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禅与日本文化》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11-20 08:22:53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禅与日本文化》读后感

尽管最近仍然是杂事一堆,但是我还保持了在杂事中阅读的习惯。我最近翻开的两本书读起来都有点难,因为它们都跟文化有关,都是我非常陌生的领域的书籍。

一本是徐复观老师的《中国艺术精神》,另一本是《禅与日本文化》。徐老师的这本书,厚厚的一本,读完它可能需要些时日。后者则薄薄的,阅读量不是很大,三个片段式的阅读,竟然读完了它。趁着脑袋里还有概念和记忆,赶紧顺手记下几笔。

这本书的书名直接道出了本书的内容大概,但是禅与日本文化这两样都超出了我的认知。

看完本书,对佛教、儒教、禅、武士道、日本的茶道、剑道、俳句、日式绘画、wabi(音为:cha ji)、寺院文化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印传佛教传至中国,然后与儒教融合后在宋朝经由日中两国的僧侣交流又传至日本,形成了禅,茶道、花道也因着这些交流,也都传至了日本,后又与日本本土的政治、武士道发展、融合成了很日式的禅和武士道、茶道、花道。

日本文化在历史上与中华文化有一种同脉同宗的感觉。当然,在传至日本后,因着日本本身的国土环境和本土的融合,又形成了它独有的特色。

中国的佛教、道教和儒教再历史上也不是互相割裂、对立的,而是互相交融和融合的。禅从佛教中来。“禅是在八世纪的中国唐朝兴盛的佛教形态之一。”

究竟什么是禅?“禅依靠亲身体验了解真理是什么,而不是诉诸理智作用和体系学说。”“体验性的东西完全属于个人。”

从“禅与武士道”这一章节中知道了我们之前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日本武士挥刀自剖的文化由来。“所谓武士道,即视死如归。在生死关头,首先选择死亡。这并无特殊缘由,唯横下一条心勇往直前。”“日本人讨厌那种面对死亡时贪生怕死、畏缩不前的态度,希望如风中落樱般飘然而去。” 有了坦然赴死的勇气,才能聚焦当下的境遇。这一章节引用了日本武士道的经典著作《叶隐》中的很多故事,读来都挺有趣易懂。

从“禅与茶道”这一章节知道,茶道、茶汤绝不是我们现代人常见的那种喝茶的方式,它更注重整个仪式和过程。

“破褴衫里盛清风。”“wabi(音为 cha ji):深藏于清贫后面的,难以言喻的平静的愉悦。茶正是艺术性的表现这个理念。”“茶人静坐于毫无装饰的小庵里,倘有不速之客来访,则沏茶,插花,主客融洽交谈,盛铭于心,度过一个宁静的午后。这不才是真正的茶汤吗?”

“也许有人会问,现代社会里有几个人具有茶人这样的条件呢?悠哉悠哉的接待客人,倾心畅谈,简直是异想天开。还是先解决面包的问题,缩短工作时间吧。然而,实际上,我们所谓的现代人已经失去了闲暇。没有时间和心情让自己苦闷的内心获得真正的生活快乐,只是一味为了刺激而追求刺激,不过是暂时地窒息内心的苦闷,关键的问题在于:生活是为了有教养地、从容地享受呢,还是为了追求快乐和感官的刺激呢?把这个问题定下来以后,我们甚至可以否定现代生活的全部结构而重新开始。我们的目的不是成为始终追求物质欲望和心灵麻醉的奴隶。”

“茶是在允许人生存的范围内回归自然,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茶道就是人内心深处所憧憬的美的表现。”

书里关于禅与茶道的内容让我耳目一新,特别是日本茶人心中的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渴望,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喝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回归本质,回归自然。

至于日本的俳句,我也是第一次在这本书里读到,分享几句出来吧:

“声声念杜鹃,不觉曙光透”

“吊桶缠绕牵牛花,要水便向近邻家。”

“蝴蝶停睡吊钟上。”

“不知死期将近,蝉声依然不停”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这首诗出自中国诗人白居易《赠王山人》)

……

日本的俳句与中国的古诗有点相近,但又不全然相似。“只有艺术家才能潜入其深处,摘取自我体验的瑰宝”。

日本的俳句不取文字的多,只取意境的表达准确。因为“人的感情达到最高潮的时候,往往是沉默的。因为任何言语都不合适,甚至17个音节都嫌多。多少受到禅的影响的日本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总具有使用最少的言语和笔触的倾向。当把感情毫无表保留的表白出出来的时候,就没有了暗示的余地。暗示力是日本艺术的秘诀。”

“风雅的一般性含义是生活的洗练,但这不是提高生活标准这个现代性的意思。而是对生活和自然的纯洁的享乐,对sabi和wabi的憧憬,并非对物质抚慰和感觉主义的追求。风雅精神从自我与自然创造性、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地方产生,因此,风雅人,总是与花和鸟、岩石和水,雨和月为友。”

结语

开头说过,因为这本书的主题和它里边提及的几个方面,对我来说都超出我的认知,所以读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和通畅。但是读完之后,顺手写下这篇小文时,又再一次的把书从头到尾小翻了一下,感觉到它给我开了一扇扇小小的窗户,关于禅、关于日本文化的窗户。这就足够了,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