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5-06 07:27:4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读书笔记


前序与“食”

(这篇读后感,断断续续,写了将近一个月,或许思路已经不太连贯,但书本带来的情感冲击是持续的,因为字数太多,分为一二两篇。)

这本书是北大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的作品,题目读来便有一种不自觉生来的好奇感:在中华文明存在的记录里,我们所能看到的轮廓,绝大部分是那些决定文明和民族命运的重大转折或是重大事件,能触碰到的名字,也是在浩瀚苍穹中那些最为耀眼的星辰。我们知唐宗汉武,知老聃孔丘,知李白杜甫,知杨广赵佶,知安石和司马,知苏轼和米芾……知无数无数的名字,可是漫漫岁月,有着比无数更加数不清的芸芸众生,像你我一样,男女老少,柴米油盐,青丝白发,生老病死。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历史巨人沉重的脚步中,荡起的一粒微渺烟尘。他们的日常,又是怎样的呢?那延续几千年文明的基石——历史中真实的人间烟火,是怎样的故事?

这次,毛豆在帮我选书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人间烟火?

我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一个能让她迅速理解的答案,只能在脑海里随便一捞,简单答道:

人间烟火,就是大家每个人每天所过的生活,我们吃的饭、走的路,看到的和听到的,开心和伤心,忙碌和休息。比如你晚上喝了粥,刚刚吃了一块巧克力,妈妈现在想看一本书,而毛豆帮妈妈选书,也是人间烟火的一部分。

小人儿似懂非懂。大概她已知,平常就是人间烟火。

最初对这本书最初的翻阅是电子版。读到这段,我便决定下单纸质书了——

“生命的日常”更多地受到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的限制。在任何时代,无论男女、阶层,平凡而幸福地过一生并非一桩易事。尽管我们每天会在发达的网络平台上看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消息,但我们绝对不是史上最可怜的一个群体。处在时势的裹挟之中,在制度的规定之中,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之下,在海量信息供给的当下,我们更可能是史上最知情的群体。通过探究“生命的日常”,我们看一看古人如何度过人生,体味生命。

当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点滴日常都可以被放大的时代。这注定了我们踏过土地的每一步,我们情感中的每一缕心神,都有可能被扩散到多维的层面,与时空碰撞出火花。在信息体量无限膨胀的时代,日常更加容易被记录、被解读,但在历史之中,却是缺少对普通人的生活如此细致的关注,正如本书序中所讲——

其实,日常与历史记载是“八字不合”的,

“日常”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它与生命同在,却与历史记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左。

那么,对历史日常蛛丝马迹的寻觅,更显得难能可贵,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回望时光之履,在丝丝缕缕的痕迹中,找寻数千年来普通人真正的生活,探究他们在历史大背景下生命的轨迹,想象他们的衣食住行,往昔无数的生命群体轮廓渐渐清晰,进而有了温度。就仿佛追溯自己一层又一层的前世,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并且,此时对历史的追寻,恰恰也是历史日常的一部分。

最直接的人间烟火,自然离不开“衣食住行”。本书便从几个角度来讲述,每个部分,都有着在时代发展中,普通人生活方式的解读和讲述。

食 舌尖上的历史

衣 服饰往事

住 安得广厦

行 天下熙熙

传统时期的女子

传统时期的男子

这里也按照同样的顺序,挑几个震撼人心,或者是有趣的段落,简述一下。因为对吃的最感兴趣,所以,“食”的部分,故事略多了些。

《食 舌尖上的历史》

民以食为天,而我国又是美食大国,大概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第一反应大概是如同《舌尖上的中国》一般,想到散布在九州大地上的炊烟袅袅,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然而在这一篇的开端,便讲述了饥饿史和与饥饿作斗争的历史。

温饱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但在历史上,大规模的饥饿和由饥饿引起的死亡,却从来不在少数。从有文字记录以来,一直到近代甚至是解放初期,中国史书记载了千千万万饿死的人,无名无姓,隐藏在数字背后。公元189-589的四百年间,是历时上无比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期间共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争五百余次,天灾人祸导致“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文明悬于一线,当生存的欲望压倒了为人的理智时,便出现了人吃人这种惨绝人寰的情况。

在与饥饿持续的斗争中,华夏先民也在不断开拓各种方式:提高粮食储备、开荒、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汉代在关中推广种麦,宋代引进推广高产的占城稻,明代白薯、玉米自美洲传入并推广,这些措施都大大缓解了粮荒。但总体而言,饥饿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等到现代,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要永远怀抱感激与敬意。

看到这里,忍不住再次怀念袁老,以凡人之力,行神明之责,心系天下,悲悯苍生。解决了饥饿问题,便是拯救了万万千千的生命,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甚至是国运。

看完沉重的部分,再看来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齐民要术》是我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贾思勰,青州益都(今山东寿光)人,

北魏、东魏时期大臣,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有一位当代英国汉学家魏根深(Endymion Wilkinson),深研中国历史文化,著有《中国历史研究手册》。1999年-2000年的冬天,作为欧委会驻中国代表团团长和驻华大使的他,借着常驻北京的机会,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自己的厨师按照《齐民要术》中记录的食材、配料和烹饪方法做菜,邀请了自己的中国朋友品尝。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尝过这些菜的人,都认为自己吃的是外国菜,而不是中国菜。

原因很简单——

第一,在《齐民要术》所记载的南北朝时期,中国老百姓日常食材和调料,缺乏唐朝才从印度引进的蔗糖,也缺乏宋朝才登场的酱油和菜油,更加见不着明朝才传入中国的花生油、辣椒和西红柿,那时候的厨房中,除了地位永远屹立不倒的盐,大概只剩了酱汁和豆豉;

第二,当时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熬煮和烘烤,而炒菜这种现今中国最为流行的厨艺大赏,由于需满足“有锅、有油、不得不节约燃料”三个条件,得到北宋时期,燃料匮乏,才倒逼“炒菜”满足了发展条件。

——如此看来,20世纪的中国人,在品尝6世纪的古代中国家常菜肴时,不只“恍若隔世”,还“恍若隔国”,在这一千五百年中,“舌尖上的中国”早已面目全非。

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是脍。脍和炙是两种肉类烹饪方法,炙是烤肉,脍是切的很细的生肉。记得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解释过“脍”的意思是生肉,当时只觉得居然还有人喜欢吃“脍”,真是“闻之犯呕”,却没关注“切得很细”这个关键因素,脍最常见的食材是淡水鱼类,也就是现在的“鱼生”,日料中的“刺身”。在古代中国,脍南北通有,但是在唐代,这种烹饪方式开始了由北向南的“撤退”,食脍的主要地域在淮河之南的南土,尤其以江南吴越一带尤为著名。

北宋时期,欧阳修经常提着鱼去拜访梅尧臣,就是因为梅尧臣家里有一位老婢,精于“脍”的做法——吃货好友聚在一起,品尝美味,笑谈八卦,放之古今而皆准。到了明清时期,鱼脍的流行地域继续南退,一直退到广东、云南等地区。读到这里,我恍然了悟——怪不得我亲爱的广西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各种“鱼生”的食材和蘸料,自己还曾经纳闷,日本的“刺身”的熏陶,竟然这么深入华夏,却到此刻才明白,这哪是异域风情熏染,分明就是中华美食在演变中的坚守。

此外,我们常以为国内通常为“合食制”和“分食制”是中西传统之别,但是在华夏饮食发展史上,古代中国是现有分食制,后来发展到合食制的。著名的“举案齐眉”的故事中,梁鸿的妻子孟光每每为夫君端饭,都“举案齐眉”,这“案”之上放着的,就是分食制下,梁鸿自己的一顿饭。

根据史料推测,至少到唐代,中国人吃饭的方式都是分食制。到了经济繁荣的北宋时期,东京的餐饮业,合食与分食同时存在。在我看来,合食制其实中国古代在食物丰富程度、家居形式发展,以及文化发展中,一步步演变至今的以“圆满、秩序、等级”为内核的共食方式,从文明发展上来说,其涵义远超分食制。

北宋赵佶《文会图》中体现分食制的细节

最后,来说一说“饮品”。除了茶酒,传统中国的饮品还包括“汁水”,也就是饮料。宋末元初周密所著《武林旧事》提到,南宋临安城中,夏日供应的“凉水”(冷饮)包括:甘豆汤、椰子酒、豆儿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脾引、梅花酒、五苓大顺散、香薰饮和紫苏饮。冬日供应的热汤包括: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和盐豉汤……

抄下这一个个名字,我已经口水直流了。或许在当年的炎炎夏日中,一声“老板,来碗卤梅水!”的吆喝所带来的欣喜愉悦,并不比今天的“厚芋泥奥利奥黑糖波波,七分糖”逊色一分。

因为社会和眼界发展,古人对信息的感知远远比不上现在,对于苦难和幸福的感知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同样是清凉入口的小小时刻,我相信,从舌尖化进五脏的幸福感一定是相同的。

再回到茶和酒的话题,这两者在历史中不一定占据逢史必谈的重要位置,但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如书中所言“而酒和茶则完全不同,它们关系国计民生,影响政权之间的关系,而且是重要的文化符号。”

有趣的是,古今饮茶的方式方法已经变化太多,从唐的煎茶,到宋时的点茶,再到今日的一泡即可饮,而酒却一直未有大变化。是为什么呢?或许,茶一直走的是高端典雅的路线,在历史的沧桑步履中,随着文化的命运一路颠沛流离,在温情和苦难中辗转,有创新,也有抛弃过去的决绝。而酒带来的飘然和放纵,正是内敛而隐忍的中国人所稀缺的特性,所以,酒在主流气质的缝隙中,以一种忘却规矩解脱束缚的姿态被镶进时代洪流,反到成了千百年来韧性较强的那一个。

记得小时候,家里是不太喝茶的。只是有客来访时,爸妈才会一边热情招呼,一边迅速取出平日里不太想得起来的茶叶盒,墨色叶子抖进杯子,厚厚铺一层,开水倾注而下,于是沉寂已久的茶突然被唤醒,闹腾腾地满杯翻滚,撩了满屋茶香,给寻常平淡的小家熏出丝丝缕缕不一样的味道,仿佛在空气中讲述着什么故事。大人们品茶聊天,孩子们嗑瓜子嬉闹。

那会儿不懂,这涩涩一杯茶,有什么好喝?为什么招待客人,不用那一口下去便甜蜜蜜充斥满身的果汁?

后来,人至中年,也逐渐愿意去抿一口茶,不管是清新溢香的绿茶,还是微苦酝甘的红茶,或者更为浑厚的普洱。如此,忆起当年,爸妈和他们的朋友们,也是这般中年沉重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身旁随手拈来的点滴,便是柴米油盐的真实。好友相见,难得清闲,聊聊家常,轻品这苦涩入口,略含甘甜,绵延悠长的一口茶,看那茶在水中轻舞,漂去了茶树厚积的岁月,染得这一杯清水,浓淡总相宜。

居家期间所购建盏

再后来,也乐意在偶尔的时刻,小酌一杯,寻个自在。微醺之时,身心舒泰,便觉得天妖地也俏,心神摇荡,自有河山,自有风月。

人到中年,茶和酒,果然一样都不能少。

茶色轻展,晕染岁月。

酒香劲溢,笑骂恩仇。