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6-10 08:33:17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水润万物,雨生百谷,那是播种最好的时节。在谷雨那天读完了《幸福的勇气》,自己也仿佛“久旱逢甘霖”般获得了生长的助力。这本书承接《被讨厌的勇气》,以青年与哲人对话辩论的方式再次为我们展示了先进于时代百年的阿德勒思想,书中对于教育的目标及方式、如何面对和理解工作、交友、爱这三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以及阿德勒思想中重要的“共同体感觉”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可谓是振聋发聩。读书时,仿佛我也置身于哲人的书房,在听哲人娓娓道来的同时,头脑中和青年一样不解与震撼的想法频频跳动,在真正理解了阿德勒思想的那一刻,也就是真正面对了自己的那一刻,不禁涕泗横流。于是,说什么也要写下这篇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觉醒。
这本书分为五个篇章,我认为无论是从读者阅读的感受还是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来说,都是层层递进逐渐升华的,以下以个人视角分别阐述一下这五章的内容。
第一章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这一章主要说明了教育的目标及方式,并阐述了阿德勒思想中“现在决定过去”的“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那么如何帮助呢?“尊重”是教育的唯一入口。何谓尊重?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那么怎样能做到尊重呢?那就是关心“他人兴趣”,设身处地的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假设自己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我们的“现在”决定了过去。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无法改变”的真正理由其实是不想改变,因为变化意味着“死亡”,改变自己意味着抛弃、否定、压制“过去的自己”,所以人们不想改变,无论多么痛苦也想“维持现状”。并且,还要为“维持现状”这一选择寻找一些合适的借口。
阿德勒思想本身是基于对人的尊严与潜能的强烈信赖,他认为“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
有一个心理咨询常用到的工具三棱柱,它有三个面,这三个面代表我们的内心,一个面上写着“可恶的他人”,另一个面上写着“可怜的自己”,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大多讲的就是这两种情况。但无论我们怎么谴责“可恶的他人”、倾诉“可怜的自己”,也无论能够得到别人多么充分的理解,即使可以获得一时的安慰,也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因为更重要的是三棱柱的第三个面“以后怎么做”!
第二章 为何要否定“赏罚”
这一章主要说明了为何要否定赏罚,为什么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批评和表扬都是站在比他人更高的位置上,对话双方的身份根本就不平等,尊重也无从谈起。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首先是寻求称赞,接着是引起关注,如果这些都无法实现则挑起权力争斗,然后又发展为恶劣的复仇,最终阶段则是证明自己无能。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面对这些问题行为,发怒和训斥同义,都是以“暴力”为名的交流。因为诉诸暴力,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要求,说的更直接一些,就是能够令对方屈服。暴力始终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
面对这些问题行为,父母或者教育者应该做什么呢?阿得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你并未被赋予裁判的特权,维护法律和秩序不是你的工作。” 你现在应该守护的既不是法律,也不是秩序,而是眼前的“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孩子。
处于教育者立场上的人以及负责组织运营的领导,必须时时树立起“自立”的目标,不要陷入保全自身。要让被帮助的人知道,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他们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他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第三章 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归属感也是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它与人的认同需求紧密相连。人类因为身体的脆弱才创立共同体,并在协作关系中生存。人类最害怕的是孤立,孤立的人不仅仅是身体安全受到威胁,就连心理安全也处于威胁状态之下。因为人类本能的清楚一个人根本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常常希望能与他人建立坚固的“联系”,也就是共同体感觉。所以,赏罚带来的致力于同伴之间的竞争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但阿德勒心理学否定他人认同需求。为什么呢?因为认同根本没有尽头。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价值,但是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
拘泥于他人认同需求的人,过于期待他人的认可,不知不觉就会过上“他人期望”的人生,也就是说过“他人”的人生。但是人活着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无论对方是父母也好,老师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人也好,我们都不可以选择满足“那个人”期望的生活方式。
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那该怎么做呢?唯有一个办法,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这一章讲了两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一个是工作课题,一个是交友课题。
为什么工作会成为我们的人生课题呢?因为人类不可以单独生存,我们必须劳动、必须分工、必须与他人建立关系。并且,为了与他人进行“分工”,就必须相信别人,因为与不信任的对象,根本无法协作。另外,职业不分贵贱,一切工作都是“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只是我们分工不同而已。也就是说,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工作是信任关系,而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我们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这并非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决心。
那么信赖和信任有什么区别呢?信任是有条件的相信对方,而信赖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信赖并非是盲信,质疑那个人的思想信条或者是他说的话,独立思考,保留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而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做的是即使那个人撒了谎,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信赖他人,这并不是盲信一切的被动行为,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
阿德勒认为,付出,然后才有收获。无条件的信赖他人,尊重他人,这是给予行为。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这才是面对交友课题应该有的态度。
第五章 选择爱的人生
这一章讲了人生课题的最终关口,理解阿德勒思想的重要阶梯--爱。
阿德勒认为,爱并非“被动坠入”。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在这里必须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也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脱离”自我“,才可以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自立。而自立就是脱离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摆脱自我中心性。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爱是自立,是成熟。要想摆脱“被给予的爱”的支配,只能拥有自己的爱。主动去爱,既不是等待被爱也不是等待命运安排,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唯有如此。
在一章内容中,我遇见了这一生中最令我动容的关于“爱”、“婚姻”、“命运”、“分别”和“未来”的描述,这些文字充满了诗意,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以下就是我的摘录。
弗洛姆说:“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爱是明明没有任何保证,却依然会发起行动,抱着自己如果爱的话对方心中也一定会产生爱这样的希望,全心全意的自我奉献。”
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相遇的形式如何都无所谓,如果下定决心从此建立真正的爱,面对“由两个人完成的课题”,那么我们与任何人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爱。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一切决定论,排斥命运论,根本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我们不可以被动等待那个人出现,被动等待的话,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一原则必须坚持。但是,当我们回顾与伴侣一起走过来的漫长岁月时,往往会感觉是命运的安排。这里所说的命运,并不是冥冥中被安排好的东西,也不是偶然降临的东西,而是由两个人的努力慢慢构建起来的东西。命运是靠自己的手创造出来。我们绝不可以成为命运的仆人,必须做命运的主人,不是去追求命中注定的人,而是建立起可以称得上“命运”的关系。
不去想未知的将来,也不去考虑根本不存在的命运,只是与眼前的伴侣一起舞动“现在”。爱情和婚姻正如两个人一起跳的舞蹈,不去想将会走向何处,牵着对方的手,关注今天的幸福与此时此刻的感动,不停旋转,不停律动,你们跳动过来的长长的舞蹈轨迹,人们就会称之为“命运”。
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即使如此,你依然可以去爱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爱这个人,并一起走下去,你有这个决心吗?你可以许下这样的诺言吗?爱是一种信念行为,只有一点点信念的人,就只能爱一点点。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人“最初的一步”很重要,只要跨越了第一步,就没有问题。当然,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最初的一步”。但是,实际的人生,平凡日常的考验始于踏出“最初的一步”之后,真正考验的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就只有一件,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唯有如此。不断付出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的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
创造这种未来的是你,不要迷茫,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我的读后感
今天一天没有出门,为了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我抱着它回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甚至还回顾了《被讨厌的勇气》和《自卑与超越》,这两本书也都是讲阿德勒思想的。于是,这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在与阿德勒对话,与自己对话。这也是第一次因为读书而中断了其他所有活动,因为觉得很有必要。
我总觉得,我们在人世间活这一遭,不能稀里糊涂的,“难得糊涂”的价值观不适合我。因为我一直都在混沌中生活,突然有了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机会,又怎么舍得轻易放弃呢?其实我知道,阿德勒的思想与现在诸多现实都持对立的姿态,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他说的对,我竟完全被劝服了,尽管阿德勒思想中关于实践的部分太难太难,但我还是忍不住动了心,想要践行一番。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阿德勒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不是“干涉”和“操控”,而是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尊重与信赖,是设身处地的“假如自己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父母以爱为名去为孩子规划着安全顺意的人生,孩子完全没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反抗就是不孝,顺从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父母与孩子并不平等,总处于一方被另一方操控的局面,互相信赖也无从谈起,家庭关系差一些的,连一些体己话都无法诉说。当然,这并非社会家庭关系及教育的全貌,但至少是大多数的场景。从这个角度看,践行阿德勒的教育思想有如螳臂当车,像是在与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为敌,像是在斥责所有为爱无私奉献的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单是想一想,就觉得我是不是被阿德勒思想迷昏了头,这得多大的勇气才能去践行啊!这是真心话。不过还好,阿德勒思想中还有能让我稍微镇定的部分,那就是--课题分离,不管多难,先要从我做起,也不期待他人或者社会有什么正面反馈,我只管做我的课题,至于他人怎样看待,那是他人的课题。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阿德勒思想中一个关键的原则--过去无法决定未来,只有现在才能决定未来。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也就是阿德勒倡导的“目的论”,与弗洛伊德倡导的“原因论”截然相反。在没有了解阿德勒的思想之前,我也是相信“过去的经历会影响到未来”这样的观点的,而且觉得也很合理,举个例子对比一下吧。
例:大卫不能和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大卫小时候有被父母虐待过的经历。
从原因论角度出发,弗洛伊德会说,大卫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密的信赖关系,主要是因为他小时候被亲近的人虐待过。
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阿德勒会说,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大卫选择用逃避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来避免他从中受到伤害,小时候受过虐待只是他逃避面对伤害的借口,是为了达成不受伤的目的,而非原因。大卫还可以想,我小时候受过这样的伤害,那么我以后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用心关爱,不让他重蹈覆辙,父母虐待我,并不是因为我不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正确的养育我,这是他们的课题,不是我的。即使被父母虐待过,我依旧可以选择过美好的人生,因为只有我自己才能决定我过怎样的人生。
我想,这两种思想没有绝对的正确,关键在于我们选择相信什么,是去探究这件事的原因还是着眼于未来“以后怎么做”。对于我来说,我一定是选择“以后怎么做”。与其翻来覆去的揭旧伤疤,不如让伤疤结痂,再长出新的组织更有意义。
否认寻求他人认同的需求
阿德勒心理学否认寻求他人认同的需求,因为认同没有尽头,如果将自己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置于他人之手,我们终其一生都只能寻求他人的认同,即使一直能获得,我们也只是活成了一个个“他人”,而并非自己。可是我们生来便是自己,为什么要活成“他人”呢?
对于这一点,我想每个人都会有感触吧。因为从我们生下来就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的,小时候是活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期待中,长大后又多了伴侣、孩子、朋友、同事的期待,小到家庭,大到组织,我们无往不在期待中过活。我们希望自己能达到他人的期待,并为此一直努力着,却从未想过这样做的意义在何处。也很少去思考,我们通过努力达到他人的期待尚好,而若达不到呢,我们的努力就没有价值了吗?向外求索终究不会有穷尽,满足了“这个人”的期待,还有“那个人”的期待,满足了“这样”的期待,也还会有“那样”的期待。不如向内求,通过学习不断的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期待,达到了目标很好,没达到目标也还可以继续努力,不需要担心被谁放弃,更无须害怕让谁失望,都是第一次做人,为什么不能做自己呢?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阿德勒认为:付出,然后才有收获。不需要坐等他人先来尊重我、信赖我,而是我要先主动尊重他人、信赖他人,必须是“我”先开始。
这一点与《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课题分离”的观点也是相呼应的,“我”怎么做是“我”的课题,至于“对方/他人/社会”如何回应,那是“对方/他人/社会”的课题,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课题。主动的尊重、信赖他人需要拥有很大的勇气,这个勇气就是一笔财富,你付出了财富,把主动的尊重与信赖给予了需要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财富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你的给予而产生更多的增量,不管以哪种形式,你一定会有收获。
爱是一个动词
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这可能是我见过关于爱的定义中最为勇敢、最为热烈、最为坚贞的了,它充满了勇气和力量,任谁看了都会震颤不已。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中也提到过关于爱的描述:“爱是一个动词。” 在我看来,动词就是需要我们去付出行动的,决心去爱一个人,决断“是这个人,放弃所有候选者”,和他/她约定一起致力于“我们的幸福”,这才是真爱。不是去追求命中注定的人,而是建立起可以称得上“命运”的关系。
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
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我们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最后,将这句话送给在迷蒙中摸索前进的所有人,生而为人,请不要辜负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