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观后感的写法。
2.提高写作思维能力,能够写出规范的观后感。
第一课时
学习重难点:
了解观后感的写法,提高写作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了解观后感的写法。
(一)、标题
可直接写,如读《杨靖宇》有感,可采用主副标题形式,主标题体现核心感想,副标题注明作品名称,如《平凡中的伟大——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通过以上结构,既能展现对作品的理解,又能体现个人思考与感悟,使观后感既有深度又具感染力。
(二)、开头:引出主题
基本信息:简要说明观看的作品名称、创作者(如导演、主演等)及观看时间/地点。
总体感受:用一两句话概括观看后的最直接感受,如震撼、感动、思考等。
核心观点:提出1-2个重点探讨的主题或疑问,作为全文的核心。
(三)、中间:深入分析
作品简述(可选):非常精简地介绍作品背景、核心人物或关键情节,仅与核心感想相关的内容,避免复述剧情。
聚焦核心:选择1-2个触动点深入展开,如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人物塑造、情节冲突等,结合具体细节分析。
现实关联:联系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深化思考,避免空洞口号,需引用作品细节支撑观点。
(四)、结尾:总结升华
1、重申观点:呼应开头,再次强调核心感受或观点。
2、深化思考:可对作品意义进行评价,或提出对未来行动的思考,结尾简洁有力。
(五)、写作技巧
以“感”为核:避免写成剧情简介,真诚表达真实想法。
观点明确:围绕核心观点展开,逻辑清晰,段落过渡自然。
论据充分:用作品细节、情节等作为支撑,增强说服力。
语言生动:准确、流畅,适当运用修辞手法,避免堆砌辞藻。
避免剧透:若面向未观看者,关键情节需模糊处理。
二、展评助学
标题
- 简洁式:《观九三阅兵式有感》
- 升华式:《九三阅兵:铭记历史,彰显强国力量》或《观九三阅兵,悟精神传承与使命担当》
开头
- 开门见山式:
9月3日,我怀着无比激动与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那一幕幕壮观的场景至今仍在我脑海中不断回放。
- 抒情引入式:
九三阅兵,这是一场承载着历史与希望的盛典,在期盼中它终于来临。当电视屏幕上出现天安门广场那庄严的场景时,我的内心瞬间被一种强烈的情感所充盈。
- 背景铺垫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九三阅兵盛大举行,它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引用式开头: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九三阅兵以磅礴的气势向全世界宣告着这一伟大真理。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场意义非凡的阅兵式。
- 对比式开头:
曾经,我们的祖国在战火中饱受煎熬,人民在苦难中挣扎。如今,2025年9月3日,透过九三阅兵,我看到了一个强大、自信的中国,一个让世界瞩目的中国。
中间
- 整体介绍
-概括流程:简述阅兵式按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以及有45个方(梯)队等,如:阅兵活动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在约70分钟的时间里,45个方(梯)队依次展现了我军的风采。
- 介绍方队:对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联合军乐团等进行简要介绍,如:空中护旗梯队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国家的繁荣和军队的壮大,徒步方队体现了‘一老一新’的特色,战旗方队承载着先烈的荣耀……
- 印象深刻的画面
- 选择场景:可以是空中护旗梯队护卫旗帜的画面、徒步方队整齐划一的正步、战旗方队的烈烈战旗、装备方队的先进装备,或是空中梯队的壮观编队等,比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装备方队中那些代表着国之重器的先进武器,它们整齐地排列着,散发着强大的威慑力。”
- 细节描写:对所选画面进行细节描述,如装备的外观、徒步方队的步伐姿态、战旗的颜色与样式等,“那些装备闪闪发光,每一个零件都仿佛在诉说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国防力量的强大,一辆辆坦克、导弹车等,有序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履带与地面的接触声仿佛是历史的鼓点。”
- 谈自己的感受
- 表达震撼:抒发对阅兵式的壮观、庄严的感受,“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内心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为祖国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 感悟历史:结合抗战历史,谈谈对胜利的珍惜和对先烈的缅怀,“这一切让我想起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是无数先烈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强大,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感恩他们的付出。”
- 体会精神:如感受到了团结精神、爱国精神、奋斗精神等,“从阅兵式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全体受阅人员齐心协力,展现出了完美的风貌,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要团结协作,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 联系实际
- 学习方面:表示要在学习上努力,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如:作为学生,我要以阅兵式中展现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 生活态度:谈谈要培养坚韧、自律等品质。如:在生活中,我要像军人一样,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律的品质,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乐观地生活。
- 社会责任:强调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心国家大事等。如: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祖国的一员,积极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关心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尾
- 总结式结尾:
九三阅兵,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记住历史的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我相信,在伟大抗战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 展望式结尾:
让我们以九三阅兵为新的起点,传承抗战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奋斗。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让和平与正义的光芒永远照耀世界。
- 呼吁式结尾: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传承和发扬九三阅兵所展现的精神,让我们的国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三、重复互学
2025年9月3日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以震撼人心的视觉呈现与深沉的历史回响,展现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辉煌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脉络。以下结合官方信息与观后感要点总结:
历史与精神的传承
老兵的见证:抗战老兵乘车方队以挺拔的身姿敬礼,他们的勋章与皱纹成为活的历史注脚,传递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民族记忆。这种代际交接的仪式感,将国家认同根植于历史纵深,提醒后人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
精神内核的延续:阅兵式通过徒步方队、战旗方队等设计,彰显“团结统一、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凝聚力。
国防实力的彰显
科技强军的成果:首次亮相的鹰击-15/19/17/20高超声速导弹、红旗-20/19/29反导系统、反无弹炮与高能激光武器等装备,标志着中国军工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从仿制到创新的跨越,印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意义。
体系化作战能力:45个方(梯)队按实战化编组,涵盖陆海空基战略重器、无人装备等,展现“全域作战、体系制胜”的现代军事理念。
国家认同的构建
全民国防的叙事:女兵方队、民兵队伍的参与,打破军队与民众的边界,传递“国防是全民责任”的理念。这种设计将国家安全与个体命运紧密联结,激发“人人有责”的使命感。
国际视野的延伸:26位外国元首及国际友人代表的出席,既是对反法西斯同盟历史的致敬,也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阅兵式成为连接历史记忆与全球和平的桥梁。
观后感的核心启示
和平的来之不易: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从杨靖宇将军到普通战士,胜利背后是无数生命的牺牲。今日的和平需以历史为镜,警惕逆流与分裂。
复兴的使命在肩:阅兵式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宣誓。青年一代当以先烈为榜样,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投身民族复兴伟业。
总结:这场阅兵式以钢铁洪流与历史叙事的交融,完成了从“铭记历史”到“开创未来”的精神升华。它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淬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磅礴力量。
四、回顾整理
1、作业。写作文9.3阅兵观后感。
2、范文欣赏。
1、抗战80周年阅兵读后感
当2025年9月3日的晨光洒向天安门广场,当激昂的国歌奏响,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通过屏幕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这场盛典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让我深受震撼、倍感自豪,心中涌起无数深刻而炽热的感想。
阅兵式上,抗战老兵乘车方队缓缓驶过,他们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那一枚枚挂在胸前的勋章,是历史的见证,是英雄的荣耀。他们曾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战役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百团大战彰显了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无数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御外敌。这些老兵们,正是那段悲壮历史的亲历者和创造者。
看着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了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他们有的或许在战场上失去了肢体,有的或许失去了至亲好友,但他们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牺牲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他们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解放军的精彩表现更是让我热血沸腾。徒步方队整齐划一,步伐铿锵有力,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和纪律性。他们眼神坚定,身姿挺拔,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装备方队如钢铁洪流般滚滚而来,新型主战坦克、隐形战机、远程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一一亮相。这些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装备,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和科技水平。从“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信息化、智能化装备,中国军队实现了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的伟大跨越。这让我明白,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免受外敌侵略。
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正处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要以抗战精神为指引,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就像那些刻苦训练的解放军战士一样,我们要在学习中发扬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我们要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让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让我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2、董宇辉观礼阅兵观后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强烈的情感,发生在崇高的地方。
国歌响起的那一刻,所有人起立,面向国旗高唱国歌。天安门广场数万人的歌声整齐而回荡,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难以简单描述的情感,有振奋,自豪,力量,感动,等等。80年以来,这个民族像一个忍辱负重的孩子,努力刻苦,心志坚定地把原本一件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逐一实现,将曾经经历的所有屈辱,一件件洗刷干净。一路走来,太不容易,想到历史的种种,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清晨阳光中,随风而动,一时语塞,忍不住想流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最艰难的考验,培养出最团结最坚定的斗志。中华民族历经风雨,一路坎坷,但是始终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就是因为,历史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无数心志坚定的人站出来,团结彼此,共克时艰。先辈们在客观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艰苦卓绝,流血牺牲,是什么支撑了他们?睹物思人,忆苦思甜。青年人的价值观,都不是一次形成的。我们都太平凡,不完美,但清晨阳光照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内心确确实实都充满了一股对民族,对血脉,对彼此,对同胞,对信念,对理想,对历史,对文化的情感。这种情感,总是紧紧地让我们血脉相依在一起。
止戈为武,以和邦国。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要求我们与人相处,礼让三分,以和为贵,有时宁愿吃亏,也要避免与人起冲突。可见我们真是从骨子里爱好和平,但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感谢祖国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但眼下的和平不是通过祈求获得的,而是无数英雄的奋斗和发展实现的,如果想不到这点,那我们就对不起先辈的牺牲和历史上承受过的苦难。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非常感恩人生能有这样一种经历,从来没有如此激动地期待过一件事情,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感受过一种心情。憧憬几个月后,终于在前天下午去集合地,安检,核实身份信息,终于拿到邀请卡,在集合酒店,等到夜里12点多统一出发,凌晨2点多到北京会议中心二次安检,凌晨5点多到达天安门广场,一直到阅兵开始,观礼结束回到家,这一切像一场梦一样,直到现在还在细细回味。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