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图便宜,我从网上买了这本书,到手之后发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一分钱一分货,这本书太薄,更算不上正版书。
编辑不得已,又拼凑上一部分其他书目内容才成此书,含注解、书评、附录,好不容易凑够154页。
但是,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本书,其价值无法用价格衡量。
《了凡四训》作者袁了凡,明代嘉善人,其思想融汇儒释道三家,这本书是他写给儿子的家训,流传最广。
全书只有四个篇幅,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袁了凡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迫于生计,母亲劝说儿子放弃科举当一名医生,可以养生,可以济人,靠一门手艺成名,这也是父亲生前的心愿。
后来,袁了凡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神仙,姓孔,自称得到邵康节的真传《皇极经世书》。
老神仙说:“你是仕途中人啊,为什么不去读书呢?明年必中秀才!”
袁了凡把老神仙请回家,告诉了母亲事情的经过。
母女俩就让老神仙算命,细微详尽无不应验,于是,袁了凡决定读书。
老神仙为袁了凡的仕途算了一卦:“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
结果全部应验。
袁了凡请老神仙算自己一生的吉凶祸福。
“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
袁了凡一一记录,谨记于心。
这位孔先生可谓神人,算定袁了凡的一生。
老神仙是袁了凡的贵人。
谁不想遇到这么一位老神仙呢?只有神话故事里才会有这样的情节。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来自对于未来的无知。
同样,生活中的拼搏动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自于对未来的憧憬。
那么,当一个人非常明确地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他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呢?
我觉得,用现在流行的时髦话讲:生活充满了松弛感。
完全放松,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没有焦虑也不再乐观,因为未来一切都是确定的。
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值得庆幸的是,故事没有到此结束。
后来,袁了凡又遇到一位改变他命运的人。
袁了凡到南京国子监读书的时候,登栖霞山拜访了云谷禅师,俩人在一间禅房内静坐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普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云谷禅师很是诧异,对袁了凡称赞不已。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袁了凡已心灰意冷,看破红尘,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普通人还能胡思乱想,他已经起不来这个念头了。
读到这,你还会羡慕那些未卜先知的神仙术士吗?
你还会追求问卦,占卜前程命运吗?
未来不可知,所以充满了无限可能,对生活充满希望,所以能够胡思乱想。
从这个角度看,我等凡夫俗子是幸福的。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用现在话讲,云谷禅师本以为袁了凡能与他对坐三天三夜,不生杂念,定然不是凡夫俗子,至少是开悟之人。
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原来如此,眼前这位居士已听天由命,心灰意冷,竟然生不起一点妄想,岂不可悲!可叹!可笑!
云谷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唯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
六祖慧能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共鸣富贵;内外双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以上对话,云谷禅师解释了为什么凡人有定数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名的方法。
凡人的命运为何有定数?
因为我们生在五行中,活在因果报应的循环往复内。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啥不受阎王束缚?
“俺老孙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形中,已不伏他管辖!”
孙悟空就是云谷禅师讲的那个极善极恶的人,数固拘他不定。
火遍全球的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闹海》,讲了个什么事?
一句话总结:我命由我不由天!
其实,这也是云谷禅师讲的这个理,换了个人物而已,哪吒就是那个极善极恶的人。
那么,你我命运到底是由天还是由你我呢?宿命论到底存在吗?
万经之首《易经》,教人如何做君子,如何趋吉避凶,如果说每个人的天命都是恒常不变的,趋吉避凶就无从谈起了。
所谓的宿命论,显然是不成立的。
那如何改命呢?
写到这,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历史上好多名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都从改名开始。
改名者,改命也!至少是有这个想法,并下了很大决心。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经过云谷禅师的一番开导,袁了凡痛定思痛,深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极为难得的,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他说:“获得科举功名的人,多有厚福,我福薄,又不懂行善积德,度量小,不能容人,喜欢以才智压人,心直口快,轻言妄谈。”
关于为什么膝下无子,袁了凡更是反思了六条过失。
从此以后,袁了凡终日战战兢兢,谨言慎行,觉得跟以往放任自流的状态大不相同。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改命之法,内求不外求,最重要的就是修心。
按照老神仙的推算,袁了凡命中无子,考不中进士,寿命只有五十三岁。
实际上,经过袁了凡一生的修持和努力,他一次次打破了那个预言,考中进士、生了儿子、活到七十四岁。
这样的生命才有意思嘛!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