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洞见》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11-22 09:49:5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洞见》读书笔记

这本书中文译为洞见,作者罗伯特.赖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所讲的核心观点, 我想是这句:我们对外在世界(有相和无相)和内在世界(头脑中的世界(自我和无我)的世界观都深受误导(自然选择),这种错误认知(幻觉)给人带来很多痛苦(苦),而佛学的方法冥想正好能帮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更直白一点说,我们对世界和对自我的看法都受着自然选择的误导,这种误导使我们产生很多幻觉,正念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抵抗幻觉,看事物更明白一些,获得洞见。

几个关键词:有相,无相,自我,无我,苦,幻觉,冥想,自然选择(进化论),而无相(色即是空),苦,无我,正是佛教的核心。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然选择的目的:传播基因最大化,别无其他(记住这一点)。

先来说苦,即不满足.

苦的根源是什么?芸芸众生 人的一生 吃饭睡觉生孩子,升官发财买房子,人为什么乐此不疲?因为自然选择在设计我们的大脑时会遵循三个原则:(一,人们喜欢追求能带来快感的事物,吃甜食很快乐,性接触很快乐,升职很快乐等等,二,快感很容易消失,不能长时间持续(如果交配一次就能永生沐浴在欢愉的回味中,基因就无法传递)三,动物大脑应更多的关注一,而不是二(如果大脑清楚了快感容易消失,就会陷入矛盾之中,为什么还要如此积极的追求快感)。

人永远在追求更大的房子,更高的职位,即使满足了也是短暂的。科学家就用猴子做了个实验,灯亮就有果汁喝,结果证明,猴子大脑的多巴胺在灯亮时达到了峰值,而喝到果汁的多巴胺反而变少。这也证实了为什么我们人会在目标实现后反而感到空虚,这就是苦,不满足。你永远都不会真正快乐,同时,我们的很多情绪(感觉)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我们感到焦虑,愤怒。感到苦,其实根本没必要。因为很多感觉其实是幻觉,下面来说说幻觉。

佛教认为,幻觉以微妙,普遍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的感知和思考中,且看起来合情合理,幻觉是自然选择设计下的大脑的自然产物。

我们身处幻觉中:感觉何时为幻觉。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人的各种感觉就是自然选择对我们大脑的编码,这个编码帮助我们对外部环境做出判断,如果对我们有好处,有益于传播基因,那么这种感觉就是好的,即为真,下次你还会这样做。如果做这件事对你没有好处,不易于传播基因,那么下次你就不会做,即为幻觉。比如我们的祖先,如果受到别人的冒犯,那么做出恰当的愤怒反应给那个人点颜色看看,这个人就知道我们的祖先不好惹,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愤怒这种情绪是好的,但是很多这样的感觉对我们的祖先有用,却不一定总能符合我们当下的利益(环境变了),比如路怒症,(假设你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有个陌生人超车时差一点撞到你的车,你会愤怒,想报复,如果屈从此时愤怒的感觉,代价将不可想象,所以愤怒对我们的祖先是好的,对当下的我们是不好的,这种感觉就是幻觉),幻觉的类型:

第一种 “甜甜圈”“路怒症”幻觉(环境错位)

古时候人们喜欢甜食,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唯一能摄取的食物,吃甜食给人的感觉很好,而且在当时,对身体有好处。但是现在,吃甜食给人的感觉依然很好,但是吃太多反而对我们的身体不好。

第二种幻觉是响尾蛇幻觉。

假设我们的祖先走在原始森林中,听到一个声音,这个声音有百分之99的可能性是啥事没有,但是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是有蛇,我们的祖先会如何反应?当然不管三七二十一跑为上策。在关乎生死的问题上。百分之一的正确率值得以百分之99的错误为代价。因为自然选择设计的大脑无关乎真相,不关乎看清世界,只想有利于基因延续。当然,即使放在现代环境下,这种幻觉也是好的,比如你走在夜路上,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你会感到害怕,尽管你的感觉很可能是错的,但关乎生死的问题上,跑到人多的地方是正确的。

我们应该忽略第一种,同时遵从第二种。

再比如社交焦虑,我们会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在进化过程中 受人喜爱尊敬的人能更有效的传播基因),我们的祖先,可以随时见面,可以随时采取行动以扭转局面,但是现代社会,我们依然会在意别人对你我们的看法,但是大部分都是陌生人,只见一次面,别人压根就不在乎你怎么想,我们总是假象他人会以某种方式评价我们,这种假象往往都是幻觉,瞎操心。

如果一种幻觉有利于我们祖先的基因传播,自然选择会毫不犹豫的迷惑我们。当然,我们的感觉终归有一部分,或者说大部分都能合理地为我们服务,它们不会过分扭曲我们眼中的现实,可以助力我们的生存,兴旺。尽管如此,审视感觉的好处能帮我们查验哪些值得遵从,哪些不值得遵从。并尝试摆脱那些不值得遵从的感觉。这一切并不容易,所有的感觉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最初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说服你遵从它们,它们会努力阻挠你去客观的审视。

我们喜欢甜食,但甜食对我们有害,我们以为能拥有快乐,但快乐是短暂的,我们永远都不满足,我们担心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但其实是瞎担心,我们的感觉很多是幻觉,这就是人生的苦

那么如何远离苦?所有这一切也引向了破除幻觉的方法—冥想---正念冥想,也是要讲的第二部分:冥想

冥想

冥想有三个派别,内观冥想(本文作者所修的),强调正念,平定心绪,观察自己的大脑如何运转,观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禅宗会专注于神秘之物,藏传佛教冥想引导大脑专注视觉图像。正念冥想在西方很流行,并逐步成为主流。另外再说一点,本文的作者是个美国人,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佛学的书?这也并不奇怪,如今在西方有很多佛教徒,他们大多数生活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他们并非生来就是佛教徒,而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选择了佛教,这种佛教剥离了轮回和神明等亚洲佛教特有的各种超自然元素,这种佛学实践(冥想,同时沉浸佛教哲学)在亚洲的僧侣中也比较常见,在普通人当中并不常见。

如何冥想?

坐下,专注于呼吸,慢慢沉浸到一种平静的状态,平心静气的观察大脑。

为什么要专注于呼吸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当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就会陷入默认模式网络,它是我们的大脑无所事事时思绪游荡的区域,说白了就是白日做梦,思绪到处溜达,思绪会去哪呢?过去和未来,会想最近发生的事,或盼望即将发生的事情,而且都与你有关。也与另外一个人有关。这和我们说的专注不同,比如看书,看书很容易专注因为我们的大脑跟着作者在走,难的是什么也不做的时候保持专注,所以大脑需要某种关注对象,摆脱习惯性的思绪游荡。一旦你能利用呼吸,摆脱一点思绪游荡的状态,你就来到了十字路口,有两条不同的路可走—正定和正念。

正定:持续专注于呼吸使自己沉浸在呼吸中,专注的对象不一定是呼吸,可以是咒语,声音等任何东西。正定和正念是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八正道之二道,(第七道和第八道)。培养正念之前也会要求学会正定,所以,正念冥想训练的初期也会特别要求专注于呼吸或其他一些东西。习得了专注的能力才能从默认模式网络中解放,停止头脑中喋喋不休的杂音。

利用正定冥想稳定注意力就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心中所念的事物上—通常是内心发生的事情,比如情绪和体感,不过也可以关注外界事物,比如声音,不管体验什么,都要心怀正念,你可以专注于吃一顿早餐,细细品味食物的味道,也可以专助于观察树木的纹理,体会纹路之美,这一切听起来有点像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只是内观冥想的内在组成部分,并非关键,它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但并非最终的目标。这就说到了冥想的目标,我们冥想的最终目的就是摆脱情绪的控制,去除幻觉,获得洞见(更清明的看世界)和真正的自由(可以说层层递进)。

比如牙疼,普通人会抗拒牙疼的感觉,你越抗拒,牙越疼,你一点点被疼的感觉控制,正念冥想的做法是承认疼痛的感觉,去观察这个感觉的质地,疼痛的感觉依然存在,只不过它不再控制你,只是穿过你的身体。任它来,任它去。同样对待其他的感觉也是如此,既要靠近,又要保持距离。既不留恋好的,也不贪恋坏的,让它们穿过身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摆脱这种情绪的控制,如果不断的修炼,你就会走向下一个阶段,获得洞见,获得极大的喜悦,感到真正的自由。

这一切并不简单,因为我们的头脑中有很多想法,之前提到,大脑无所事事时会到处溜达,这些想法是如何思考的呢? 这就是本文要讲的第三个部分,空(色即是空),无相。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自我,提到这个词,我们普遍会想到自我仿佛就是说那个我,那个独一无二的我,那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主宰,自己人生的自我,

自我是存在的吗?佛学中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激进—自我是不存在的,自我通常和控制,恒常联系在一起,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行为,如果万事无常,都在变化,那自我就是不存在的(详见佛陀关于无我的开示)。我们以为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大脑和行为,其实,我们的控制力比我们再三思考过得的还要少。我们通常以为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或某种行为是自我对大脑发号施令,而且我们有能力使自己误以为是自我在发号施令,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自然选择为什么会设计这样的大脑?因为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相信自己,那么就有可能去说服别人相信自己是一个有掌控力,始终如一的人,这对基因传播是有好处的,谁会愿意和一个前后矛盾,不始终如一的人合作呢?

如果大脑中的那个自我(意识自我)不是首席执行官,那么我们的行为由什么来引导?

在进化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共识,认为我们的大脑是由很多专门的模块组成的(吸引配偶,保住配偶,提升社会地位,关爱亲属,经营友谊等等)

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的的行为,而且,模块之间的大多数互动是你意识不到的。想法自我思考,如何形容这些斗争呢?你的脑中是一个狗吃狗的世界,不同的系统相互竞争,想要赢得意识的认可”。“在某一特定时刻,哪一种状态冒出来占据主动,你意识到的就是哪一种状态”。而模块和什么有关呢?是感觉激活了模块,18世纪哲学家大卫休谟写到:人类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我们做某事,是基于感觉做出的决定。我们购买一件带内衬的风衣之前,或许会在网上做大量的对比,反复权衡,看起来是很理性的行为,但是最终购买这件风衣是因为理性分析使我们感觉买这件衣服很好,我们不买这件风衣,也是因为理性分析后使我们感觉不买这件衣服很好。你以为自己是电影导演,但其实你只是个观众。感觉近乎自我的核心,同一个事物对不同人的感觉不一样,如果感觉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拥有对感觉的一点控制权,影响感觉的方法—冥想。基本思路就是不要抑制欲望。去接受并审视这种感觉,让他穿过自己的身体,或者说不执(nonattachment),不执于事 是佛陀给我们开出的万能解药,以帮助我们摆脱苦。布鲁尔称这种疗法就是不要喂养这种抽烟的欲望“如果你不喂流浪猫,它就不会再来到你的门前”。

总的来说,我们以为存在着一个意识自我,我们以为大脑中有一个首席执行官,决定着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其实是我们的大脑由许多模块组成,模块与模块相互竞争,而模块又是由感觉激活,某一模块的启动和你当下的感觉密切相关,(比如看了恐怖电影更渴望人群,看了爱情浪漫电影更喜欢私密空间)在某一特定时刻,某一模块取得控制权,然后进入我们的意识,于是我们有了某一想法和行为。看来感觉很重要,与之有关的‘第六感,女人的预感,第七感’之类的说法存在也不是无缘由的,那么我们要任由感觉来操控吗,当然不,冥想就是去影响感觉的途径。毕竟如前文所说,我们生活在很多幻觉中。

如果你理解了这一切,理解了我们的大脑,行为,想法,感觉之间的关系,理解了感觉在引导我们的行为时是多么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谈谈无相了,即空(我们怎么看世界?)

电视剧版《三体》 韩教授说:色是我们能看到的一切,空不是无,用空这种存在填满自己。

如果上面这句话有点难以理解,那么试试这句:“所谓空不是指万事万物是不存在的,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或本质是空的”。作者举了一个电锯声的例子,电锯声给我们大多数人的感觉通常都是恼人的,令人不悦的,而且电锯本身给人危险的感觉,这些感觉就是我们赋予电锯声的‘相’,或者说‘色’,我们可以叫它电锯相或电锯色,而电锯声其实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后来作者在一次冥想静修班中,先让自己接受反感电锯声的这个感觉,然后审视这个感觉,这时,电锯声依然存在,只不过不那么令人反感了,后来赖特甚至觉得电锯声很好听,有点音乐的味道,这段经历就是作者的第一次空的体验。在作者冥想的某一时刻,电锯声已经摆脱了平常电锯的相,声音因此变得悦耳。所以,空的含义不是说万物不存在,而是说我们赋予事物身上的本质即相不存在。那么为什么我们听到电锯声就会有恐怖的感觉,或者蛇?为什么阳光给我们的感觉很好,我们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某种感情的,为什么?又回到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做出迅速判断,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和基因传播,如果你见到蛇不害怕,那么你就不太善于躲避风险,又谈何将基因传播,毕竟自然选择无关乎其他,一切都是为了基因传播。

所以说我们天生就是要去评判事物,并将这些判断编码到情感中,或者说人们倾向于在几乎所有类型的事物上附着积极或消极的联系,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感情?色不一样?这就涉及到另一个东西,故事,别人给我们讲的关于这个事物的故事,和我们给自己讲的关于事物的故事,都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事物的感觉,而感觉会给事物灌输本质,因此我们从同一个事物看到的本质不一样,也就是色不一样,所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是心理学家布鲁姆的观点---我们讲述的关于事物的故事,以及我们信念中对事物历史和本性的认识,会塑造我们面对事物时的体验。他还说----赋予事物内在本质的倾向---是一种人类的共性,一个普通的卷尺和一个肯尼迪总统用过的卷尺,一个普通的戒指和一只婚戒,人们往往会认为后者比前者更特殊。因为他和某个人有关,和历史有关。同时,现代心理学通过实验发现了色的一些特性,第一,色,也就是内涵是自动产生的,我们看到一个事物会不由自主的形容他,第二,内涵都是主观的,每个人形容一个事物是千差万别的。第三,内涵会受到故事影响,别人讲的故事,我们自己讲的故事。

所以说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万事万物的。我们对感知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经历的产物。一切关于世界的意义都是我们强加上去的,我们过着平常的日子,赋予了事物某种叙事含义。最终,这些叙事汇聚成庞大的相’。

不给事物附着这些评价性的情感内涵,不正是带来了一些自由吗,换言之,不给事物归因太强的本质,正是自由的源头”没有先入之见的看事物正是自由的源头。一个修行者说,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你真的会体会到空,对世界的色感会下降,看到的事物依然存在,附着在事物上的主观性少了,感觉变淡了,卷尺还是卷尺,只是肯尼迪用过的卷尺和普通的卷尺之间的差异没有那么大了。

认识到世界是空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答案应该是获得一些平静和自由,之所以能够得到平静,都是因为意识到事物并非你所想象的模样。

关于无相就讲到此。

总结一下:

很多人会说研习佛学会让人的生活变得没意思,看什么都了无生趣,此处又想起韩教授的话,‘佛学的人看外面的人没意思,外面的人看佛学的人没意思,这就很有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你自由选择你想要感觉到什么,或者说体察到什么,排除主观的干扰,不就是获得更真实更清明的世界吗,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这本书的一个核心基础是有关自然选择和进化心理学,自然选择给我们大脑的设定就是贪嗔痴,凡是对传播基因有利的就是好的,就贪,相反就是坏的,就嗔,我们深陷幻觉而不自知,就痴。进化心理学就是研究大脑如何由自然选择设计来误导我们,甚至奴役我们,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不是存在的就合理,我们就是要去超越自然选择给我们的设定。为什么要超越自然选择呢,因为自然选择给我们的设定是,是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你比别人重要,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判定事物的好坏,但是,整个地球那么多物种,为什么人自认为是宇宙的中心?

再来说几句冥想,所处环境中的事物—所见,所闻,所嗅,人,新闻,视频—驱动着你,激活了你的感觉,不管这感觉多么细微,都会启动想法和反应的列车,控制你的行为,有时会给你带来不幸。除非你开始注意到发生的一切,否则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大刘老师的三体给了我们人类和个体的渺小的震撼,那么这本‘佛学是真的’仿佛在解答你在经历这种震撼后该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获得一丝自由。薛定谔告诉我们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读过本书后,你会发现生命也是在对抗自然选择,以冥想为途径。

截止写完这篇读后感后,我还没有开始冥想,但这并不重要,也许我在等待着一个时机,坐到垫子上。不过可以肯定的说,读完这本书后,确实给我带来了一点改变,看事物似乎少了点意思,让自己恼怒的事越来越少,看孩子,看另一半多了一分宽容,以前斤斤计较的事想想算了吧,似乎心里又多了一点从容和平静,任由万物穿过自己。

这,正是我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