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苏东坡传》有感9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9-01 10:59:41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苏东坡传》有感
今年暑期断断续续读完心仪很久的书籍《苏东坡传》,从七月中旬踏上一眼万年的敦煌的旅程开始就打开了扉页,开启阅读,也许是因为近几年对手机的依赖,由于短视频带来的多巴胺效应破坏了专注力,尽管这本书本身并不厚,如果按照我学生时代的读书速度,也许三天就看完了,可是这本书我前天才读完。合上书,我脑子里涌现的就是这个千年绝唱的人物在历经磨难返乡路途上,百姓及文人对他的爱戴与尊重。让我感慨他这一生真的很值,因为他这一生虽不久远,但他的存在就是一瞬间即永远。
我对这位伟人结缘于学生时代哪两首宋词,水调歌头与赤壁怀古。其实翻开书,才觉察自己曾经诵读的很多诗词都源于他,那时语文老师说他是豪放派诗人,从他“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中看到他豁达潇洒的世界观。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时代长大,在一个心底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宝位时因朋党之争而衰微,且遭受贬谪,他曾于王安石,司马光同一时代。他与王安石是狭路相逢,王安石热衷社会改革新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鱼肉百姓,而这位伟人心怀天下,为百姓之友。他们两的冲突决定了伟人一生的宦海浮沉 ,也决定了宋朝帝国的命运,因为他去世二十五年后金人征服北宋 ,北宋王朝从此消失。
苏东坡生于四川眉山镇一个小康之家,为家中长子,原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其弟苏辙,字子由,兄弟俩感情深厚,传说中的苏小妹应该是其堂妹。苏东坡在我国历史上地位特殊,一是他对自己的主张,人生观,世界观岿然不动,始终坚定不移,无论经历了什么飘摇风雨,当我看到他被贬在海南岛,无所居,无所食,无所衣时,他与其子相依相伴依旧撑到大赦天下回归家乡是泪目了。他有文人的风骨与坚强。二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他在世上常说“做文章当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兴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能使读者快乐。欧阳修说每逢收到东坡新写文章时,就欢乐终日。而我们这些凡人每每读起他的诗词文章必然内心升华。
苏东坡这一生名扬天下于笔下潇潇洒洒之文章,颠沛流离也源于此,他的一生载歌载舞,甚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而过,这就是他的魔力。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自身利益而动摇,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生性倔强,富有捷才,不过有时候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惹来祸端,他以儒学为准绳,骨子里则是道法自然的道家风骨。他曾对胞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所以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一生,不无缘故。正如我一个朋友说,人要好好修无为而无不为的无分别心。而他天然具有无分别心的包容天地的大气。
写到这里,内心有股荡然之气,我喜欢崇拜这位伟人,因为我骨子里也有与他相似的内容,但我需要好好修炼的是无分别心,包容性。希望未来的岁月可从书中学来的一点半滴实践于我的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