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范文4篇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9-07 10:10:56归属于读后感范文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范文

跨越时空的热爱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台州市椒江区洪家第二中学九(6)班 何思源

“我热爱中国。”

这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弥留之际,对中国派去的医疗小组所说的最后一句话。那微弱却坚定的声音,仿佛一道穿越国界、跨越时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回首往昔,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怀着无畏的勇气和对真相的执着追求,毅然踏上了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这片神秘的土地。他说:“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生命。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

在那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岁月,他穿越枪林弹雨,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用敏锐的目光和手中的笔,记录下了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壮丽史诗。在采访的过程中,他遇见过机智勇敢的“红小鬼”,见到了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红军战士,领略了伟大而又平凡的领袖人物的精神风貌,也被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千难万险、依靠顽强意志穿越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的长征精神深深折服……

这才是真正的红色中国。埃德加·斯诺以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用寻求真理的态度,在地下党组织的协助下,冒着生命危险,报道了大量全世界翘首以待的重大新闻,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他笔下的中国,不再是西方世界眼中那个遥远而模糊的东方古国,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为了自由和尊严不懈奋斗的伟大国家。他将中国的真实面貌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让世界看见了一个在水深火热中砥砺前行的伟大民族;也让我们后人读懂了先辈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明白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是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轻合上书,我热血沸腾、感慨万千。生于太平盛世的我们,观望如今的中国,硝烟已息,海晏河清;千里江山,锦绣如画……这背后,是无数仁人志士于危难之时奋发而起,抛头颅洒热血,让东方这颗闪耀璀璨的红星,照亮了中国,也照亮了世界。而今,繁荣的背后,仍有无数坚定的“中国脊梁”,他们怀揣着赤子之心,呕心沥血,默默付出。

历史已走过近90个春秋,红军长征的脚步已离我们远去,但岁月易老,精神永存。这种中国革命精神将永远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开拓进取,奋勇前行!

有人说:“青春的底色就是爱国。”之于吾辈青年,皆为时代风浪之弄潮者,当承担起强国的时代使命,努力奋斗,以炽热之心发扬红色精神,用真诚和热爱,让红星的璀璨光芒洒满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我热爱中国!

(摘自《少男少女》)

红星不泯耀中华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安徽省怀远县荆涂学校八(10)班 唐灿

在中国浩渺雄壮的征途之上,始终有一颗璀璨的红星,也许我无法描述这红星是何等的伟岸,但至少,在埃德加·斯诺的字里行间,它是那个时代唯一的信仰和希望,更是那无尽黑夜中一颗闪闪发光的、不泯的红星,照耀着我巍巍中华。

——题记

辉辉中国红

“这是又一次征求敢死队了。红军战士们一个个地都站上前来,请求拿他们的生命来冒险。”

奔腾的河流,好似凶猛的野兽,呼啸的子弹,好似无情的杀手,十六根光光的铁链,横跨在大渡河上,一端连着死亡,一端连着希望。

三十个年轻的生命站在桥头,背上手榴弹和毛瑟枪,在枪林弹雨中前行。细密的汗珠布满额头,深深的伤口贯穿全身,宛若熊熊的烈火在眼里燃烧!他们一个一个倒下去,又一个一个站起来!

“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位英雄万岁!”人们呐喊着,响彻天地,震撼云霄!

草地上,河畔上,铁链上,是战士的鲜血,是人民的希望,更是一脉辉辉中国红,高高飘扬在我巍巍大中华!

煌煌东方星

“长征很辛苦吧?”

“不苦,不苦。跟同志们在一起,什么长征都不苦。”

“它要我们走一万里,我们就走一万里,它要我们走两万里,我们就走两万里。”

一群热血的少年,戴着缀有红星的帽子,穿着灰色的不合身的军服,他们走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在战场上和敌人拼过刀,他们是所谓的“红小鬼”。

当斯诺问他们“为什么热爱红军”,他们的眼睛会闪闪发光,他们的嘴角会开心地上扬,最美的笑容会绽放在他们的脸上,这时的你往往会忽略他们黑瘦的脸,宽大缀满补丁的衣服,甚至他们的年龄。耳边只有响亮的声音在回荡“因为红军分土地,赶走地主、收税官、放债人”。

他们乐观向上,一心为党,他们是革命的接班人,是未来的希望,更是一颗煌煌东方星,照耀着我巍巍大中华!

泱泱华夏魂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干裂的土地,破旧的土房,一群二十多岁的青年,坐在枯死的老树下。

黝黑的脸庞,开裂的嘴唇,褴褛的衣衫。他们有的少了一条腿,有的少了一条胳膊,可是他们高兴地笑着,兴高采烈地讨论着。爽朗的笑容,明亮的眼睛,让我们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顶着骄阳,他们一往无前;踏着积雪,他们勇敢无畏;踩着沼泽,他们义无反顾。

他们平凡普通,他们耀眼夺目;他们不同,却又相同。他们是世代延续的泱泱华夏魂,牢牢地守护着我巍巍大中华!

耀耀红星

花开正好,微风不燥。神州大地骄阳正好,尽是富饶。

是他们,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漫天耀耀红星。也正是这漫天耀耀红星,才有了百姓的安居乐业,祖国的繁荣昌盛。

红星耀中华,吾辈当自强,早已深深浸入骨髓,融入血脉。

“是夜,深蓝的天空缀满星子,照亮了整个天幕,也照亮了我巍巍大中华。”

——后记

(摘自《家教世界》,指导教师黄梅)

信仰的姿态无所畏惧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一中七年级 郑紫聿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满腹疑问,穿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来到“神秘而危险”的中国红色革命区。他针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事件,对“东方巨人”毛泽东进行了采访;他遇见博学的外交家周恩来、“一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等革命领袖,在谈话中了解了他们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深入革命群众的生活中,真切地体会到了农民、工人、学生、战士们对革命事业执着的信仰和牺牲精神。斯诺以他独有的视角,真实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他们在艰苦条件下,依旧心系民族大义,坚持革命斗争。

斯诺不仅是记者,也是富有文学天赋的作家,他笔尖下的人物生活被他精雕细琢,潺潺流淌出苦难、奋斗与拼搏。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遵守纪律的红军战士,路过农民果园时,没有一人去碰一下果子。战士们可以指名道姓地批评他们的军官,甚至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革命领袖们生活俭朴,不搞特殊化: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的敌人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我所见到的,我所听到的,都在告诉我,这是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队伍。他们的存在,是世界的一个奇迹;他们的精神,是世界文明的一份财富。”斯诺毫不隐讳地预言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中国的未来。简练却温情的语言,真实而细致的笔触,斯诺让历史中那些伟大人物和他们身边的小人物,变得同样富有个性、生动立体,读完令人回味无穷。

我在斯诺的讲述中,看见了那份孤独前行的征途里的永不放弃。大胆无畏、英勇善战的徐海东,正是我印象深刻的传奇人物。他在学堂反抗富家子弟的霸道欺压,参加反对克扣工资的罢工;他潇洒自称是“苦力”,为自己是无产阶级出身而自豪;他紧跟中国共产党,组织湖北第一支“工农军队”。与他同出一源的红军战士们用坚强的意志和无数个激情澎湃的侧影,织就中国红军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歌唱不完平凡红军战士的坚守、坚韧和革命到底的信念、情怀。

时间,是信仰姿态最好的见证者。斯诺在亲身经历之后这样写道:“只有当你了解中国的历史在过去四分之一的世纪中所经过的那种突出的孕育过程的时候,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答复。这一孕育的合法产儿显然就是现在这支红军。”我坚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在遥远的过去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在如今的时代照耀着全中国,也照耀着全世界。

点评

“信仰的姿态无所畏惧”,标题精当,一目了然,让我们知道《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主旨。而且作者更是从中有了全新的解读:这颗“红星”不仅照耀中国,而且照耀全世界。

(摘自《作文新天地》,指导教师郑燕秋)

向着红星 整装待发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安徽省铜陵市第二中学707班 伍思蕊

暑期里老师向我们推荐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拿到书后,我一下子被几位伟人气宇不凡的样貌吸引了。细细品读后,他们高大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起来。《红星照耀中国》带领我们走进了一段艰辛的革命岁月,让我们年轻的一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和伟大征程……

美国记者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他探寻红色中国,并与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结下深厚的友谊。他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地真实记录下来,汇编成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书中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革命精神。斯诺对途中遇见的“红小鬼”们也印象深刻:“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

最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四十多页对毛主席的采访观察,斯诺眼里的毛主席是一个极有趣味且性格具有多样性的人物。他说话坦率,生活简朴,是一个对文学、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也是一个极有天分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伟大的毛主席一手叉着腰,一手捏着一根纸卷烟,眼睛遥望着前方的伟岸形象。斯诺最后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八十多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们,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我们要时刻铭记这颗闪闪的红星,永远朝着它指引的方向前进。

(摘自《初中生必读》,指导教师万靓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