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12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9-10 09:31:4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位师者

           永不休止的奋斗
              ——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路遥《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近十年间,普通人在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这本书是激励千万青年努力奋斗的不朽经典。孟子提倡“知人论世”,我建议在校大学生读这部作品前先看路遥的随笔集《早晨从中午开始》和关于他的传记,比如厚夫的《路遥传》、王刚的《路遥纪事》。因为了解作者的生平后更容易读懂他的作品。
      我1975年出生于河北农村,亲历了小说叙事时代。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是在1992年上高中时,因为是借同学的,只用一周就如饥似渴地读完,尽管很喜欢,但那时没钱买。工作后买了两个版本的《平凡的世界》,读起来总感觉缺少什么……后来我又从旧书网买了当年那个版本,看到它仿佛回到了为考学而努力奋斗的年月……
      1992年9月父亲去世,我处于人生的低谷,在上学和辍学间犹豫,是这句“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给了我决心。人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时候,一定要走好极为关键的一步。我决定继续上学,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确定了目标,人就会产生激情,并能义无反顾地为之付出汗水;因为英语不好,我把这句话抄到英语笔记本的扉页上,时刻提醒自己努力。1995年海南大学会计学本科专业在河北省只招三人,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录取了。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进图书馆时的兴奋,一排排书就是无穷的财富,那就像蜜蜂的百花园。只要有时间,我就去图书馆读书或静静地享受那种氛围,孙少平对读书的渴望是否也如此?每学期我会制定读书计划,在选读的前提下,粗读、精读或跳读,坚持摘抄或做索引,便于需要时快捷查找。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当时的几本读书笔记。我常常回忆起那金色的年月……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让我站上新的起点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对人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参加工作后,我体会到了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最直接的感受是时间不再充裕,只能挤时间零碎阅读。工作繁忙之余,减少不必要的闲聊,而是随手翻看桌上适于零碎阅读的书,略感欣慰的是一个季度也能看完一两本。阅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业务技能和个人爱好方面的,扩展到法律生活、财政经济、婚恋家庭、经典名著等多方面。制定的阅读计划分为合理适度、留有余地的年度计划和灵活应变的临时计划。临时计划主要针对外省出差,尽可能读些对出差之地的历史文化有更深认知的书。
      多年来,每读完一本书,都坚持写心得、日记。写日记是一种心理疗法,是对心灵的净化;写日记不是信笔涂鸦,是对一天工作生活思路的梳理和取舍,也利于文笔能力的提升。一个人长期如一日的坚持,思路就会清晰,思想也同时得到磨炼,变得锐利而细腻。虽然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要努力把人生过得不平凡。
     让阅读成为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下已经不是“人过四十不学艺”的时代,阅读永远是进行时。“工作顺向做,思路逆向来”,就我所做的会计工作来说,评价优劣的一条标准就是能否经得住各级各类审计。为此,我考取了审计师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便于提前规避降低审计风险。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尽力做到更好,这也是体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方面。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觉醒的早晚决定了个人的命运。这么多年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觉醒的太晚了,否则可能是另一种生活,还好我一直在坚持阅读,给自己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人在默默奋斗的状态中,精神反而会从琐碎生活中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充实,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以及悲伤和痛苦。
       人生就像奔腾的河流,有时平展有时曲折。倘若人生一马平川,活着也就索然无味。“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感谢《平凡的世界》给予我努力奋进的力量,只要还有明天,今天永远都是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