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终于读完冯唐老师的《正道》。
此书以《道德经》为基石,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管理智慧。冯唐匠心独运,将《道德经》划分为四大部分,智慧篇、组织篇、领导篇、安身篇,各篇又为十节,每节围绕《道德经》的两三篇目,提炼出核心主题。每个主题再精炼出三个要点,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何故三点?熟知冯唐者皆知其雅号“冯三点”。
他解读《道德经》的三大关键词:去魅、实用、成事。其所讲述的《道德经》对于现代生活、工作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用于指导职场管理、个人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之所以研读此书,在于探索管理的奥秘。带着疑问而来:如何自我修炼?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如何引领团队?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首先,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我始终坚信:读书行路,虚心求学,勤奋行事,不断修炼自我。
再来,谈谈从本书中学到的管理的真谛。
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不仅要有成事之智慧、成事之品德,更要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磨砺自己,在每一种具体情境中修炼心性。说到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时常会情绪上头,这也是今后要改正的地方。
行事而不自矜,功成而不骄傲。正是因为不骄傲,事业才能长远。管理者欲达无为而治,必须洞察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应当做的事。实际上,顺应潮流,效率倍增。很少有人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管理者要学会喜怒不形于色,做不到就要持续修炼。
一位与光同尘的管理者,应善于运用自己和团队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团队与光尘共融,与大家同心同德,摒弃偏见。同时,作为团队的引领者,应与成员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共同成就伟业。让大家明白,真正的公平意味着每个人可能都会有所委屈。
管理者应将团队成员视为独立的个体,从各个层级、每个个体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滋养、自由度和培训。具体措施包括:合理分配资源,共同展望未来,让他们做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慈”。
这就是说管理者应具备底线思维,为团队提供坚实的后盾,让大家放心冲刺。为他人提供基本的安全感,专注关键事务,持续磨砺和输出。
管理者应低调行事,减少自我夸赞,降低存在感,拥有定力和内驱力。在工作中,不轻视任何一位下属,不藐视任何一份看似低微的工作。禁得住诱惑,能屈能伸。不以自我为中心,方能赢得众人的心。
最后,答案已经找到,接下来就是在具体工作中走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