄傲了,我的爸爸以及身边人总是用告诫的口吻让我不要骄傲。小学没有转学之前我确实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之一,甚至有时候是惟一二的那种。可我不曾记得因为考试成绩优秀而提出什么要求、要什么奖励,也不曾记得看不起同班里的同学,而恰恰相反,我喜欢和没有取得较好成绩的同学玩,放学后我们一起写作业。为了更快的写完作业那个时候开始就字迹潦草了,出现了马虎的现象。转学之后,情况似乎就变了,因为无法被体谅和理解,于是乎一切都是骄傲的罪过了。实际上呢,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卑就在我心里生了根,以至于成为影响成长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又跑题了,先到这里吧,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