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皮囊》有感16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7-01 08:31:38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认识与理解——读《皮囊》有感


前言:一本分两天看完的书,一本让我再次进入许久未踏足的心流状态的书,一本让我重新变回一个情感丰富,情绪多样的有血有肉的人,一本开启了我的思考,让我思绪乱飞的书。刚看完,有太多想说的话,所以不假思索,不加修饰地打开输入界面,记录此时零散的所思所想。或许这本书,我会在经历更多之后,再次打开,我想那时的感受会与此刻截然不同。

我喜欢从序开始看书,所以这次我也同样仔细地读了每一章序。我从未想过我会看一个序,看得潸然泪下,于是我记下了李敬泽这个名字,我怀着对这本书的好奇、浓烈的伤感以及莫名的认同,开始了阅读这本书。

不要等到后悔才理解……

这种泪腺受刺激,有液体分泌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阅读完《我的神明朋友》。同样有失去过很重要的亲人的体验,同样对离世的亲人怀有愧疚,所以在他的文字间我感受到了共鸣,字字戳心。(我也不曾想,在编辑这段文字时,我又回到了阅读这几章时的状态,眼泪鼻涕一把流)

在读到《母亲的房子》《残疾》时,最让我痛苦的是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理解”,哪怕母亲做着常人无法接受的事,甚至执拗不听劝,没有任何好处的事,父亲做着对自己有危害,一意孤行的事,他都理解,他都能看出父亲与母亲背后的真正的心理需求与情感寄托。发现这些的那一刻,我很难受,近乎有点斥责自己,那时爷爷做出那些古怪的、吓人的事情时,我被愤怒支配,我气他,我恼他,只得一句“他脾气变得不好了”,打发他,我鲜少站在他的角度与立场与他感同身受,也未耐心地去哄这个变回孩子状态,不安的老小孩。我从未想过原来失去后才后悔,失去后才理解,是这么一种难受的情绪,好像浸泡在悔恨的海里。

我由有神论到无神论,再到有神论。直到《我的神明朋友》,我才明白有神论产生的原因。当一些你无法撼动,无法改变的事情发生时,总要通过某种幻想,获得某种寄托。我也更理解了我的爸爸。爷爷葬礼上,我曾吐槽爸爸,生前不好好待爷爷,死后大摆筵席,大张旗鼓地请奏乐队,表演团,表演那些低俗的小品,烂俗的梗。正因为爷爷已离开,所以爸爸无从弥补,或许他也和我一样心中有愧,想借着这种方式,排解这难言的愧疚。或许他也有不舍,所以借由这种方式,消除难过。所以我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有鬼神,相信每年过年给他留一个碗,他会回来。

借由重要他人,认识自己!

努力抽离情绪,继续往后读。如果说前面几章中我读出了“理解”,那么后面几章,我便是读出了“认识”,是认识的形形色色的人,也是在与颜色各异的人交流中认识了自己。《张美丽》是未能突破传统桎梏的先觉者,是哪怕是思想再开放,再前卫,最终仍旧倒在传统压制下的自己;《阿小和阿小》是身处乡下,却向往城市的自己;《天才文展》是用一步步的规划战胜自身缺陷,却被现实打倒的自己;《厚朴》是沉溺于青春轰烈幻想中迷失的自己……这几章的底色是灰色调,这几个人物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相似之处,我察觉到的他们之间的共性时,都曾闪耀过,都曾坚定过,最后却败给了自己的弱点与软肋。

竟从这几个故事中,都或多或少地读到了我自己,所以获得了一些对自己的告诫。1.仰望星空时,请不要幻想自己已经是星空,认清自己,脚踏实地,方是王道。2.如果我想抵达新的世界,走出自己的路,那么我一定得摆脱传统思念对我的渗透,或者可以说是理解接纳,但不被其支配。3.不要因为受过一些追捧,一些名利的宣传,就忘记来时路。4.有些选择是一辈子,之前让我为之摇摆的选择,或许现在该坚定了。

火车伊要开往叨位!

原本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去查了闽南语才知道意思是“火车你要开往哪里?”

在最后几章里,我看到的都是对人生的发问。《海是藏不住的》,看到了自己的欲望,压住欲望是违逆本性的,所以终归会反弹。我应该找到合适的方式与自己的欲望共处,享受欲望带给我的动力,包容且接纳自己有欲望。《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看到的是不要丢失自己独特性的城市,也是不要为任何人改变的自己,我就是那个有着各种复杂情绪,复杂想法的人,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我们终究要回答的问题》,看到的是内心深藏的问题,我们到底想过怎样的人生?遵守秩序或打乱秩序,又或者是创造秩序?我们到底该如何生活?我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真正享受的是什么?生活到底是什么?《回家》中看到的是哪怕身处远方,心仍就惦念着家,而这个家,不是所谓的房子,嗯,应该是承载着爱的载体,有爱才有家。

《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看到的是我路过的那些复杂多样的人,带给我精彩丰富的人生,无数个重要他人,造就了现在的自己。也看到了和我一样试图介入不该介入的因果,而困顿,感觉自己麻木的蔡崇达,而他在无数次敲击火车玻璃却徒劳之后,明白了要学会看风景的心情和能力,但他却不接受,他更愿待在一个地方,守着自己爱着的人,生根发芽。借由此我也明白了,对抗时间旅途的唯一方法便是珍惜每一个眼前人,看见每一个人,理解每一个人,这样至少我们都会是彼此曾经最美的风景。

皮囊有心!

序实在太精彩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每一个序,后记。于是我又重新翻开了序。“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皮囊有心,不管这具皮囊是什么质地,他包裹着一颗心。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这颗心很多时候是睡去了,有时醒来,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我想此刻读完这本书的我,心暂时醒了一会,在这心醒的时刻,去认识我的他人,知道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