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嘉、艾希礼、媚兰等人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家庭长大的小姐与公子;他们家族拥有广袤的棉田、众多的黑奴、肥沃的山庄丘陵,他们整天的生活就是聚会、跳舞、骑马、旅游、与适龄异性谈情说爱;他们有父母娇惯、由黑奴伺候;养尊处优。“仓廪实而知礼节”,他们维护着美国南方社会的高贵矜持,对黑奴也给予足够的同情与关爱。尽管当时的黑人“天生是一群下贱坯子”--无知、懒惰、斤斤计较--但思嘉母亲总是不辞辛劳地为黑人家庭看病、接生;思嘉父亲为了满足黑人的亲情需求,出高价钱将黑人管家的妻子与女儿都买过来,让他们团聚! 高贵的白人并没有过度地剥削或看低黑人,如果真要说黑人地位低下、生活悲惨,也是历史原因与黑人本性造成的。但是以林肯政府为首的北方统治阶层不这么认为了, 他们(共和党)政府要废除黑奴制度,推崇人权平等、剥夺种植园主特权,让私人土地纳入联邦的统治之下;而南方人的团结、强悍、果决,怎么可能让北方工业化的资本家染指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就这样,暴发了长达5年的南北战争。
思嘉等人的命运在战争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男人们都去参军了,死的死、伤的伤,回到家里时都是缺胳膊少腿;女人们在家里守活寡,从骄生惯养、众星捧月,到食不果腹、寂寞穷途;从前读书、绘画、弹琴的手, 现在要到农田里扶犁、摘棉, 以前吟诗唱歌的樱桃小嘴,现在只能对着母牛、骡子吆呵! 黑人们乘机跑掉,夫人小姐们也没有人可以指使了。在战事必争的核心城市亚特兰大,每天都是一批批的伤员从前线下来,准备挤进各大医院,或输血或截肢或续命. 男人们与女人们都有一个同仇敌忾的信念: 南方必胜、要用身躯来维护南方人的高贵与团结。然而,在战争中南方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暴露无遗,人员在一天天消亡、土地与城市一天天在被北方军队吞噬!战争结束后,北方共和党派军队统治了整个佐治亚州,其省会亚特兰大成了北方军政阶层的天堂,而变为南方原著市民有地狱: 他们之间充满着仇恨、猜忌、杀戮;北方白人鼓动刚刚解放的黑人,对南方白人,也就是他们以前的主人或上司,大搞反抗、报复,争取更多的权益;这些黑人变本加厉,对南方白人无恶不作, 整天游手好闲,有的甚至以强奸白人妇女为乐;南方北人残存的男人,组成了“3K”党;对北方白人及解放出来的黑人进行暗杀与反扑……
在如此混乱复杂、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是飘摇不定的。思嘉这位绝色美女,对战争与政治一点不感兴趣,她整天想的是穿漂亮衣服,勾引年轻献媚的帅哥;她的占有欲极强,聪明干练,心机灵活;他爱上了英俊文雅的艾希礼,但故作矜持,让一大批男人整天围着他转,却不主动亲近艾希礼,当艾希礼看上瘦弱矮小、其貌不扬的媚兰时;她大跌眼镜,准备大闹艾希礼的婚礼,在艾希礼夫妇步入教堂前,她拦住了他,大胆恣肆地表达了她的爱情;却被艾希礼果断拒绝了……这对漂亮女孩子来说是奇耻大辱的一幕,终生难忘; 然而,好巧不巧的是: 这一幕竟被躲在暗处的另一位做生意的男人瑞德看得真真切切, 听得清清楚楚……从此以后,伴随思嘉一生的都有艾希礼、瑞德、媚兰;他们四人之间相爱相怨、互助互勉、起伏奔波、生息逆转的命运,交织地贯穿整部小说的情节。 思嘉先后为了赌气嫁给了查尔斯,为了极需用钱挽救父母的基业而嫁给了弗兰克,为了风光虚荣的战后生活而嫁给了瑞德……三任丈夫都对她深情款款, 她也为每个人生了一个孩子;但是在她的心灵深处, 那激起最初情愫与爱情憧憬的只有艾希礼;尽管这是个不事稼穑、不懂钻营、不善理财的书呆子! 而艾希礼心中爱的,终贞不渝的是善良、质朴,与世无争又胸怀大气的媚兰,她像一个精神符号一样,维护着南方社会的传统;至于对心机很重、争强好胜、物质至上、爱出风头、特立独行的思嘉,尽管绝色倾城,尽管也可以偶尔心灵出轨,但绝不会讨她做老婆。在这多重关系的感情纠葛中, 瑞德也是一个受害者,他是一个很有能力,能搞钱,能与黑白两道,能与北方佬串通,又能与南方精英勾结的很角儿;他从第一眼看到思嘉开始,就喜欢上她, 可是错过了两任丈夫,第三轮才到手的思嘉,在与她结婚后仍然心向初恋……
从贵族小姐到农妇, 从平静的庄园到战火纷飞的创伤城市, 从年轻人纯洁浪漫的爱情到不如意而又先后离世的丈夫, 从相互无猜的亲情与友情到为了生计而背叛自己的内心……思嘉等人的生活,在时代变革的大气候下, 一天不如一天; 她们总是生活在回忆与留恋之中, 而不是我们所向往的 ”明天会更好!” 战争是残酷的,政治是无情的,思嘉与她的同龄人对过往的留恋,就像天空中摇曳的故事,随风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