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佛陀》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9-05 06:56:39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佛陀》读后感

看《佛陀》这本书的缘起来自大愿法师和郭招金教授的对话《佛门内外》,开篇提问“什么是佛”,其中引申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神”,于是提到了这个宗教思想家———凯伦·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女士曾在修道院修行七年之久,后到牛津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是英国著名的宗教评论家之一,著有《神的历史》、《神话简史》、《伊斯兰简史》等多部著作,现在更为人熟知的是那本《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的概念,指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核心是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人类思想辉煌的时代。)

关于佛陀的传记,这是到目前为止读的第三本书,前面两本是一行禅师的《故道白云》和《佛陀传》。相比一行禅师的两本传记,禅师作为僧伽,所著的关于佛陀的传记,通篇能感受到他对佛教开创者的崇敬,遥想十来年前,第一次读《故道白云》简直当神话在看,很多细节都带着强烈的主角光环。而阿姆斯特朗更多的是站在传记作者的角度出发,她本人精通巴利语,立足于巴利文的经藏和律藏,把释迦牟尼的一生清晰的梳理出来,尽管部分情节也带有“神”的光环(因为经藏中本身就有这些记载),但作者还是基于各种资料考究的基础上,对部分经文中的记录,合理怀疑是否为后人修改。比如乔达摩结束苦行,通过饮食恢复身体。“经典里对此着墨不多,迅速转到很戏剧性的场景,让人觉得乔达摩接受乳糜供养后就准备好要最后一搏了。这段经典不可能是真实的。正念的效果和善法的增长需要时间,乔达摩自己说过那至少需要七年,强调这个新的自我需要长时间的渐修。”类似这样的陈述,依据不同典籍中的信息作推测,对普通大众了解佛教历史和佛陀更客观、真实。

书中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1.在释迦牟尼出走的章节中,通常的传记或者相关影视剧只是笼统的提到悉达多在见到生、老、病、死的场景后决定寻求烦恼的解脱之道而出家。这本传记则提到当时的经济发展背景。早期的吠陀信仰,每个月的布萨日,会举行特别的圣火祭,婆罗门和普通家主会斋戒,禁止劳作,并在炉火旁守着。“受市场经济主导的新君主和城市,已使得恒河地区各民族高度意识到社会变化的速度。城市居民自身就能见到他们的社会处于快速转型之中。”“古代雅利安的婆罗门宗教似乎逐渐不合时宜。那些曾经适合农业居住区的古旧礼仪,在快速变动的城市世界中,似乎开始显得累赘和落后。” 北印度人开始尝试其他的宗教观念和修行方法,于是《奥义书》应运而生,名义上依据的是古代吠陀,但是对它又进行了重新诠释,从而赋予其更灵性和内在化的意义。印度教从而形成。乔达摩深受这种永恒和绝对的自我观念的影响,自我的理论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它说明了人在自己的内心里就可解脱生命的痛苦,并不需要祭司这个媒介介入,而且它也适合新社会的个人主义和对自我依赖的崇尚。读到这段,对照当下我们所处的时空,有点恍惚,怎么这么眼熟?“信息爆炸”,“强调自我” “主张个性” 感慨一句历史何其相似。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禅修营中有那么多年轻人参与。这种阐述方式也暗合了王东岳老师对“文化”的定义:智性动物—-如人类,面对其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所产生的谋生行为及意识体系。

2.在“求道”篇中,乔达摩去往新文明中心的摩揭陀国—-王舍城,开始寻找能指导他修行和学习梵行基础的导师。当时大部分新思想集中在轮回和“业”的学说上:目标是要从不断生死流转的无尽轮回里解脱出来。主要的修行学派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答。“僧伽竞相宣说各自的法,就像商人积极推销各自的货物一样,热情澎湃的弟子会称他们的导师为“佛”(证道者)或“天人师”。就像其他轴心时代国家,这里也有激烈巧妙的辩论。” 让人不禁想起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乔达摩没有加入这些教团,他选择了阿罗逻迦兰的数论哲学,开始时,他进步很大,但很快发现思考数论真理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他去问导师是如何“理解”这些教法的,阿罗逻承认他不只是通过思维去“直接认知”数论,他不只是以平常、理性的思考去参透这些教义,而是利用瑜伽的原则。“瑜伽”有“相系”“相应”的意思。其目的是使瑜伽士的心和他的自我相应,并且约束心灵的所有力量和冲动,以便意识达到人类通常无法达到的唯一境性。乔达摩对于瑜伽方法没有什么疑问,后来也使用这些方法,但是他无法接受老师对于禅坐经验的解释。对数论瑜伽的形而上学论失望后,他转向苦行。最后发现苦行和瑜伽都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当对现有的导师所教导的灵性形式感到失望后,他决定自己去开辟一条路。证道开启了。。。。

3. 同意女性进入教团,出家成为比丘尼。其他书中在陈述这件事时,更多体现佛陀的慈悲。本书在阐述了佛陀当初拒绝的原因之外—-担忧女性难免与“欲望”纠缠不清,因而障碍菩提。同时也指出

“佛陀说法向来不分男女众,这使得有些学者认为佛陀不许女人出家以及规定八敬法的故事是后人添加进去的,反映了教团里的沙文主义。作者从考古资料角度出发,得出结论“文明从未善待过女人。”“随着军事强权国家的兴起和最早的城市专业化进程,女人的地位急剧下降,女人成为男人的财产,被从大多数职业中排挤出去。直到现代世界,人们才开始质疑这种态度。女人寻求她们自己的“解放”(她们用的这个词甚至和佛陀用的一样)”

这可能是女性作家的独有视角。身为女性,读到这段文字,很难不代入自己的身份而心有戚戚焉。

最后,这本书从历史的脉络中,看到佛陀出现的时代面貌和佛教思想诞生的过程。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它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去了解佛陀,传记作者文字的平实性反而有一种吸引力。佛陀一向反对“个人崇拜”,相比现在各种自媒体、仁波切们所宣扬的影子佛法,凯伦笔下的乔达摩·悉达多形象有痛苦烦恼,有求道时的困惑不解,迷途知返,有自我的阴暗面—-魔罗,而最终他证悟解脱了。佛陀求道的许多方面都符合现代社会的精神特质。作为普通人,我们更能从这样的人物故事上获得智慧的启发和力量的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