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鹿川有许多粪》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7-12 12:19:2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鹿川有许多粪》读后感

看到李沧东导演的小说集《鹿川有许多粪》时就疑惑,怎么给小说起这么个名字,还作为书名。李沧东在序里说他想描写的不仅是压制个人生活的现实,还有与现实中的痛苦进行抗争,同时寻找个人生活的意义的人物形象。读完后,不得不承认,五篇小说中,同名的这篇,最触动也最难忘,因为最现实。

小说主角洪俊植十五岁独自来到首尔,十七岁在一所学校做杂工,边工作边读高中夜校,升职为庶务科文职后继续读夜大,毕业后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正式教师,二十年的努力,从睡学校楼梯口角落的房间,租贫民区、地下室,到最近刚买下一套狭窄的公寓,还结了婚生了子,算得上进城谋生的励志故事了,可看似稳定的生活因为同父异母的弟弟珉宇的出现而发生了变化。十年没有消息的珉宇是学生运动出身的社会运动家,是一个潇洒自由、死守生存尊严,绝不卑躬屈膝,纯粹追求理想主义的革命者,为躲避通缉而突然住进俊植的家。俊植的妻子从珉宇身上看到了俊植缺失的东西,她毫不掩饰地蔑视俊植,扬言他们的婚姻是个错误,活的不像个人样儿,这不是生活,要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俊植无法忍受珉宇揭穿他寒酸虚伪的家庭,向警察告发了珉宇。看到珉宇被警察带走后,俊植瘫坐在粪堆上,望向夜空,开始流泪,他并没有感觉到任何负罪感,不是后悔也不是自责,可是,扪心自问,为什么如此悲伤? “胸口有种被刺穿般的丧失感,感觉自己无比悲惨,这种绝望的心情到底是为什么呢?……让他哭泣的,只是那种心脏被撕裂般的凄惨感觉,……他放任自己在体内日积月累的悲伤与不知所措的空虚中尽情地哭泣着。”

在职场奋斗四处看人脸色,曾经的梦想就是不失业,有地方睡觉,梦想实现了,俊植却预见到他的未来是一成不变地上班,一成不变地上课,每个班数十次重复着同样的话,听着校长同样的唠叨,对孩子们重复着同样的唠叨,不会有任何改变,这般老去,等待死亡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他丧失了珉宇那种为正义和道德而战的理想,和生而为人的尊严。

说起理想和尊严,从俊植父亲那里就已经丧失了,当上小学教师的父亲,因为出轨同事并有了私生子而失业,且再没有任何路子赚钱,全赖一字不识的母亲在市场做小买卖养活一家四口。母亲常捡一些菜贩子丢掉的白菜叶子煮粥,而不挣一分钱的父亲为了维护自己虚假的尊严,依旧西装革履招待客人,夏天还要穿上好的苎麻单褂读书。

俊植小时候跟着母亲乘公交车逃票,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帮母亲说谎,珉宇却向乘务员承认自己到了买票年龄;俊植帮着在面包工厂打工的母亲偷面包第二天拿到市场去卖不觉得是多么不好的行为,珉宇却把他们的行径暴露给了那家的女主人;母亲的偷窃暴露,被击碎虚假体面的父亲发疯般用炭火棍狂抽母亲,还是珉宇哭喊着去劝阻。俊植恨弟弟,恨他有道德和正义,恨他揭穿了自己的无耻卑鄙虚伪。直至珉宇被抓走,俊植痛哭之后劝说自己,在这肮脏的世界继续生活下去,把那些已被抛弃的梦想全部踩在脚底下……

为丧失正义、道德、理想、尊严而悲伤之后,为何俊植仍走向黑暗?

这几年常听孙磊老师提到孟子的一句话“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每每困惑,什么是浩然之气,怎么养?近日看到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人物》里提到“尚气立节”才有所领会,钱穆先生说一个人要有血气,有骨气;从血气中有勇,从骨气中见志。有志有勇,所以能立节。“节”是做人的限度,分寸。人不能做一冷血动物软骨汉,人之死生也只争一口气。

孙老师最近说我们练功到了一定阶段,要修心性了,否则练功很难再有长进;而两位体老师也在团体中提醒我们,到了要决定做不做人的节点了。到这时,才体会养浩然之气,并非只是打坐站桩,做人始终是根本,须回到现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修持身心,养好做人的正气。

俊植少年时跟着母亲逃票,偷面包;成人后跟一个看不起自己的女人闪婚;辛苦读夜校当上教师,没有学到教书育人的理念,跟着校长主任骗学生交钱上暑假班拿回扣,又在聚会上醉酒发疯,把主任发的支票扔给同事们;向警察告发弟弟。种种行为,是亡德而求富贵,损耗血气与骨气,丧失了做人的根本。

若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尊严的人,把正气补起来,俊植还需要先找回一样东西,便是羞耻心。“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俊植努力摆脱父母曾经的贫困,却更加丧失了父母本就稀缺的品德、气节,既知悲伤,还需知耻而后勇,从培养血气、勇气开始,一步步养出自己的骨气、志气、正气、浩然之气。

“小人不耻不仁”,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